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劍
五年前,一個幼小的生命在昆明市婦幼保健院歷經千難萬險降生后。產婦質疑醫(yī)院處理不當才導致難產出現,孩子有可能出現腦癱,將孩子遺棄在醫(yī)院!
這起醫(yī)患官司互為原告被告,從區(qū)法院一直打到了中院,五年過去仍沒有結果,可那個當初遺棄在醫(yī)院的嬰兒,竟然一直生活在醫(yī)院里!五歲的孩子已經漸漸懂事,也認識了他的父母,但是,他回不了家——
2010年9月20日晚上11點多鐘,懷胎十月的產婦布玉宏突感下腹劇痛,丈夫師尚楷將她送到昆明市婦幼保健院。布玉宏和師尚楷同齡,兩人是玉溪市通??h人,早早成家,生有一女。女兒斷奶后,夫妻倆將女兒留在老家,來到昆明,在世博園經營水站。
師家三代單傳,父母盼著再生個孫子。2010年1月,布玉宏發(fā)現自己懷孕了,為了保證順利生產,師尚楷特意選擇了昆明市婦幼保健醫(yī)院,定期帶妻子做產前檢查。每次檢查,除布玉宏因年齡大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外,其它各項指標均正常,胎兒發(fā)育也良好。
如今,孩子就要降生,夫婦倆滿心期待。9月21日早晨8點半,布玉宏被推進產房。師尚楷在產房門口一直等到了下午2點多,才得知消息,孩子已經出生,但正在搶救!師尚楷從醫(yī)生口中得知,因孩子體形巨大,體重達到5公斤,是少見的巨嬰,胎兒頭部娩出后,出現了肩難產(胎兒前肩被卡頓在恥骨上方,常規(guī)產法不能娩出胎兒雙肩)。在危急關頭,醫(yī)生決定,立即將嬰兒雙腿曲起接生,在操作過程中,不慎造成嬰兒左上臂肱骨骨折、鎖骨骨折。由于在產道滯留時間過長,嬰兒重度窒息,并伴有吸入性綜合征、呼吸衰竭、缺氧缺血性腦病,經五分鐘搶救才恢復呼吸……
后經新生兒科長達數小時的搶救,這個多災多難的嬰兒才終于脫離險境,生命體征漸漸平穩(wěn)。
第二天,稍有恢復的布玉宏要看孩子,師尚楷實在瞞不住妻子,這才將實情相告。布玉宏第一次見到了孩子,孩子還在新生兒科的隔離病房里搶救,身上插著呼吸機、輸液管、胃管……夫妻倆看得心碎。.
出院后,兩人每隔一天便趕到醫(yī)院,打聽孩子的病情。10月14日,布玉宏夫婦到醫(yī)院探望孩子,發(fā)現孩子的手被綁住,目光呆滯。一直到10月下旬,孩子出生滿一個月了,仍不能正常吃奶……
布玉宏回憶起,最后一次產檢時,醫(yī)院還詳細檢查過孩子的指標,不可能查不出孩子是巨嬰。巨嬰很難順產,如果直接采用剖宮產,孩子就不會受到如此大的傷害,于是兩人找到醫(yī)院討要說法。
對此,醫(yī)院也承認了工作上的失誤,并提議做核磁共振和神經系統檢查來確定孩子顱腦損傷情況,但費用必須由夫妻倆自己出,雙方于是不歡而散。
10月末,布玉宏夫妻倆再去醫(yī)院探望孩子,發(fā)現孩子仍是目光呆滯。布玉宏擔心孩子得了腦癱,但醫(yī)院拒絕做核磁共振檢查,堅持要他們自己出錢才可檢查。2010年11月9日,醫(yī)院開具了出院小結,通知布玉宏接孩子出院,布玉宏急了,醫(yī)院如此不負責任,我們就把孩子留在醫(yī)院算了,什么時候能治好病再來接!
醫(yī)院始料未及。這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醫(yī)院怎能撒手不管?并且,醫(yī)院在嬰兒難產的問題上也負有一定責任,婦產科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如何照料這個嬰兒。醫(yī)院的經費也十分緊張,婦產科負責人湯虹芳親自出馬,聯系生產奶粉和尿布的商家,為孩子化緣來必需的生活用品。她又專門安排醫(yī)護人員值班,輪流照顧嬰兒。醫(yī)護人員捐款給孩子買來衣服。
就這樣,婦產科竟然成了嬰兒的家,也成了當時的一條爆炸性新聞。由于對孩子腦損傷的鑒定遲遲得不到落實,布玉宏夫妻倆一個月來看望孩子一次。
一晃七個月過去,這個男嬰漸漸長大,會坐,會爬了,在產科為孩子專門騰出來的一個房間里,擺滿了好心人捐贈的玩具和衣物。因為孩子被遺棄在醫(yī)院,湯虹芳醫(yī)生給孩子起名叫“丟丟”。但畢竟醫(yī)院工作量太大,出于孩子的安全考慮,湯虹芳又專門雇了一個叫廖華的女護工來專門照料“丟丟”。布玉宏聽說這個名字后,很不滿意,她給兒子起了正式名字:師浚茗。
與此同時,布玉宏將自己的遭遇向昆明市衛(wèi)生局投訴,要求賠償損失。2011年2月,昆明市衛(wèi)生局做出回復,在肯定昆明市婦幼保健院一直想通過正常途徑解決此事后,也指出夫婦倆人一直拒絕配合,建議他們通過醫(yī)療事故鑒定或司法途徑盡快解決此事。
2011年3月7日,昆明市婦幼保健院見孩子已半歲仍不被接走,以“構成遺棄”為由,將布玉宏、師尚楷告到盤龍區(qū)法院,要求判令夫妻倆將小浚茗領回,并支付醫(yī)院生活費、護理費共計人民幣43000元。
8月10日,法院做出判決:無論醫(yī)院是否構成醫(yī)療事故,這都不是遺棄的理由,布玉宏、師尚楷必須立即接走孩子。布玉宏認為判決不公,提出上訴。
小浚茗在醫(yī)院一天天長大,到2011年11月份,一歲多的小浚茗已經能夠扶墻站立,一天,湯虹芳正在給孩子喂水果時,小浚茗突然冒出一聲:“媽媽……”孩子會喊媽媽了,這說明孩子的發(fā)育很正常,湯虹芳感到驚喜的同時,也感到一陣心酸,因為,小浚茗的生母布玉宏好久沒有來看過孩子了!湯虹芳覺得,不能讓孩子的認知出現問題,她讓小浚茗向女醫(yī)護人員喊媽媽,男的喊爸爸,但必須都加上姓氏,這樣才能和他的親生父母區(qū)別開來。經常來看望小浚茗的,有100多名醫(yī)護人員,這100多人,就成了孩子的爸媽。讓人驚奇的是,到3歲時,他竟能將這些“爸爸”、“媽媽”的姓氏都記得非常清楚!布玉宏來醫(yī)院時,湯虹芳特意告訴小浚茗:“他們才是你真正的爸爸媽媽?!?/p>
2012年3月26日,昆明市中院做出裁定:撤銷盤龍區(qū)法院此前判決,發(fā)回重審。2012年12月13日,盤龍區(qū)法院重審結束,法院認為:我國法律沒有規(guī)定法人或者自然人可以作為訴訟主體,代未成年人討要監(jiān)護權,讓其強制履行監(jiān)護義務,因而駁回原告訴求。
昆明市婦幼保健院不服,又上訴,昆明市中院審理后,再次駁回昆明市婦幼保健院的訴訟請求!
與此同時,布玉宏夫妻倆也將昆明市婦幼保健院告到五華區(qū)法院,要求法院判令婦幼保健院賠償自己各項損失10000元,并負責孩子的治療費用直至康復。
五華區(qū)法院受理后,指定昆明一家司法鑒定機構對師浚茗的狀況做鑒定,鑒定結果表明,師浚茗大腦發(fā)育狀況良好。但布玉宏對鑒定結果不認可,要求重新鑒定,要求到省外鑒定,對布玉宏的要求,醫(yī)院和法院均不同意。由于要重新鑒定,法院至今未開庭。
到2014年9月,小浚茗已經滿4周歲,對爸爸媽媽,他已經明白了師尚楷和布玉宏才是自己親生父母。而醫(yī)院的“爸爸媽媽”都是照顧自己的好心人。他每天除了到醫(yī)院里的兒童樂園玩耍,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跟隨醫(yī)生去查病房。他能準確地記得“媽媽”們查病房的時間,然后歡天喜地地在前面跑著:“查房了,查房了——”于是,病房里立即充滿了歡笑聲。
4歲后,小浚茗有時看著窗外發(fā)呆,念叨著爸爸媽媽怎么還不來。由于水站工作忙,師尚楷夫妻倆也只能是幾個月過來一次。每次,小浚茗都提出要跟父母回家,當然最終的結果都是父母悄悄消失。
一天,師尚楷前往醫(yī)院看望兒子,兒子纏著他要一起回家,師尚楷隨口答應了,沒想到孩子卻當了真,高興地拉著父親去與最親的湯虹芳湯媽媽道別:“湯媽媽,我爸爸來接我回家啦!”孩子興奮地笑著說。之后就拉著爸爸往電梯走。到電梯口,小浚茗不停地催促爸爸進電梯,但爸爸遲遲不動,孩子仿佛預感到什么,傷心地大哭起來。他讓爸爸蹲下來,爬到爸爸的背上,緊緊抱住爸爸的脖子,像松鼠一樣粘在爸爸的背上,然后向不遠處的“湯媽媽”招手說再見。但后來,師尚楷將孩子哄下背來,在電梯開門的一瞬間,跑進電梯溜了!見父親跑了,孩子傷心得邊哭邊去撞電梯門。湯虹芳跑上前去,抱起孩子,鼻子一陣發(fā)酸。
2014年11月的一天,護工廖華帶著孩子從醫(yī)院門口的公交站臺經過時,小浚茗突然一下甩開手就往路邊剛停下的119路公交車跑去,廖女士連忙將孩子抱住?!拔乙丶?,這是回我家的公交車!”孩子邊哭邊指著遠去的公交車絕望地叫道。最近幾天,孩子老纏著廖媽媽教“1”和“9”字,原來,每次看到父母,孩子都會問父母怎么來的,父母說是坐119路公交車來的,結果小浚茗竟然記住了這三個數字。可憐的孩子哪里明白,這場糾紛沒有結果,他是不可能回家的。
由于打防疫針需要出生證明和戶口,更需要法定監(jiān)護人簽字,而小浚茗一直到5歲也沒有打過任何防疫針。別的孩子被父母牽著每天去幼兒園的時候,小浚茗只能眼巴巴地看著,眼里流露出羨慕的目光……
2015年9月21日,是小浚茗5歲生日,醫(yī)院的100多位“爸爸媽媽”決定在醫(yī)院禮堂給小浚茗過一個隆重的生日,并通知了他的家人。遠在老家的小浚茗爺爺師發(fā)雙得到消息后,和老伴趕到醫(yī)院。
在大家的生日歌聲中,小浚茗將兩個大蛋糕切開,分給爺爺奶奶,以及一直關心愛護他的“爸爸媽媽”?!皨寢尅眰儧Q定,將小浚茗改為“俊明”,取英俊聰明之意。當媽媽們問他有什么心愿時,小俊明揚頭說道:“我想回家——”一時間,在場的所有人都濕了眼眶!
小俊明何時才能回家?這成了許多人關注的一個話題。俊明的爺爺含淚說:“我也想早點把孫子接回家,但是我做不了兒媳的工作……”
2015年10月24日,記者找到師尚楷夫婦倆,對于被人詬病的“電梯逃跑門”,師尚楷稱那天兒子生病發(fā)燒,他肯定不可能領回家。
然而,孩子不可能總在生病中,這明顯是他的托辭。他說,2010年底,醫(yī)院聲稱孩子完全正常,結果到昆明市一家鑒定機構做了IQ鑒定,發(fā)現IQ僅為50多一點。兩個月后,這家機構再次給兒子做IQ測定,結果就達到80多。僅兩個月時間,檢測竟出現如此大的偏差,幕后是不是有什么見不得人的東西?
記者試圖勸說他們,他們可以先與法院協商,在不影響將來打官司的前提下先將孩子接回家,師尚楷稱,當天他還為此事與法院交涉,但沒有得到讓他滿意的答復,必須先有公正的鑒定,才能將孩子接回家。
記者為此專門采訪了云南護法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建明,李建明認為,嚴格地說,布玉宏和師尚楷已經構成了遺棄。在此事件中,孩子無民事行為能力,布玉宏和師尚楷負有撫養(yǎng)義務,不管什么原因,不管師俊明是否有后遺癥,都不能成為留在醫(yī)院的理由。在醫(yī)院明確表示可以出院的前提下,布玉宏和師尚楷是必須將孩子領回的。若對于醫(yī)院“可以出院”的判定有異議,布玉宏和師尚楷可以申請“醫(yī)療終結期鑒定”。
編輯 柴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