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菡
【紅杏出墻】
讀 音:hóng xìng chū qiáng
釋 義:原意指紅色的杏花穿出墻外,形容春色正濃,情趣盎然。含蓄的指代已婚女子有外遇,并且暗指這種出軌事出有因。
出 處:宋·葉紹翁《游園不值》詩:“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p>
示 例: 恰便似一枝紅杏出墻頭,不能夠折入手,空教人風(fēng)雨替花羞。(元·貫云石《中呂·醉高歌過喜春來·題情》散曲)
步非煙是唐懿宗時期洛陽城里一位著名的美女,人們傳說她形如隨風(fēng)飄拂的柳絲般輕盈,羅綺加身尚若不勝其重,是一個惹人憐愛的瘦美人。她生性嫻雅、溫柔多情,雖生長于小戶人家,卻才華橫溢、教養(yǎng)頗深,喜好文墨、工于音律,能彈一手絕妙的琵琶,敲得一手好筑。其擊筑之技藝,堪稱當(dāng)時一絕。
步非煙正值豆蔻年華,其美艷和才藝便傳遍了洛陽城。河南府功曹參軍武公業(yè)在一次偶然的機(jī)會中遇到她,頓時一見傾心,不惜重金,千方百計托媒人說合。媒人來到步家,把武公業(yè)一番文才武略夸上了天,還把武公業(yè)的詩文拿給步非煙看。步非煙一心盼望有一位才貌卓絕的多情公子能與自己相伴終身,對這次說媒原本擔(dān)憂,看完詩文倒欣慰了幾分。在父母的極力操持下,步非煙嫁給了武公業(yè)為妻。
可萬萬沒想到,武公業(yè)長得虎背熊腰,五大三粗,性情耿直剽悍、粗獷躁烈,根本不好文墨,更無半分才情。這個粗悍的夫君,既給不了她柔情蜜意,也不能與她詩詞互答,甚至在她彈奏琵琶、精心擊筑時,只會傻瞧著她的臉,根本不懂得領(lǐng)略她的心曲,還常常隨心所欲地打斷她。她只好安靜地捧書來讀,可同樣會被他干擾。這樣的婚姻與她的夢想有著天壤之別,步非煙覺得自己被欺騙了,心中充滿了失望和郁悶。每當(dāng)風(fēng)吹庭竹、雨打芭蕉的夜晚,她總是偷偷一人對窗落淚,落寞蕭索的心情緊緊纏繞著這個新婚嬌娘。
武家的近鄰是府椽趙麟,他有個兒子名象,年方二十,美貌豐儀、神情秀朗,尚在家中攻讀科舉課業(yè)。一天,趙象在自家庭院中讀書,讀到興頭上,一邊繞庭漫步,一邊朗聲吟誦。這時隔壁院中,步非煙正心不在焉地摘花賞玩,忽聽得院墻那邊傳來朗朗的讀書聲,抑揚(yáng)有致,似乎頗得書中神韻。嫁入武府后,猛聽到這樣入神的讀書聲,她不禁為之感慨心喜,直想去探個究竟。但轉(zhuǎn)念想到自己的身份,立即抑制自己不再去想這事。然而,回到屋中之后,鄰院的讀書聲仍久久縈繞在她的耳畔。步非煙長嘆一聲,拿出武公業(yè)婚前托媒人寫給她的詩文,看了幾眼,又是一聲長嘆。從早起一直在一旁的女仆看出步非煙的心思,忽然故作神秘地說道:“夫人可知這詩是誰寫的?”步非煙詫異于女仆的唐突,不由辯到:“自然是武參軍所寫?!迸蛽u了搖頭,指了指隔壁,壓低聲音道:“是趙公子寫的。那天,是大人讓我上門去拿的,趙公子真是儀表堂堂……”步非煙像突然被人揭了傷疤一樣,既尷尬又光火,喝阻道:“胡說什么?不可造次!”女仆欲再解釋,步非煙立刻命人將她拉下去體罰了她。
幾天之后的一個清晨,東方乍白,曉霧迷蒙,趙象正在院中舞劍,轉(zhuǎn)身騰躍中,不經(jīng)意地從矮墻上望到鄰家院中,只見一位纖秀的少婦正獨自一人在晨霧中賞花,她凝神佇立,柳眉微蹙,神情中略帶幾分蕭索,與她精致小巧的模樣配在一起,是那樣楚楚動人。趙象不知不覺停下了手中的劍,只是伸長了脖子,從墻頭上偷看美人,不覺心蕩神馳。真像是天上的仙女誤落凡間啊!可怎么不落在我家,偏偏落入了粗悍的武公業(yè)家?怪不得那次武公業(yè)破天荒向我討要詩文,這一墻之隔,一步之遙,難道不算是我的緣分么……就在趙象胡思亂想的時候,鄰院的美人卻已穿花拂柳飄進(jìn)了屋,她行動時的那份輕靈飄逸,又讓趙象在院中怔了好半天。
自從那日驚鴻一瞥,趙象就再也忘不了步非煙,朝思暮想,輾轉(zhuǎn)反側(cè),根本無法靜下心來讀書。于是,他暗中用重金收買武家的守門人,求他代為轉(zhuǎn)達(dá)自己對步非煙的渴慕之情。守門人起初不愿招惹是非,推脫不受,但禁不住趙象苦苦相求,再加上厚利相誘,便答應(yīng)幫他成就美事。
守門人讓妻子劉氏伺機(jī)向步非煙傳達(dá)趙公子的心意。劉氏趁午后人寂之際,見步非煙獨坐廊下出神,于是裝作修剪廊外的花木,靠近步非煙搭訕,婉轉(zhuǎn)述說了趙公子的傾慕之意。步非煙一聽頗為驚詫,一絲喜悅掠過心頭,但她不便對下人表露什么,只是帶著難以察覺的一絲微笑聽完述說,未置可否,便叫劉氏退下。
守門人把事情經(jīng)過詳細(xì)稟報給趙象。趙象暗思:“她既然無拒絕之意,就可能有接納之心,我不妨再試她一試?!庇谑侨∵^詩箋,乘興題了一首五言絕句:一睹傾城貌,塵心只自猜;不隨蕭史去,擬學(xué)阿蘭來。
趙象把這首詩仔細(xì)封好,又讓劉氏悄悄送到了步非煙的梳妝臺上。步非煙讀完詩,心底升起一股柔情蜜意,她無奈地說:“我也久慕趙公子雅才,但只恨自己命薄福淺,無緣與他共度此生了!”劉氏老于世故,見步非煙芳心已動,只是礙于身份不敢妄動,那種幽怨之情卻分明寫在臉上,心中已有了數(shù),便狡黠地進(jìn)一步慫恿道:“趙公子一片誠心,夫人好歹有個回音才是??!”步非煙半推半就,攤開金鳳箋,寫下答詩一首:綠慘雙蛾不自持,只緣幽恨在新詩;郎心應(yīng)似琴心怨,脈脈春情更泥誰?
這時,趙象正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在書房中踱來踱去,等待著回音。一直到落暮時分,才好不容易把武家守門人等來,他接過詩箋,急不可待地讀起來,頓時欣喜萬分,不禁喊了出來:“有眉目了!”于是立刻寫了一首七言詩,抒發(fā)相思之情。
托守門人把詩送出去后,趙象滿以為很快便能得到佳人的回音,誰知一天天地過去了,卻音訊杳然。趙象冷了半截,不知究竟出了什么岔子,是否有人走漏了風(fēng)聲?是否言辭冒犯了佳人,佳人關(guān)閉了心扉?他思來想去,不得要領(lǐng)。他憂心忡忡,獨坐庭院,呆望著滿庭春花將謝,似乎朵朵都是佳人俏麗的臉龐,讓他心痛欲碎,悵然賦詩一首,卻不敢再托人送去。
原來,步非煙雖春心暗動,但拘于身份名節(jié),強(qiáng)壓著膨脹的感情,終于釀成重病。趙象知情后雀躍而起,百般問候,再三表意。步非煙大病初愈,再無法壓抑自己的感情,索性盡情傾訴心曲。幾番詩函往來,兩個年輕人對彼此徹底敞開了心扉。
終于,一天黃昏,趁武公業(yè)在公府值宿,趙象逾墻而入,與獨守空房的步非煙相會。二人一見如故,愛的清泉流進(jìn)了步非煙干涸已久的心田。從此,凡是武公業(yè)留值公府的夜晚,就是趙象與步非煙歡會之時。兩人情深意濃,心息相通,彼此一個眼神或一聲輕呼,都能喚起對方微妙默契的感應(yīng)。可大多數(shù)日子,他們都只能隔墻相思,傳遞詩書,有時趙象在院中大聲吟誦詩文,步非煙就坐廊下輕撫琵琶,互為應(yīng)和。這樣一過就是兩年,兩人也沒有想出可以插翅雙飛的辦法。
紙終究包不住火,當(dāng)初被責(zé)罰的女仆發(fā)現(xiàn)了這件事,立即向武公業(yè)告了密。東窗事發(fā),所有牽連的人都被責(zé)難。步非煙知道無可抵賴,只是淡淡地說:“生既相愛,死亦何恨?!蔽涔珮I(yè)暴跳如雷,用馬鞭朝步非煙沒頭沒腦地打去。步非煙咬緊牙關(guān),毫不討?zhàn)?。纖弱的她在不斷的鞭打之下,很快就氣絕身亡。傷心的武公業(yè)以妻子暴疾而亡之名把步非煙葬在北郊邙山。隔壁府椽趙麟察覺步非煙死因蹊蹺,本想立案追究,后來發(fā)現(xiàn)兒子趙象牽涉其中,便不敢再過問。趙象從此隱姓埋名,遠(yuǎn)走于江浙間。一段紅杏出墻的苦戀就此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