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奪天工的小動物之家
它如果想找個伴,可得花一番腦筋。這種體型嬌小的熱帶鳥想要成家,首先得蓋一棟漂亮的房子。只見公鳥用強健的嘴和爪,使出繞圈、打結、編織等技巧,用數(shù)百根草莖或棕櫚葉做成鳥巢。最后完工的迷你藝術品包括:卵室、前廳和入門通道,而且必須耐得住熱帶風暴才行。建筑過程中,雌鳥會檢視鳥巢,除非巢的地點和結構都讓雌鳥滿意,否則不會接受公鳥的追求。雌黃胸織布鳥對于新房的安全顧慮可是要求非常高,希望鳥窩掛在離地面夠高的粗枝上,好讓獵食者難以進犯。
它名列世界上最嬌小的哺乳類動物之一,體重只有四到11克。但這些小東西能夠運用靈巧的前腳和能夠握住物品的尾巴,毫不費力地爬上比自己還細的谷物莖根,在上頭搭建溫暖的球形窩巢。母鼠會在田里的谷物莖根上蓋一個離地大約一米的避暑高腳屋,這樣一來,它們和小寶寶用餐可就方便了,再也不必跑大老遠去吃一頓飯。
澳大利亞北部的干旱不毛地帶,聳立著仿佛宏偉大教堂的土墩,那是賓刺麥白蟻建造的窩,高度可達六米以上。這些土墩堪稱建筑界的神來之筆,需要非常特殊的材料——由白蟻唾液、土壤和糞便混合而成,一旦干燥就會變得像水泥一樣硬。此外,土墩有許多微小孔隙,配合煙囪般的形狀,可以創(chuàng)造出天然的空調系統(tǒng),確保一直有新鮮空氣在土墩內流通,而且內部溫度能維持在攝氏30度左右。
這種鳥長相平凡無奇,又不會跳曼妙的求偶舞蹈,因此只得另外發(fā)展專屬法寶,以求抱得美人歸。它們的體型和畫眉鳥差不多,為了讓未來的伴侶目眩神迷,會投入將近一年的時間打造自家涼亭,然后運用無可挑剔的品味加以美化,花朵、葉片、果實甚至老舊的塑料袋都拿來當裝飾。這一切舉動的背后,都是為了吸引一只母鳥留宿,一晚也好。■(摘自美國《讀者文摘》)(編輯/唐馨)
在編織蟻的社會中,幼蟲是縫紉工具,用來縫制大伙的窩巢。這些長腿昆蟲會集體行動,把葉片用絲線連接在一起,不過絲線唯一的來源是即將進入蛹期的幼蟲,而且必須從唾液腺里擠壓出來。于是工蟻會抓著幼蟲前前后后挪動,好像織工在使用梭子一般,直到葉片都牢牢地縫在一起為止。大功告成后,工蟻又會無私地全力照顧幼蟲,以彌補下一代為大伙做貢獻的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