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駐福建泉州市小記者蔡倩倩義正詞嚴地報道:廣告,顧名思義,就是為廣大商品做推銷的小通告。它給人們帶來了方便,為新出爐的商品做了宣傳……廣告有說也說不完的好處。但今天,我要發(fā)起抗議!別急,廣告,請你聽我說——
“抗議一”:誤導小學生。如今的你,為了追求創(chuàng)新,引人注目,可謂是費盡心思,給成語來個大變身。大家來看看:為電動車做廣告——騎(其)樂無窮;為蚊香做廣告——默默無蚊(聞);為服裝做廣告——衣(依)衣(依)不舍……多么“精美”的設計,小學生們最有感觸,不費多久時間就背得滾瓜爛熟,又“活學活用”。一時間,作業(yè)上錯別字連篇,老師們可是叫苦不迭。
“抗議二”:口頭誤語。有了“華麗”的包裝,你還不忘帶上幾句順口的臺詞,就像下面的一段對話:
A同學:“你唱歌唱得真好?。 ?/p>
B同學:“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A同學:“你唱那么高的音,嗓子真好!”
B同學:“請用金嗓子潤喉片!”
A同學:“你用什么洗發(fā)水,頭發(fā)這么柔順?”
B同學:“頭發(fā)烏黑發(fā)亮——就信賴飄柔!”
可見,順口的廣告用語,已是人們的口頭禪,脫口而出,真是“一語驚人”!
“抗議三”:產品質量沒保障。隨著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你的“身價”也越升越高,還登上了“電視舞臺”。屏幕上,一款款令人動心的產品,再加上主持人滔滔不絕的講解詞,不禁讓人蠢蠢欲動。可是,有不少廣告為了牟取暴利,不惜為“商業(yè)騙子”作“偽裝”,把一件商品說得“能上天,能入地”。可事實上,實物與廣告描述相差甚大。
廣告,請你聽我說,你應該在實際上創(chuàng)新,而不應該錯亂改詞,更不要拿消費者的金錢“開玩笑”!廣告,請改過自新吧!
素材在線:精當的廣告語
20世紀30年代初期,當時的《論語》雜志連載了老舍的長篇小說《牛天賜傳》第九節(jié),老舍提筆在空白處為自己的作品寫了一則廣告:“《牛天賜傳》是本小說,正在《論語》登載?!独仙嵊哪娢募凡皇潜拘≌f,什么也不是?!囤s集》是本短篇小說集,并不去趕集?!敦埑怯洝肥潜拘≌f,沒有真事?!峨x婚》是本小說,不提倡離婚。《小坡的生日》是本童話,又不大像童話。《二馬》又是本小說,而且沒有馬。《趙子曰》也是本小說?!独蠌埖恼軐W》是本小說,不是哲學?!敝袊娜藶樽约旱淖髌穼憦V告,老舍恐為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