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利民
許多年前,他就有個外號叫“板凳”,因為他長得矮小,且不愿運動,笨手笨腳笨嘴,這個外號很符合他。而且還有一點,他幾乎把任何坐的東西都叫板凳,為此常惹來大家的嘲笑。
板凳上學的時候,雖然極努力,卻成績平平。他幾乎足不出戶,整天坐在那兒看書學習,就像屁股長在板凳上。整個學生時代就是這樣度過的,沒有一朵浪花,也沒有一絲色彩。其實在國外,學生在學校里學得更多的反而是課本以外的東西,可板凳似乎課里課外都沒有學好,特別是那些關于社會生活的方面,他幾乎從沒有接觸過。
大學畢業(yè)后,正是美國經(jīng)濟比較蕭條的時期,板凳一看工作也難找,就回老家和父親一起當木匠。他從小就喜歡鼓搗斧鋸,而且在美國,木匠算是一個收入較高的行業(yè)。于是板凳便樂此不疲地干了起來,他琢磨得最多,也做得最多的,就是各式椅子以及沙發(fā)什么的,卻不想也干出了名堂,他設計的一些座椅,在構思和想象上都遠超同行,漸漸地,板凳聲名鵲起,總有一些大公司來找他設計一些特殊的座椅。
在一個夏日的午后,板凳安靜地坐在屋里,拿著筆在紙上畫著,他覺得讓一個嶄新的板凳在自己筆下“流”出,再從作坊里造出,是一種莫大的成就。他曾夢想做出一種會飛的板凳來,就像他讀過的中國神話小說《封神演義》里,元始天尊坐的飛來椅,讓他覺得神奇無比。
可是在這個平常的午后,命運卻發(fā)生了改變。一個大公司派人找到板凳,很神秘地邀他密談了一次。之后的板凳,木頭般的臉上竟有了罕見的興奮神情。他接了一個在當時很是機密的設計工作,當然也是與座椅有關,只是他只稱其為
“板凳計劃”。
整整三個月的時間,板凳都把自己關在屋子里,圖紙畫了一張又一張,并計算著很復雜的一些東西,胡子和頭發(fā)都長得很長了,也顧不上去整理,唯有眼睛卻是灼灼發(fā)亮。
四個月后,板凳拿著畫好的圖紙,以及一沓計算的各種數(shù)據(jù),找到那個神秘的公司。之后,他又像沒事人一樣,開始了一些平常的設計工作。一年之后,他接到消息,他設計的座椅已經(jīng)通過審核,并已經(jīng)生產(chǎn)出來,準備正式使用。不過,公司卻告訴他,暫時不能公開設計者的名字,希望他能諒解。板凳并沒有太在意,他并不在意自己的名聲名氣,只要自己設計的板凳能被應用,就是他的驕傲,雖然不能與別人分享這份快樂,卻也足夠使他感到安慰了。
有時候,板凳累了,就會來到作坊里,于是那些木工們都會笑著問他:“嗨!板凳,你那會飛的家伙設計出來了嗎?我們可都想坐一坐呢!”板凳只是憨憨地笑著,任由他們說笑。
幾年后,大家從報紙雜志上看到,第一次宇航員上天,飛行器中的座椅出自于一個普通人的設計,名字叫查爾。板凳的作坊里也在討論這件事,正好板凳出來,大家說起此事,說起那個叫查爾的人物,忽然,有人想起來,驚呼:“板凳,你的名字不是就叫查爾嗎?”大家立刻停止了談論,都看向板凳。板凳微微一笑,說:“我已經(jīng)讓我的板凳飛翔在太空里了!”然后,他又回到屋子里,繼續(xù)研究。
板凳雖然經(jīng)常不言不動,但他的想象力卻一直在高高飛翔,就如遙遠太空中的那把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