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無論草原還是楓葉都是很美的,卻很少能同時出現(xiàn)。我曾經想過:當它們在一起時,二者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在中國四大草原之一,廣袤的科爾沁草原上,我找到了答案。
從北京出發(fā),沿著京承高速一路向北,12個小時之后就能到達這個美麗的地方。這里是蒙古族地域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科爾沁”意為“造弓箭的人”。之后我們繼續(xù)向北走,就到達了本次的目的地科爾沁草原的風水寶地——代欽塔拉蘇木。在蒙古語中,“蘇木”是“箭”的意思,現(xiàn)在則用于行政區(qū)域劃分,相當于“鄉(xiāng)”;“代欽塔拉”則是指“英雄的草原”。
還沒有行至風景區(qū)門口,就能遠遠地看到四只蘇魯錠威嚴地佇立著?!疤K魯錠”是蒙語“長矛”的意思,也是蒙古族戰(zhàn)神的象征。蘇魯錠中間有一道大門,上面寫著“代欽塔拉五角楓生態(tài)景區(qū)”。
五角楓?香山漫山遍野的紅葉樹?會有不一樣的風景嗎?
初秋的代欽塔拉草原一望無際,沒膝深的秋草頑強地綠著,像一塊潔凈柔軟的地毯。五角楓亭亭玉立地站在草原上,有的一樹金黃,像錦緞閃光;有的一樹緋紅,似彩云落坡;有的紅黃綠集于一樹,斑駁陸離,絢爛多彩。我們早就按捺不住內心的歡快,未等車停穩(wěn),便跳下去直沖向五角楓林盡情觀賞拍照了。
說是楓林,卻與我們熟悉的香山楓林大不相同。香山樹林密集,萬木叢生,那里的五角楓要與其他植物共爭日月光輝、分享雨露滋潤,所以樹形細長,隨著地勢姿態(tài)各異。這里的五角楓則要幸運多了。草原上沒有其他樹種,小草也不會長高到跟楓樹爭奪陽光雨露,所以代欽塔拉的五角楓可以盡情舒展自己的軀體。因此它們一棵棵枝繁葉茂、圓潤可愛。喜歡熱鬧的、就幾棵或者十幾棵湊在一起,喜歡清靜的,就找個漂亮的地方獨自休息,有大家族、有獨行俠、有兄弟姐妹同生、有夫妻共存,真是太有意思了。
最神奇的是這些樹冠的底部不是漏斗形的,而是平平齊齊的,好像有人特意修剪過一樣。為什么會這樣,我還真是不知道。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雖然我們叫它五角楓,不過在好多地方,它的葉子都是裂成三瓣的,叫它“三角楓”好像更為貼切;可是在這里,幾乎每一片葉子都是五個角呢。也許是科爾沁草原給予它們得天獨厚的生長環(huán)境,所以這里的五角楓也要竭盡全力地成長,以報答這片生養(yǎng)他們的大地吧。
看著看著,我不禁生出一個疑問:內蒙古廣大的草原上,一般是沒有樹木的,為什么單單在代欽塔拉有樹林呢?而且不是雜木,而是純粹的五角楓——要知道天然的純種樹林是極其難得的,這些五角楓的樹種到底是從何而來呢?
也許是我自言自語聲音太大了,臨近的一位姑娘走了過來:“這當然不是天然生長的樹林啦,在這些五角楓樹背后,還有著美麗的傳說呢!”
隨著姑娘的娓娓道來,我也逐漸解開了我剛剛的疑惑。
從明萬歷前后,滿蒙聯(lián)姻就已經開始了。我們熟悉的孝莊文太后就是蒙古科爾沁部貝勒的女兒,科爾沁草原就是她的家鄉(xiāng)。孝莊文太后非常依戀養(yǎng)育她的科爾沁草原,經常向子孫講述那里迷人的風光?;侍珮O的第八女固倫永安長公主自幼就許配給蒙古科爾沁部土謝圖親王額駙博爾濟吉特氏巴達禮之長子巴雅斯護朗。固倫永安長公主出身高貴,是皇太極的嫡三女,其母為孝端文皇后。公主七歲訂親,十二歲時在孝莊文太后的主持下離開京城,遠嫁回母親生長的地方。為了能讓這位年幼的公主減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孝莊文太后親手把北京香山的楓樹種子交給固倫永安長公主,并且囑咐圖什業(yè)圖親王巴雅斯護朗將其種在王府的所在地——代欽塔拉,以示滿蒙兩族永結同心。
歷史幾經變遷,當時種樹的人早已作古,種樹的目的也逐漸被遺忘,只留下這片神奇的草原楓林,發(fā)春花,紅秋葉,靜候著四方來客。
(責任編輯 何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