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惹頭疼。有最新研究讓受試者分別食用高鹽、中鹽、低鹽的飲食各30天,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每天吃8克鹽的人比那些吃4克鹽的人頭痛的次數(shù)多1/3以上。無論具體吃哪種食物,只要吃鹽的量多,都會有同樣的反應(yīng)。這項研究確認,多吃鹽可能與頭痛密切相關(guān)。經(jīng)常有頭痛煩惱的朋友們,不妨試試少吃鹽。
2. 增水腫。在體內(nèi)的水分潴留情況和攝入鈉的數(shù)量密切相關(guān)。研究早已發(fā)現(xiàn),高鹽的飲食會促進組織水腫。長期苦于經(jīng)前期綜合征的女性,應(yīng)當(dāng)在經(jīng)期之前主動控鹽,吃較為清淡的食物。
3 .害嗓子。慢性咽炎的人,食物必須清淡。表面鹽分過多的炒貨,如炒瓜子、炒花生、加了鹽的各種堅果等,以及薯片之類含鹽高的零食也都要少吃。
4 .損皮膚。吃鹽多的時候,由于滲透壓的作用,身體組織的水分會減少,排出身體的水分會增加,也不利于皮膚的保水。因此,少鹽飲食是改善皮膚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措施。很多女生喝一兩天果蔬汁會感覺皮膚舒服,并不是因為果蔬汁有什么神奇作用,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們?nèi)粘o嬍车柠}分過多。
5. 促胃癌。和加鹽少的食物相比,鹽分過大的食物會降低胃中保護性黏液的粘度,使它對胃壁的保護作用下降,食物中的各種有害因素更容易作用于胃壁,因而會促進多種胃病的發(fā)生。流行病學(xué)調(diào)查表明,鹽攝入量和胃癌風(fēng)險之間有正相關(guān)性。也就是說,飲食清淡少鹽是有利于預(yù)防胃癌的因素。
6 .流失鈣。鈉攝入量過多的時候,身體會努力排鈉,但同時會增加尿鈣的排出量。對于鈣攝入量本來嚴重偏低的國人來說,這簡直是雪上加霜。所以,遵從“少吃鹽等于多補鈣”這句骨質(zhì)疏松治療醫(yī)生常說的金句是明智的。
7 .減營養(yǎng)。在烹調(diào)的時候,特別是炒蔬菜時,如果早放鹽,蔬菜組織會被“腌”出水,失去了細胞結(jié)構(gòu)的保護,直接接觸高溫,會增加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的損失。同時,蔬菜本來是鉀、鈣、鎂元素的來源,有利控制血壓和強健骨骼,多放鹽烹調(diào)蔬菜,使鈉的攝入量增加,就抵消了蔬菜這種健康效應(yīng)。
8. 損害腎。多余的鈉要從腎臟排出,故而多吃鹽就會大大加重腎臟的負擔(dān)。人們都知道,腎病患者要嚴格控鹽。但是,在腎臟發(fā)生病變或腎功能受損之前,為什么不可以對我們的腎臟更關(guān)懷一些呢?為什么總要用高鹽餐來挑戰(zhàn)它的工作能力呢?
9 .升血壓。雖然有部分人屬于“鹽不敏感型”,但是大部分人都屬于“鹽敏感型”,多吃鹽就會升高血壓。目前我國人均攝鹽量超過推薦量50%還多,是名副其實的高血壓大國。在這種情況下,要不要控制吃鹽的量,地球人都明白,就不多說啦……
【貼心叮嚀】
要想控鹽,不僅做菜要少放鹽,放了雞精、豆豉、蠔油、咸味的醬之類就別再放鹽,還要少吃快餐(快餐真的鈉超多)、零食(薯片、鍋巴、蜜餞之類鈉都很高),不吃方便面和餅干(餅干其實含鈉很多),不喝甜飲料(其中往往含鈉,一大瓶下去總量也不少),少用面包做主食(面包似乎不咸,其實也含不少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