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為著記憶里獨特的存在。
許多事,明明已經塵埃落定,卻依舊的記憶猶新。自己也并是那個對時間忠貞不二的人,只是善感的人,總是擅長懷念。
“這茶,拿回來的當年,很少人能喝出它的好。第二年,也還是鮮少人問津。第三年火氣褪去的時候,大家才開始懂得它的好?!彼讲剡@茶的青云閣茶莊主人尤向榮先生蘊著茶香,回憶著當初?!澳莻€年份,只有在西坪還有老叢觀音來做茶,不過用炭焙觀音還沒人嘗試,更不要說是焙到精透。所有這些,都超出這些老茶客的認知范圍?!?/p>
西坪老叢紅心觀音,2004年傳統(tǒng)工藝制作,2005年炭焙精制。列出這樣的三點,內行人一眼便會懂得這茶的獨特和難得。
十年前,那時清香型鐵觀音已大行其道。有關西坪老叢和傳統(tǒng)工藝,已經只存在于老一輩茶人的記憶。那時西坪的鐵觀音王牌產地已經動搖,感德、祥華的茶價輪番刷新著每一季的茶葉成交價,那時的工藝著重做清香、保青水,雙炒雙揉的傳統(tǒng)工藝早被擱置。
看杯中這茶,憶那時當下。彌足可貴,倍感珍惜。
“這茶,當年只有四十斤,我封存了其中了一半,二十斤?,F(xiàn)在,這茶自己就拿來解饞的,平日里極少喝。”老尤還說這樣的茶,最適合在陰冷的冬天喝。100ml的大腹小口紫砂壺塞到滿,滾燙的開水沖下去,連續(xù)的大口喝上三道,才過癮。
所以,一個缺失陽光的陰冷早上,一只壺,兩只杯,恣意開泡。
陳放了很久的茶,時間一定會給它留下許多印記。十年,這茶也終褪去了當年的青澀,呈現(xiàn)了現(xiàn)在的內斂,外在的和內在的。干茶的色澤已從青褐轉紅褐,沖泡后舒展的葉底卻是一如當初的鮮活。就滋味而言,從最初通體的“火氣”,到后來的熟香熟水,再到現(xiàn)在的沉穩(wěn)內斂。
它,只是被沉封。
此時的滋味,是最曼妙的口感盛宴。
未見茶,先識香。第一道提起壺蓋的一瞬,清晰濃郁的蜜香撲鼻而來,似乎壺里所盛是芬芳的花蜜。水沸,沖茶,淋壺,出湯,細啜,一氣呵成。茶湯入口,水感稠厚、順滑,前味微酸,中味濃醇,后味木質感明顯,口腔、喉韻飽滿,富生機,張力足。
第一道后,一個沉悶的打嗝聲,帶出了侵入胃的寒涼之氣。第二道后,溫熱向全身彌漫。第三道茶后,混沌的兩人,尚清醒。靜坐,沉思,醍醐灌頂,方如這般?
光陰恍惚,炭焙過的十年老叢老鐵,不急不緩地吐露著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