說起輻射,大多數(shù)人談之色變。最近網(wǎng)傳的一篇來自于阿根廷的WiFi實驗證據(jù),該研究稱筆記本W(wǎng)iFi會降低男性精子活力的報道??戳藞蟮?,處于生育期的潮男潮女們很是擔心WIFI真的是“殺精元兇”。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產(chǎn)科主任張建平教授表示,精液體外接受WiFi輻射的實驗,與體內(nèi)精子接受WiFi輻射的實際境況有所不同,重復試驗也未進行;對照組的設置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因此由這個設計欠合理的實驗簡單推論到WiFi會影響人的健康、會導致不孕不育還為時過早,需要更多的研究驗證。
張建平表明,國內(nèi)有長期從事研究輻射的專家學者表示,最常見的無線路由器,其工作功率在30~500毫瓦之間,比普通手機的功率還小。并且相比手機,無線路由器等WiFi設備離使用者的距離要遠得多,這使人們接受其輻射的功率密度要小得多。而世界衛(wèi)生組織也指出“截至目前,沒有證據(jù)顯示使用移動電話可以帶來負面的健康效應”。
實際上,生活中輻射無處不在,除WiFi外,電腦、手機、電視機、微波爐、打印機等物品都會產(chǎn)生電磁輻射,但這些電器的輻射功率都不大,對人體的影響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