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飛正傳》
“世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一直飛呀飛呀,飛累了便在風中睡覺。這種鳥兒一輩子只可落地一次,那一次是它死的時候。”很多人被這句話迷住,“無腳的鳥”成了不回頭不落地的代名詞,只是對于整個人生,不回頭不后悔,太過理想化,以至于那般虛無縹緲。
我也曾被這段文藝范十足的話迷倒,還臆想過自己也是那只無腳鳥。阿飛去找他母親,說:我知道身后有一雙眼睛看著我,然而我是不會回頭的。我只不過想看看她,看看她的樣子。既然她不給我機會,我也不會給她這個機會。
阿飛不給任何人機會,包括他自己。他真的從一開始就飛著,但很快就墜落了。
沒有腳的鳥,它停下來就是死亡,即便是喘息的空當。我羨慕這種天生就義無反顧的東西,比如天才。但我們一直活在自己的臆想中,其實可以這么說:以前,以為有一種雀鳥,一開始飛便飛到死才落地,其實它什么地方都沒有去。那只雀鳥一開始就已經(jīng)死了。
那是一只死了的鳥,它的一生都在原地,所有的飛翔都是虛幻,生來就飛翔,但一生都在赴死。而年輕時盲目的追尋,或許,結果也不過是暈頭轉向。成名要趁早,可能也只是一種誤導。
《消失的地平線》
很久以前就聽說過這本書,但僅僅是知道它與香格里拉有關。一直沒看,多是因為心里有個疙瘩:介紹旅游景點的書還是算了吧。
沒文化真可怕,讀完卻是另一番心境。消失的香格里拉,被忘卻的角落。在那里,香格里拉人安靜地讀書、聽音樂、思考,保存著一個沒落時代的脆弱光華,并可以追尋到人在激情耗盡時所需要的那份智慧。他們沒有憤怒、憂愁、絕望,滿足于現(xiàn)實的生活,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向前進,看淡一切的喜怒哀樂,在一片被世界忘卻了的自然中尋求著內(nèi)心的聲音。
整個香格里拉被中庸思想籠罩著, “凡事不要過度,連優(yōu)點本身過度了也會變成缺點。適度節(jié)儉適度貞潔適度老實”。所有的人都遵循著適度的原則,他們過得安逸過得平淡,從不強求自己或是別人去做什么事。
但過于完美的東西都是已經(jīng)消失的,又或者,從來沒存在過。香格里拉注定只是一個夢幻,并不存存于這個世界。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向往已久的香格里拉,甚至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苦苦找尋……”
湖州
或許一直在江浙一帶流連,張口閉口都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天堂的中央有一個不太熱門的城市——湖州。對于很多只聽聞過烏鎮(zhèn)、紹興、西塘的人來說,湖州顯然太過于冷門。不過說起旅行這件事,我有點不知所措,驚訝于很多人為了尋求各種生命的意義奔赴某地,看到了一些日常生活中不曾見識的人文抑或自然景觀,自以為心受洗禮,旅行結束回到家中,與俗人無異。
去湖州,僅僅是想走走,沒領悟到多少生命的真諦,就像我也不確定活成什么樣才算不虛度此生一樣。湖州,是環(huán)太湖地區(qū)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東鄰嘉興,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瀕太湖。鎮(zhèn)上的河道,古樸雅致的房屋多筑于此,黑瓦白墻,楊柳垂郁,石橋錯落其間,居民慵閑散淡,就仿佛是動態(tài)的水彩裝飾畫。
其實,在歷史上,湖州城郊的南潯是熱門得不能再熱門的名城。湖州的飛英塔也算是第一流的古跡,塔中塔的奇觀海內(nèi)只此一處。它是內(nèi)、外雙塔結構,稱為“塔里塔”。內(nèi)塔是一座石塔,八面五層,外塔是木塔,八面七層,每一層的塔檐都掛著鈴鐺。
走過湖州,沒留下一張照片,沒跟其他人提及過,卻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讓我留戀。
瓊英·卓瑪
瓊英·卓瑪,一位出生于尼泊爾難民營的比丘尼,童年進入位于喜馬拉雅山下的藏式佛教寺院內(nèi)修行。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的誦經(jīng)歌聲吸引了一個美國音樂制作人,并在隨后專程去為她錄音并進行后期制作,就這樣,她的歌聲開始穿越,“我是一個行者,我的宿命就在旅途/前行,不倦的前行/用心去走每一步,我的生命就有了意義……”
推薦一個曲風微涼的比丘尼也許不合時宜,但有人會把微涼當作另外一種溫暖。她的聲音,來自靈魂深處,是一位參禪行者覺悟均旋律。低聲細語般的吟詠,如佛像一樣有著不可思議的安詳力量,寧靜而莊嚴。
她安詳?shù)哪?,悲憫著塵世如蜉蝣般的眾生。她純凈的聲音,融著喜馬拉雅山雪蓮一般澄凈的氣質,穿過人世的滄桑,撫慰一切憂傷創(chuàng)痛不安的心靈。她陽光般溫暖的微笑,讓屬于大地的孩子,感覺喜樂安全。在她的眼中,荊棘也和花一樣。她是個行者,穿越江河也穿越雷雨風暴。她心向往幸福,也想要所有人得到快樂。
她已經(jīng)出版過七張專輯,用唱片收入開辦了阿尼度母學校,讓慈悲的光芒照亮每一位聆聽者。
在未知中前進
我的生活像一片大海,似乎什么都看不清,但似乎又有無限可能。這種渺茫而又充滿希望的感覺在內(nèi)心不斷沖撞著,它們逼著我在安逸的時候想著前進的方向,又讓我在行進時穩(wěn)住風帆。珍惜著擁有的,爭取著沒有的。
推薦的電影、書籍、地點以及人物都帶著安靜的成分,某種程度影射出我的生活方式——安靜地觀望。這種生活,沒有遠大理想,但也不安于現(xiàn)實。安靜不等于停止。不怕重復的生活,怕的是自己在這種日子中扮演機器的角色,沒有其他任何的想法和希望。即便某種契機出現(xiàn),卻會因為貪戀重復生活的安逸而放棄它。這種生活安全到可以預知整個人生的軌跡,這就是安全感,人們一直都在尋找的東西。
但安全感這東西有時候也挺好玩,越是苦苦尋求,越是感到不安全。為了獲得安全感,我們?nèi)ジ鞣N社交軟件尋找“知己”,寄托內(nèi)心的不安?;氐浆F(xiàn)實中,卻加倍地煩躁,加倍地害怕。
安全感,只存在自己的內(nèi)心中,與他人無關。內(nèi)心感到安全了,怎么生活都一樣。或許,你也可以說,安靜時感到的安全,才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