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瑋
北宋時,世上還沒有汽車和腳踩剎車。宋朝人坐太平車,車前一般有幾頭驢或騾子牽引。沒有剎車裝置,下坡怎么辦?宋朝人想了個笨法子:在車后栓兩頭驢或騾子,每逢下坡,就在車屁股后面揚鞭趕那兩頭驢或騾子拼命往坡上躥,和車前的驢或騾子進行抗衡,以此完成下坡減速工作。
以前,世上還沒有全球航海圖時,航海家們每次探溝壑都是一種冒險。因為沿著一片水域航行,兩岸漸窄,你不知道你是正航行在一條海峽上通向另一片海,還是航行在一條河流上。最笨的法子是這樣的:船長指派一個水手,船走一段路就撈點水喝一口,如果是淡水,那他們就已經(jīng)航行到了一條河上,如果是咸水,水手就一邊惡心干嘔自認倒霉,一邊跟船長喊:“是條海峽!”
以前,世上還沒有手機、電話和視頻聊天。女孩子會相信夢境。她們認為睡著時大腦就會開一個視頻窗口,現(xiàn)場直播意中人的一舉一動。湘黔川邊境的水手,告別了心愛的姑娘坐船去下游。姑娘們就會一起談論、探聽和做夢。如果連續(xù)幾天夢見意中人在下游和別的姑娘廝混、調(diào)笑、吃花酒,她們就會茶飯不思,有真癡絕的,竟然一生氣,直接跳河了。
以前,世上還沒有留聲機、iPod、CD、錄音機時,聽音樂是種奢侈的享受。宋朝時的宮廷飲宴,吃的在其次,聽音樂為主。每道菜配什么樣的曲子樂舞,都有規(guī)矩。歐洲人沒有留聲機可收藏,只好買“人肉樂器”。比如,巴赫這等天神級的人物,就是被貴族養(yǎng)在家的音樂創(chuàng)作師,吃飯時跟馬夫園丁們一起,專門創(chuàng)作些音樂來讓主人高興。那時候,音樂家都必須創(chuàng)作和演奏兼通,因為主人召喚時,你得自己演奏。這和中國士大夫在家里養(yǎng)歌姬和伶人是一個道理。那個時代沒有家庭影院,只得如此。
上古時節(jié),人類沒發(fā)明牙刷時,就用手指刷牙。中國古代人使用右手中指,蘸點鹽或者其他什么,刷啦啦啦,很方便,但很土。明朝時,有人提出過改革意見:右手中指刷牙太落后了,應該用左右手同時刷牙!你可以想象,天蒙蒙亮,大家在井臺上一字排開,抬雙肘,伸兩指,在嘴里稀里呼嚕地一通擦,刷牙刷急了,手指皮都能磨破。最怕的就是,有誰刷得正歡,忽然慘叫一聲:“我早起剛撿完驢糞,忘洗手了!”
唐朝人改良了法子,將楊柳枝泡軟咬開了刷牙。所以大早上,大家一字排開咬木頭。明朝已經(jīng)有野豬鬃毛插在骨柄里的牙刷了,但不流行。歐洲人覺得新鮮,拿回去用,結果慘叫一聲:“中國人的牙齦是鐵打的嗎?”
就在五十年前,世上有了磁帶和錄音機,但還沒有數(shù)碼播放器、網(wǎng)絡云共享和即時多媒體通信軟件。你想和誰分享一首歌,就得揣著磁帶和歌詞紙,跑去她家,和她并排坐著安靜地聽。她也許還會跟你借歌詞紙抄寫,因為她不知道五十年后,你可以在搜索引擎隨意找到任何一首歌的歌詞,并同步進入手機備忘錄。
當然,那時候,你都料想不到這一切會如此方便。你會以為一旦畢業(yè)就各奔東西,人海茫茫難以尋覓,這些磁帶和歌詞就會像夏日陣雨,過了某個下午就什么都不剩。你那時一定不知道二十年后,社交網(wǎng)絡給了你無數(shù)種方式來找到她,而且按幾個鍵就能讓你們重新開始以前中斷了的聯(lián)系,或重新談論某一首歌。高科技雖然能夠找到一切,但沒法讓你回到二十年前那個沒有高科技、擔心失去一切、于是并肩聽歌、根本想不到遙遠未來的周日午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