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直接的煩惱就是母親的嘮叨
薔薇是我以前在某著名醫(yī)院外診時的一名抑郁癥患者。薔薇在上初中時,父母就離異了。離異的原因是父親有外遇。母親不依不饒,鬧來鬧去,終于離婚了。此后,母親就沒完沒了地在她的面前數(shù)落父親的不是。開始她還很同情母親,可漸漸地,她覺得母親的抱怨就是一種折磨。每當聽到“你爹怎么怎么樣”的責罵,她幾乎就要瘋掉了。原本想離家出走的她,適逢父親從外地回來探視。父親對她說,孩子,以你的性格,真該出去闖蕩闖蕩。有了父親的鼓勵和支持,還在上高中的薔薇就只身出去闖世界了。
父親的判斷是正確的,薔薇果然在外面闖蕩得風生水起。和朋友一起開過公司、做過銷售,掙了不少錢。但她在婚戀方面,卻不盡如人意:和第一個男友談了幾年,本來都到了談婚論嫁的時節(jié),卻因為請客的問題不能達成一致,兩人為此分手?,F(xiàn)在的丈夫是第二任男友,結婚之后薔薇卻后悔了,怎么看都覺得這個男人不夠爺們兒。但是對方則無論如何也不肯離婚。爭執(zhí)之中,薔薇抑郁了。
先前看病,我不是她的首診醫(yī)生,只是她開藥時碰巧趕到了我的門診。服用藥物之后,抑郁癥狀逐漸好轉,但她最關心的是,以后能不能避免抑郁的復發(fā)。她對每天吃藥這事非常抵觸,所以在停藥之后,就開始在我這里做心理治療。
當前,抑郁癥發(fā)病的確切原因還不清楚,與遺傳、家庭環(huán)境、教養(yǎng)方式、童年經歷、壓力、性格、人際關系等多種因素均有關。薔薇的近親屬至少有三個人有精神疾病,即有陽性家族史。另外,自幼家庭關系不良,這些都是抑郁發(fā)生或加重的影響因素。因此,她非常擔心抑郁的復發(fā)。當然,對于她來說,最直接的煩惱就是母親的嘮叨。
“非暴力不合作”是一種有效應對
我當時給她的建議是對待母親的嘮叨需要采取一種“非暴力不合作”的態(tài)度,即一種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態(tài)度,沖突就會無從產生。當然,這是一種非常理想的狀態(tài)。最開始,她還是只能忍耐一會兒,但最終還是繃不住,和母親發(fā)生激烈的爭吵。
我和她討論了一些應對的方法。首先,需要對母親的行為予以一些合理的解釋,比如母親的父親和哥哥都患有精神疾病,母親可能在生物學上具有某些和心理疾病相近的性格特質;另外,母親寡居多年,在人生的大好年華失去婚姻和愛情,這種人生的缺憾也會讓母親心生怨恨。
有了這些認識,薔薇在認知上對母親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對待母親不再報以對抗,而是多了一份同情和理解,部分地接納了母親的行為。有了這些應對,慢慢地母親的嘮叨就無法再影響她的心情。
對情緒有益的活動不可小覷
但后來的一件事情讓薔薇再度陷入抑郁:她養(yǎng)了多年的一只小狗死了。那一段時間她情緒低落,經常哭泣,夜夜難眠。但薔薇又不想再度服藥。那段時間,她沒有找我,卻記住了以前我給她的建議:只要抑郁不是太重,就不要在家單純地休息,而要鼓勵自己做一些既喜歡又能堅持的事情,比如運動,或做一份工作,并要鼓勵自己去參加人際交往。
生命力頑強的薔薇找到了一個辦法。那時很流行在手機殼上貼鉆,于是薔薇就從網上買了材料,白天在手機殼上貼鉆,晚上去后海等熱鬧的地方兜售。她的銷售對象是一些戀人。當時她不缺錢,這樣就是想讓自己有事情做,而不是讓自己沉浸在壞心情當中。很快,她就發(fā)現(xiàn)了這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情。她得到了很多買家的好評,看到戀人買到她的作品時的喜悅,也目睹了愛情的美好。一段時間過后,她終于走出了情緒的低谷。
當她向我敘述這些經歷的時候,我覺得非常欣慰和感動。我和不少抑郁癥患者都說過類似的建議,這些建議看似平淡無奇,但如果做到了,就真的會出現(xiàn)一些作用甚至奇跡。遺憾的是,不少患者根本就沒有去嘗試,任由抑郁情緒將自己淹沒。有些患者堅持去做,包括運動等很多對情緒有益的活動,盡管只是輔助治療,但作用卻不可小覷。有幾個堅持運動的患者向我反饋,堅持運動一段時間之后,不但情緒好了,入睡快了,身體也更健康了。薔薇做過這些之后,對康復的信心大大地提升。她的經歷讓我想起一句話,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理,最好的治療是自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