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戈理是俄國杰出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但他年輕時的作品卻常被詬病“批判得沒有目的”。
一天,果戈理邀請詩人茹科夫斯基來家中吃午餐。飯后,果戈理想為茹科夫斯基朗讀自己的新作,請他提意見。茹科夫斯基點頭答應(yīng)。于是,果戈理投入地讀了起來。就在快要念完時,他突然將劇本扔進火爐。茹科夫斯基驚訝地喊道:“你怎么燒了?劇本的前半部分非常精彩!”果戈理沮喪地回答:“我希望聽到你的意見,但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評。”原來,劇本讀到后面,他發(fā)現(xiàn)詩人在打盹。茹科夫斯基聽后面露愧色地說:“我年事已高且有午睡的習(xí)慣,才抵抗不住困意的侵襲,并不是因為你的劇本無聊?!惫昀硪汇?,無奈道:“已經(jīng)無可挽回了,只怪我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了?!?/p>
經(jīng)過這次教訓(xùn)后,果戈理認真對待每一部作品,再也不草率行事和盲目否定自己。1836年,他的劇本《欽差大臣》問世,成為享譽世界的經(jīng)典,被評論家公認為“果戈理的嘲笑有了正確的方向”。
很多人因太聽信別人而草率地否定自己,殊不知,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堅持自己的方向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