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有句謠諺:“男人喝正月,女人喝坐月?!边@說的,就是客家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飲品——米酒。它就像是客家人的魂,少不得。
逢年過節(jié),自家釀的米酒是一定要上桌的。它色澤澄澈,喝之前先溫一溫,酒香立刻彌漫開來。杯子放在手上搓兩圈,一杯下肚,口感芳醇,燙得嘴里咝咝吐氣,那叫一個過癮。
好酒初嘗全是甘甜,但如果就此開懷暢飲,你會為此付出代價,因為它后勁足得很。在正月里,男人們喝得東倒西歪,實屬平常。
要釀出上等米酒,必須選上好的糯米。米粒飽滿有光澤,拋幾粒于水泥地面,“叮叮”地玻璃珠似的彈起來,才是好米。糯米顏色不同,釀出的米酒顏色也不同。黑糯米釀出的偏淡紫色,紅糯米釀出的呈暗紅色,普通糯米釀出的,則如琥珀般透亮。
釀酒之事多由各家主婦來操持。先把糯米倒入清水中浸泡2~3個小時,使其質(zhì)地松軟,再瀝干,然后入木桶蒸。有經(jīng)驗的主婦,這時會往鍋內(nèi)加幾片艾草葉,不僅增添一股天然香味,還可讓米酒儲存時間更長,不易變酸或滋生蚊蟲。
客家人把小餅狀的酵母稱為酒餅。等糯米蒸熟,把酒餅搗碎,往熱騰騰的米上撒,再用鏟子翻來覆去地倒騰,讓其分布均勻。最后“請君入甕”,將糯米裝入甕、盎、罐,容器口用布包得嚴嚴實實,用細繩扎緊,再抬放到柴房角落蓋上稻草。
一個星期過去,酒香隱隱約約飄出。這時若揭開蓋,舀出來的不是酒,而是又甜又黏稠的透明流體,幾乎不含酒精。真正釀好,還得等三五天。
經(jīng)過釀制,糯米的營養(yǎng)成分更易于人體吸收,所以客家米酒適合大多數(shù)人食用,特別是中老年人、孕產(chǎn)婦和身體虛弱者??图覌D女生孩子時,便會“喝坐月”,用米酒滋補身體,促進血液循環(huán),還可以催奶。此外,米酒還有提神解乏、解渴消暑、潤膚等功效。
除了直接飲用,米酒還可以拿來做菜。烹煮雞鴨魚肉時放點米酒,既可以去腥味,又可以使菜肴味道更醇厚,特香。而酒糟制成的酒糟魚、酒糟辣椒、酒糟紅薯干等,味道更是誘人,下飯、佐酒,都是絕妙的佳品。
(本刊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