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梅
云南福貢縣鹿馬登鄉(xiāng),一個靠近緬甸的地方,地處怒江峽谷中段,是一個號稱鐵公雞(鐵路、高速公路、飛機)都沒有、出國比出省還要容易的特困鄉(xiāng)。6月 26日,花樣盛年慈善基金會愛心鞋 33站來到這里,為居住在怒江兩岸高山上的孩子們,送去了 1367雙愛心鞋。
左腳拖鞋,右腳光腳丫
一場夜雨,渾黃的怒江水在翻滾著,兩岸海拔 3000~ 4000米的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蔥郁雄偉,云霧繚繞,蜿蜒陡峭、碎石橫行的山路迂回隱現(xiàn)。我們來到了鹿馬登鄉(xiāng)僅有的兩所小學——阿路底完小、鹿馬登完小。
走進學校,映入眼簾的是一群群穿著拖鞋,甚至光著腳丫的孩子。雨后的操場濕漉漉的,泥漿趁勢黏在孩子的拖鞋上、腳丫上、褲腿上……
有一個小男孩,左腳穿著拖鞋,右腳卻光著腳丫。我們問他另一只鞋子哪去了,他不好意思地咧嘴躲避著,旁邊的同學捂嘴笑了。
這里的老師說:他們從小到大就這樣,不管寒冬炎夏還是日曬雨淋,哪怕住在高山上的七八十歲的老人,也是如此赤腳行走。
因為,窮慣了。
住了近 30人的集體宿舍
2011年前,除了阿路底完小和鹿馬登完小,高山上還有不少駐守的教學點,一個老師帶著一群孩子守著一個學校; 2011年后,鹿馬登全鄉(xiāng)撤掉了教學點,孩子們集中到兩所完小上學,安排住宿,每 12天放 2天假回家休息。
然而,撤并學校雖集中了師資力量,孩子們的生活條件卻未得到改善。
一間間住了近 30人的集體宿舍,里面沒有衛(wèi)生間、洗澡間,更沒有水……在學校的日子里,孩子們都不洗澡,等放假回家了才能洗一次。因為缺乏水資源,有的孩子一年也洗不了幾次澡。
孩子們睡的上下床,是愛心人士捐贈的。直接鋪床而睡的藍色方格子被褥,孩子們穿的校服,也是學校通過努力尋求愛心企業(yè)捐贈的。
“在這里,孩子們吃飯、讀書有國家保障,住的、穿的都是社會各界捐贈的?!辈贿^,兼職鹿馬登鄉(xiāng)副鄉(xiāng)長的李金林老師說,“就是這棟宿舍樓是危樓,后面便是大山,雨季時山上容易出現(xiàn)泥石流,會導致山體滑坡。”
他還說,“這也沒辦法,條件就這樣,只能將就。”
翻越一座大山,至少需要兩三天
鹿馬登鄉(xiāng)轄 9個村民委員會,鄉(xiāng)內(nèi)有傈僳族、怒族、白族、納西族和獨龍族等少數(shù)民族,計 1.49萬人,其中以傈僳族居多。大部分鄉(xiāng)民住在海拔 2200米的半山腰上。這里的孩子上下學,至少要走 4小時。
走上高山,傈僳族的篾笆房沖擊著我們的視線。當我們走進這些古老的篾笆房,看見了六面透風的篾笆墻,簡陋的床鋪,黑乎乎的房梁……種苞谷、種南瓜、種茶,養(yǎng)豬、養(yǎng)雞,便是鄉(xiāng)民們的生計。
在這里,我們遇見了一個 6歲的怒族小女孩阿巴拉??匆娢翼楁溕系娘椢铮牬笱劬闷娴貑枺骸斑@是魚嗎?”
“這是海豚,住在大海里面。你見過大海嗎?”
“沒有?!?/p>
“你想見嗎?”
“想……”
生長在深山里的阿巴拉,從未見過大海。綿延不斷的大山,成了這里的孩子接觸外界的最大阻礙。翻越一座大山,至少需要兩三天,而且翻越過去之后,又是另一座大山。
等我洗干凈腳了,再穿上愛心鞋
在阿路底完小和鹿馬登完小,我們的愛心鞋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
很多孩子迫不及待地甩開腳上的舊拖鞋,換上了新鞋子。還有的孩子,因為自己的腳臟,舍不得換上。
一個孩子將愛心鞋捧在懷里說,他要等回家了,洗干凈腳了,美美地穿上。
有的孩子對我們居然帶著愛心鞋不遠萬里長途跋涉來到這里表示了驚訝和感激;有的孩子表示,即將面臨考試的他們,要以優(yōu)異的成績讓我們感到欣慰,讓我們?yōu)樗麄凃湴粒贿€有一些懂事的孩子說,長大后,不管身在何處,都不會忘記曾經(jīng)幫助過他們的人,把這種愛心傳承下去……
一位老師告訴我們,在鹿馬登鄉(xiāng),鄉(xiāng)民的人均年收入約3600元。
因為愛,我們來到了鹿馬登鄉(xiāng)——這個靠近緬甸的地方,我們希望這一雙雙正在傳遞的愛心鞋,能夠讓高山上的孩子們快樂地奔跑在上學路上,更希望他們借助這愛的力量,去擁抱美好的明天,結(jié)出豐碩的愛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