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宜輔
早春的二月,乍暖還寒。
郊外的垂柳在晨風(fēng)里搖曳著,枯瘦的枝條剛剛萌芽,成行的連綴著橢圓的小點,滲出一絲絲的綠意,待到回暖,柔柔的春風(fēng)便裁剪出片片新葉,舞動婀娜的曼妙撩撥人們的視線。
沿著陌上走,天灰灰的,彌散著蕭索之氣,野菊花只一莖瘦梗了,杉樹斑駁著,掉光了葉子的枝丫張揚在空中,唯有小草冒出零星的嫩綠,毛茸茸的,努力向上伸展著,于一片枯黃之中分外顯目,我想這該是春的問候吧?
似乎心隨著小草而柔軟開來。
二月微涼的指尖撩起春朦朧的面紗,于阡陌間綴滿風(fēng)情,二月的短笛吹奏著靈動的旋律,于阡陌間傾瀉美侖。
深深淺淺的土路有些泥濘,曠野的風(fēng)帶著幾許寒吹在臉上,田間是已然抽薹了的油菜,無垠的綠,此刻,只想深深的呼吸,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和魅力,清新的空氣里飄著泥土的芬芳,給人一種安然,一種寧靜。
這陌上的春,沒有百媚千紅的嬌艷,沒有蜂歌蝶舞的喧鬧,只是在一份恬淡里開啟春天的旅程,等待一場春雨淅淅瀝瀝的滋潤,等待萬縷陽光灑下的暖暖,等待春之語、春之韻。
這陌上的春,是瀟灑的大寫意,一片綠的海洋鑲嵌在黃褐色的縱橫之中,如一幅油畫,寥寥幾筆勾勒出蒼勁,流淌出濃濃的綠,清淺的渲染著春的斑斕。
不遠處的上空,飛著三只風(fēng)箏,輕巧如燕般穿梭,想象那拽線的孩童開心調(diào)皮地笑,好似看見童年的自己和伙伴們在田野里瘋耍著奔跑著,仰著臉看風(fēng)箏高高飄著,將一串串的笑遺留在早春的暮色里。 捧一培土,摘一朵蕾,安放在春的微笑里。 陌上,我緩緩歸去。
水觀音摘自《工人日報》
成文脈絡(luò):二月伊始,垂柳吐翠帶來春的消息→行走陌上,小草捎來春的問候→用心感受,陌上春色的揮灑寫意→放飛思緒,回憶童年,賞春歸去
主編推薦:最美人間春消息,飛入尋常百姓家。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古有詩人吟詠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萬條垂下綠絲絳”,今有作者筆下春景瀟灑寫意,斑斕如畫,引人入勝。春天來了,訴不盡柔情,道不盡密語,令人不禁追問“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拓展閱讀:《一日春光》冰心
推薦指數(shù):
編輯解讀:撩人的春色總是耐人尋味,作者筆下的春天更讓人回味無窮。垂柳、嫩草、油菜掀起一片片綠的海洋,全文以綠的基調(diào)鋪就春的底色,安然寧靜之中凸顯生命的活力。細節(jié)處,無論是婀娜舞動的垂柳,還是努力伸展的嫩草,都處處透著生機。作者文筆靈動自然,富有新意,將春的姿態(tài)擬寫的如少女般嫵媚,如孩童般活潑,讓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