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
在西半球波羅的海至東半球的太平洋沿岸的混合樹林中,生活著一種可愛的精靈。它們那雙水汪汪而又深邃的大眼睛,好似帶了美瞳,如棋子一般漆黑晶亮。它們還很愛美,是天生的化妝師,一圈“黑眼線”使得大眼睛電力十足,也給它們增添了幾分俏皮與嬌媚。它們就是林中精靈——西伯利亞鼯鼠。
大部分鼯鼠生活在比較熱的地方,只有少數幾種生活在溫帶和寒溫帶,西伯利亞鼯鼠就是其中之一,并且是唯一存于歐洲大陸的鼯鼠。
西伯利亞鼯鼠又名俄羅斯飛鼠,在日本、俄羅斯、芬蘭、朝鮮等國家和地區(qū)都有它們的身影。跟其他鼯鼠相比,它們的毛色更淺,背部灰色,腹部近乎白色。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生活在寒冷區(qū)域里的很多動物的腹部都是白色的,比如企鵝。即使夏天時腹部不是白色,冬天也會換上白色的體毛,因為這是一種保護色——如果毛色很深,在白茫茫的雪地里就會非常扎眼,難逃天敵的“法眼”。
西伯利亞鼯鼠的食譜包括樹葉、種子、堅果、嫩芽,偶爾也會吃鳥蛋和剛孵化出來的雛鳥。它們跟松鼠一樣,也會在冬天來臨之前,在樹洞或者其他隱蔽的角落里儲存食物。它們不冬眠,但有時候會連續(xù)睡上好幾天,誰讓冬天那么冷呢!
西伯利亞鼯鼠平常居住在啄木鳥鑿出的樹洞里,有時候也會住進其他鳥兒不要了的鳥窩,如果入口大小合適的話。它們會在窩里鋪上一層軟軟的材料,比如青苔,然后就準備開始生寶寶啦。它們通常在早春開始交配,懷孕5個星期后,小寶寶們就出生了。西伯利亞鼯鼠媽媽一般一次生2~3個寶寶。它們的壽命通常5年左右,對于這么可愛的動物來說,5年是不是有點太短了呢!
西伯利亞鼯鼠體長13~20厘米,確實是個小家伙,但它們的尾巴就有9~14厘米。長長的、蓬松的尾巴既可以保暖,也可以在“飛行”中控制方向。
嚴格說來,西伯利亞鼯鼠的“飛行”并不能叫飛行。哺乳動物中唯一真正能飛行的動物是蝙蝠,鼯鼠的“飛行”只能叫做“滑翔”?;枧c飛行的區(qū)別就好比風箏與飛機的區(qū)別,風箏只能借助于風飛起來;而飛機有發(fā)動機,可以自己產生動力飛起來。
西伯利亞鼯鼠張開四肢后,我們就會看到它們那長有絨毛的翼膜。借助翼膜,它們可以在樹枝之間滑翔,最遠能達上百米。因為滑翔,西伯利亞鼯鼠的身體構造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它們的前肢要比后肢長一些,并且在滑翔中可以伸直呈水平狀。在前肢上,它們比松鼠多一塊骨頭,其他骨頭在構造上與松鼠相比也有些不同。西伯利亞鼯鼠前肢肌肉的肌腱也比較長,這些特點都是它們身體為了適應滑翔而進化出來的。雖然西伯利亞鼯鼠不能像鳥兒那樣扇動翅膀,但它們也可以自如地調節(jié)翼膜前端的位置和形狀,從而改變滑翔的方向。
雖然西伯利亞鼯鼠有著無敵萌翻人的外表,但是再萌,也會有天敵,如貂、貓頭鷹和貓等。這些天敵可不會因為它們會賣萌而對它們心慈手軟。不過,鼯鼠們也是相當機警的,再加上滑翔的本領,所以它們不會那么容易被抓到。
西伯利亞鼯鼠是夜行性動物,晚上最為活躍,但如果是媽媽帶著孩子,也可能會在白天出來找食物吃。再加上它們生性害羞,所以一般很難見到它們。
盡管西伯利亞鼯鼠把自己隱藏、保護得很好,可它們的生存狀況并不樂觀,種群數量在不斷減少。西伯利亞鼯鼠喜歡棲息于以云杉為主的落葉和針葉樹混合的成熟樹林,可隨著現代的集約林業(yè)和伐木業(yè)的發(fā)展,老齡的混合林不斷減少,這使得西伯利亞鼯鼠的生存環(huán)境受到嚴重威脅。同時,它們也因毛茸茸的皮毛以及可以制作成中藥“五靈脂”的糞便而被大量捕殺。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單單地看這些萌萌的小家伙們在林間自由滑翔,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