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談?wù)撟约?,是一門藝術(shù)。目的是打動對方。生活中,會說的說得對方心服口服,不會說的說得雙方不歡而散,更有因為說話不當招來殺身之禍者。首先,要認清對象。只有認清對象,才能達到目的。認清對象,就要認清對方的身份、年齡、性格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真正把話說到對方的心里去?!蛾惽楸怼分校蠲芫颓宄刂肋@一點。他清楚,自己面對的是一個通過陰謀和屠殺建立起政權(quán)的君王,這樣的君王,其疑心和狡詐可想而知。
如果不應(yīng)昭,肯定會被認為是“矜守名節(jié)”,不與司馬王朝合作,招來殺身之禍。怎樣躲過這一劫,就看自己怎樣說了。而在這樣強大的對手面前,任何辯解都會顯得蒼白無力。認清了對象的身份,摸清了對象的心理,李密就理清了應(yīng)對的思路。于是,他不厭其煩地敘述自己作為亡蜀降臣,在偽朝做官,本來就希望宦途顯達,并不顧惜什么名節(jié),現(xiàn)在受到皇上的提拔和優(yōu)待,更不敢也不會產(chǎn)生別的想法了,只是,祖母已“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所以自己“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希望皇上能允許自己先盡孝,后盡忠,祖母百年之后,自己定當不遺余力為國盡忠,報答皇上對自己的恩情。對于這樣一個“忠”“孝”兩全的臣子,晉武帝還有什么疑問和理由拒絕他的合情又合理的要求呢?
其次,說話要以情動人?!案腥诵恼吣群跚??!蹦切┏錆M真情的話語總是能打動別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拉羅什富科說:“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绷_曼·羅蘭也說:“偉大的誠實是雄辯的利斧?!崩蠲芮宄刂?,要想讓皇上真正相信自己,體諒自己的苦衷,必須先動之以情,然后才能喻之以理。
于是,他就從自己坎坷不幸的遭遇說起,“生孩六月,慈父見背”。在自己最需要愛撫之時,慈父離自己而去,這是人生的一大不幸;父親死后,本還有母親,可是母親并沒有從一而終,而是“舅奪母志”,使自己的幼年雪上加霜。這兩大不幸的描述,已經(jīng)讓人對他產(chǎn)生憐憫之心了,幸好還有祖母“憫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祖孫二人相依為命,但屋漏又逢連陰雨,失去父母的他卻體弱多病,“九歲不行”。
這幾大不幸使得祖母在養(yǎng)育自己時備受辛勞,而自己的家族,“既無伯叔”“終鮮兄弟”,真是“零丁孤苦”“形影相吊”。自己幼年唯一的依靠,就是祖母;祖母晚年唯一的依靠,就是自己。而祖母今年已“九十有六”“夙嬰疾病,常在床褥”,該是多么需要“臣侍湯藥,未曾廢離”呀!這諸多的不幸,這真情的告白,怎能不讓每一個聽者動容?這樣的真情自然也令晉武帝感動。
人在說話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在談?wù)撟约?。但沒有人有義務(wù)對你所說的表示關(guān)切,如何讓別人聽進去你的“陳情”,比你陳什么樣的情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