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激電法測量在云南曼臘地區(qū)的實驗性研究

      2015-05-02 08:48:40蔣繼明劉慧鵬
      云南地質 2015年2期
      關鍵詞:褐鐵礦激電電性

      蔣繼明,劉慧鵬,李 福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51)

      激電法測量在云南曼臘地區(qū)的實驗性研究

      蔣繼明,劉慧鵬,李 福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51)

      根據(jù)實驗區(qū)褐鐵礦體相對于圍巖具有高極化率、高電阻率的物性差異,工作中采取極化率與電阻率相乘的數(shù)據(jù)處理方式,有效地突出了褐鐵礦體與圍巖的界面。通過類比,推測出兩處可能存在褐鐵礦的靶區(qū)。此方法效果明顯,物性資料與工作方法可供周邊地區(qū)參考使用。

      激電法測量;褐鐵礦;試驗性工作;云南曼臘

      云南省勐臘地區(qū)的礦產(chǎn)資源以鐵礦為主,不少學者對勐臘地區(qū)鐵礦的地質特征及控礦因素、成礦地質背景、富集規(guī)律、礦床成因、礦床特征、沉積成因等做過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1]-[7],但對該區(qū)如何開展物探工作缺乏相關資料。根據(jù)云南省勐臘縣曼臘地區(qū)的礦石類型和成礦特征,選擇激電中梯工作開展了此次物探方法試驗性研究。

      1 工作區(qū)地質特征

      1.1 地 層

      主要出露上三疊統(tǒng)挖魯壩組(T3wl)、中侏羅統(tǒng)花開左組(J2h)、上侏羅統(tǒng)壩注路組(J3b)和下白堊統(tǒng)景星組(K1j)。現(xiàn)分別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下白堊統(tǒng)景星組(K1j)巖性為灰白色、黃白色、淡綠色砂巖夾紫紅色泥巖、泥質粉砂巖。

      上侏羅統(tǒng)壩注路組(J3b)為一套紅色陸相泥巖夾砂巖組合。巖性以紫紅色泥巖夾多層褐紅色巖屑長石砂巖為主。局部夾有淡黃色長石石英砂巖夾層。

      中侏羅統(tǒng)花開左組中段(J2h2)為一套雜色海陸交替相砂巖、泥巖夾灰?guī)r組合。

      中侏羅統(tǒng)花開左組下段(J2h1)巖性以紫紅色泥巖、泥質粉砂巖、石英砂巖為主。局部夾有黃色泥巖和灰白色石英砂巖薄層。

      上三疊統(tǒng)挖魯壩組(T3wl):為一套濱海相沉積的地層。具有巖性在橫向和縱向均復雜多變的特點。為礦區(qū)的主要含礦地層,此次工作中對其進行了相對詳細的調(diào)查和研究。根據(jù)巖性組合的特點將其進一步細分為上、中、下三個巖性段:

      上段(T3wl3):為一套代表潮坪—瀉湖亞相細粒沉積的微晶灰?guī)r、碳質泥巖、泥灰?guī)r、泥巖、粉砂巖和少量砂巖的巖性組合。

      中段(T3wl2):為一套代表海灘亞相沉積的紫紅色礫巖、砂礫巖、含礫砂巖、粉砂巖、粉砂質泥巖組合。

      下段(T3wl1):為一套含有多級濱淺海碳酸鹽巖臺地相的碳酸鹽巖、泥巖夾砂巖的巖性組合。為礦區(qū)的含礦巖性段,有層狀的褐鐵礦體產(chǎn)出。

      1.2 構 造

      由于受到不同時期不同階段造山運動的影響,工作區(qū)出現(xiàn)過先后兩期斷裂構造,后期斷裂對前期形成的斷裂進行疊加改造,而且規(guī)模較大,使其成為礦液上升的通道及儲礦構造,對礦區(qū)地質成礦作用產(chǎn)生重要意義。

      測區(qū)較大規(guī)模的構造為斷層F1,屬區(qū)域流扣頭—朱石河大斷層的一部分,呈近南北向從磨者河河谷附近貫穿整個工作區(qū)。該斷層面較清晰,斷層面發(fā)育有明顯的擦痕和階步,斷層面產(chǎn)狀:265°∠87°。從擦痕和階步判斷為一下盤上升,上盤下降逆斷層。上盤主要出露上三疊統(tǒng)挖魯壩組(T3wl)、中侏羅統(tǒng)花開左組下段(J2h1)和下白堊統(tǒng)景星組(K1j)。下盤依次出露下白堊統(tǒng)景星組(K1j)、中侏羅統(tǒng)花開左組中段(J2h2)和上侏羅統(tǒng)壩注路組(J3b)。

      1.3 礦 產(chǎn)

      礦區(qū)礦化具有一定的層位性,即礦化發(fā)生于挖魯壩組(T3wl)及和花開左組(J2h)泥巖、粉砂巖夾灰?guī)r中。這主要取決于地層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以其物理性質而言,在構造形成時產(chǎn)生破碎帶或沿層剝離空間,為成礦之有利條件。泥巖、粉砂巖均起到了隔擋作用,使礦液在有利交代的巖石中成礦;以其化學性質而言,灰?guī)r脆性較大,在熱液過動過程中易發(fā)生交代作用,化學性質活潑、易于交代成礦。試驗區(qū)褐鐵礦體為似層狀,產(chǎn)狀與圍巖一致。在南部相對厚大且有分支復合現(xiàn)象,北部變薄。礦體圍巖在南部均為灰?guī)r,向北逐漸過渡為紫紅色、灰白色的泥巖。

      2 區(qū)內(nèi)巖(礦)石電性特征

      物探工作開展前,先對本區(qū)內(nèi)巖(礦)石進行了標本采集和電參數(shù)測定。巖(礦)石標本大部分采集于測區(qū)南部的鉆孔巖心。各類巖(礦)石電性參數(shù)統(tǒng)計(表1)。標本測量發(fā)射機使用的是重慶奔騰物探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巖樣測試信號源,型號為WDYX-1;接收端為重慶奔騰物探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數(shù)字直流激電接收機,型號為WDJS-2。

      由表1可知,礦區(qū)砂巖、泥質粉砂巖具有低電阻率、低極化率特征;泥質灰?guī)r具有中低電阻率、中低極化率特征;褐鐵礦具有相對高極化率、高電阻率特征。本區(qū)的勘查目標體為褐鐵礦,其圍巖為砂巖、泥質粉砂巖、泥質灰?guī)r。經(jīng)統(tǒng)計可知,目標體與圍巖具有一定的電性差異。

      表1 巖(礦)石標本電參數(shù)統(tǒng)計表Tab.1 Electric Parameters of Rock(Ore)Specimen

      通過電性測試可直觀的看出測區(qū)褐鐵礦相對于圍巖具有高電阻率、高極化率特征,礦與圍巖間電性差異明顯(圖1)。結合礦區(qū)褐鐵礦具有的高極化率、高電阻率特征,為了更好的對褐鐵礦與圍巖進行區(qū)分,對巖(礦)石標本電阻率與極化率相乘再做比較。對巖(礦)石標本電阻率與極化率相乘后,褐鐵礦與圍巖間的電性差異更加明顯。因而可考慮采用電阻率與極化率相乘的方法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來突出顯示褐鐵礦與圍巖的界面。

      圖1 巖(礦)石電性參數(shù)對比柱形圖Fig.1 Columnar Correlation of Electric Parameter of Rock(Ore)

      3 大功率激電中梯方法試驗

      3.1 野外工作布置

      本次激電中梯試驗工作,大致沿垂直構造方向統(tǒng)一布設20條測線,實際完成了5、6、7線,10、11、12、13線及18、19、20線共計10條測線,布線方向為正東西向。工作布置如圖2所示。供電電極距控制在1 000m~1 200m范圍。接收點距為20m。采用不極化電極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接收機參數(shù)設置為延時50ms,積分寬度40ms,疊加次數(shù)為2次。

      圖2 激電中梯試驗工作實際測線布置圖Fig.2 Actual Survey Lines of IP Intermidiate Gradient Experimental Work

      3.2 成果分析

      激電中梯試驗區(qū)視極化率、視電阻率等值線圖如下圖3、圖4所示。

      在等值線圖上圈出的Z條帶與R條帶出露有褐鐵礦化體。通過前期標本測量可知褐鐵礦相對于圍巖具有高電阻率、高極化率特征。等值線圖在Z與R條帶上的高極化率、高電阻率特征均有明顯體現(xiàn),但在此北西條帶的兩側同樣分布有小范圍的高視極化率、高視電阻率異常區(qū)域,高視極化率異常區(qū)域與高視電阻率異常相對應關系不夠清晰,為異常的圈定帶來了困難。結合前期巖(礦)石標本測量可知,對巖(礦)石標本電阻率與極化率相乘來擴大巖(礦)石間電性差異的方法可更好的區(qū)分褐鐵礦與圍巖。將試驗區(qū)獲得的視極化率值與視電阻率值相乘,成等值線圖如下圖5所示。

      圖5 視極化率×視電阻率等值線圖Fig.5 Isoline Map of Apparent Polarization Ratio Multiplied Apparent Resistance

      經(jīng)過視電阻率值與視極化率值相乘后所成等值線圖上可以清晰的看出在試驗區(qū)有3條比較明顯的高視電阻率異常條帶。L1異常條帶為貫穿大功率激電測量區(qū)域的北西向條帶,這一條帶范圍內(nèi)存在有已知的褐鐵礦化體。根據(jù)本區(qū)域褐鐵礦往往呈條帶狀分布于上三疊統(tǒng)挖魯壩組夾灰?guī)r中,L2、L3條帶的電性特征及出露層位與L1異常非常相似,呈條帶狀與L1條帶近平行分布,結合區(qū)內(nèi)北西向構造與成礦的關系,結合地表踏勘結果,L2、L3異常條帶特征可以與L1相類比,推測L2、L3異常條帶同樣具備尋找褐鐵礦的潛力。

      4 結 論

      物性差異是開展物探工作的基本前提,在物探工作前對巖(礦)石標本進行物性參數(shù)測定,并采取合適的手段增強目標體與其他巖石類別的差異,可提高對目標體判斷的準確性。本次對礦區(qū)巖(礦)石標本測量得到的電阻率比實測視電阻率大,推測可能與工作氣候差異及標本的浸泡時間等因素有關。但各類巖(礦)石的總體電性高低規(guī)律沒有改變,可以通過巖(礦)石標本電性差異反應礦區(qū)各類巖(礦)石間的電性特征。經(jīng)過本次試驗工作,得到如下結論:

      (1)通過對本區(qū)巖(礦)石標本進行的電性測量分析,褐鐵礦相對于圍巖具有高極化率、高電阻率特征。通過極化率與電阻率相乘突出了巖(礦)石間的電性差異,褐鐵礦與圍巖間差異更加明顯,有利于對褐鐵礦的圈定。

      (2)本次工作利用視極化率與視電阻率相乘突出了褐鐵礦與圍巖的界線。結合本區(qū)內(nèi)成礦地質認識,推測L2、L3條帶可作為下一步尋找褐鐵礦的靶區(qū)。

      (3)本次激電法試驗研究成果和資料,為該地區(qū)開展激電測量有較好指導作用。

      [1]崔銀亮,楊燦等.勐臘新山多金屬礦床地質特征及控礦因素探討[J].云南地質1998;17(2):207~215.

      [2]孫以榮.云南普洱市思茅港大地赤鐵礦地質特征[J].云南地質2013;32(3):300~302.

      [3]譚雪春,尤衛(wèi)東.滇西主要有色金屬礦床區(qū)域成礦地質背景[J].云南地質1991;10(1).

      [4]趙含軍,范建輝,廖錦川等.云南勐臘新山鐵多金屬礦礦化富集規(guī)律[J].云南地質2011;30(2):157~159.

      [5]范建輝,趙含軍,李阿者等.云南勐海盤龍山鐵礦礦床成因[J].云南地質2001;30(3):323~325.

      [6]趙大賢等.勐臘新山含銅菱鐵礦礦床特征及成因討論[J].云南地質1985;4(2).

      [7]崔銀亮,楊燦等.云南勐臘新山菱鐵—多金屬礦床熱水沉積成因[J].有色金屬礦床與勘查1997;6(5).

      [8]崔東鄆,王偉健等.激電中梯測量工作在多金屬找礦中的應用[J].貴州地質2009;26(3).

      [9]劉國輝,王天意,徐國志,呂繼東等.大功率激電在內(nèi)蒙古扎魯特旗某多金屬礦勘查中的應用[J].工程地球物理學報.2009;6(5).

      [10]羅評委,王昌國.時間域激發(fā)極化法在某金屬礦勘查中的應用效果[J].江漢石油科技2013;23(4).

      [11]曾思遠.激發(fā)極化法在多金屬礦產(chǎn)勘查中的應用[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2;31(14).

      A EXPERIMENTAL STUDY OF IP METHOD SURVEY IN MANLA AREA,YUNNAN

      JIANG Ji-ming,LIU Hui-peng,LI Fu

      (KunmingInstituteofExploration&Design,ChinaNonferrousIndustry,Kunming650051)

      According to the higher porlarization ratio,resistance of limonite than those of wall rock,we have taken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polarization ratio multiplied resistance to stress effectively.the interface between limonite body and wall rock.Based upon the comparison,we have prognosticated 2 possible limonite targets.This method is effective,which can be for the surrounding area’s reference.

      IP Method Survey;Limonite;Experimental Work;Manla,Yunnan

      2014-08-30

      蔣繼明(1987~),男,廣西桂林市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金屬礦地球物理勘查。

      P631.3+22

      A

      1004-1885(2015)2-289-5

      猜你喜歡
      褐鐵礦激電電性
      大功率激電測深方法在豫西董家埝銀礦床勘查中的應用
      高頻大地電磁測深與激電中梯在金礦勘查中的應用研究
      大功率激電測量在冀北溫家營—馬家溝銀多金屬礦勘查中的應用
      激電聯(lián)合剖面在判斷矽卡巖型礦床礦體產(chǎn)狀中的應用
      安鋼燒結機配加澳褐鐵礦粉的生產(chǎn)實踐
      河南冶金(2020年4期)2020-10-21 01:30:56
      民間引爆網(wǎng)絡事件的輿情特點——以“北電性侵事件”為例
      新聞傳播(2018年21期)2019-01-31 02:42:00
      用于燃燒正電性金屬的合金的方法
      褐鐵礦粉的燒結基礎特性的實驗研究
      山西冶金(2018年6期)2018-03-04 12:53:02
      色譜相關系數(shù)和隨鉆電性參數(shù)實時評價地層流體方法
      錄井工程(2017年3期)2018-01-22 08:40:08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多解問題
      洪雅县| 台前县| 丰县| 喜德县| 辽阳市| 卢龙县| 太和县| 秭归县| 镇沅| 西吉县| 盐城市| 革吉县| 手游| 澎湖县| 丹棱县| 嵩明县| 神池县| 舒城县| 玛纳斯县| 库尔勒市| 米脂县| 呼和浩特市| 新津县| 广州市| 松潘县| 吉安县| 北安市| 弥渡县| 阿尔山市| 湟源县| 南澳县| 嘉善县| 乐亭县| 通山县| 合作市| 沙河市| 佛冈县| 铜陵市| 翁源县| 同江市| 孟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