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翁
面對預設的目標,總有些差距,我覺得挺好,因為一旦達到目標,或許你就不知往哪個方向去了。而我總有還未達到的終點。
——王岱山
王岱山
1981年 出生于山東省淄博市。
2003年 畢業(yè)于湖北美術(shù)學院油畫系,獲學士學位。
2007年 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美術(shù)學院繪畫系油畫專業(yè),獲碩士學位(導師石沖),現(xiàn)生活工作于北京。
采訪時間/?6月18日
采訪地點/王岱山工作室
在工作室初見王岱山的時候,他比我想象中要靦腆得多,也更喜愛簡單質(zhì)樸地回應問題。三兩盞淡茶過后,他笑著說:“我不大擅長言辭,盡量,盡量……”其實,他有很多想法,細碎而豐富,以至于語言這種太過清晰的東西反而常會消解他想要傳達的情緒。
他的畫中,總有一種鏡頭式的推進感,仿佛目光要隨著搖臂的運動,落在何處似的。每一筆,都是以緩慢的方式進行。有時,停在某個時間節(jié)點的未完成狀態(tài),也不覺突兀?!霸诋嫷臅r候是一種狀態(tài),完成了是另一種狀態(tài),回過頭看,創(chuàng)作時的焦慮已經(jīng)過去,盡管留有遺憾。面對預設的目標,總有些差距,我覺得挺好,因為一旦達到目標,或許你就不知往哪個方向去了。而我總有還未達到的終點?!彼綍r畫畫不大受尺幅的限制,有時是很小幅的,有時是大尺寸的,但創(chuàng)作的速度并不快。跟他交談的時候,他說話的狀態(tài)和節(jié)奏會令我恍惚,錯把他本人與其背后一幅未完成的油畫作品認作一體——時光走到這里,都緩緩沉淀出了一種淡然。人與畫同,大抵如此吧。
王岱山坦言,畢業(yè)這幾年一直享受著獨立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雖然畫得不快,卻從未停頓。身邊三五知己,一個穩(wěn)定而可靠的代理畫廊——橋舍畫廊,基本就是他社交的全部?!拔也淮笙矚g出去交際,除非是必須出席的展覽開幕。一方面不習慣與陌生人相處,一方面還是對繪畫這件事情更感興趣,精力放在了繪畫上?!彪m然并不是完全不關(guān)心藝術(shù)市場,但王岱山在畫廊遇到自己作品的藏家,也只是寒暄兩句就走。他覺得作品一旦進入市場,跟藝術(shù)家的關(guān)系就十分微弱了,即便有,也是多年后,在某處重逢,看到了當年的那個自己。而在“幽寂之地——王岱山油畫作品展”籌備期間,他卻與策展人反復溝通,親自去展廳調(diào)整每一處射燈的亮度。王岱山不是不擅交流,只是不擅交流藝術(shù)之外的事。
有些東西在王岱山的心中,始終是很穩(wěn)定、很明確的。比如,對《靜物》系列多年不懈的探索,又比如《公園》、《夜行》、《綠光》系列夜光和戲劇化效果的追求?!拔蚁M串嫷娜四軓漠嬛姓业綄儆谒麄冏约旱墓适潞陀洃?,也能從平靜中看到背后的不安與異樣,所以我會把畫面推得很遠,很有距離感。它絕不是對景與物客觀忠實的再現(xiàn)?!闭劦綄@些題材一貫的追求,王岱山也覺得自己很慶幸。在大多數(shù)同齡人為尋找自己的藝術(shù)面貌困惑的時候,他已經(jīng)獲得了很大程度上的認可。而這對于他今天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和藝術(shù)品質(zhì)都極為關(guān)鍵?!拔耶厴I(yè)時,對市場完全沒有概念,但趕上了中國當代藝術(shù)的好時候。當年,被導師推薦后,就隨著橋舍畫廊參加了‘藝術(shù)北京藝術(shù)博覽會,沒想到會有人喜歡和收藏我的作品。之后,我就比較安然地延續(xù)了和我性格氣質(zhì)相符的創(chuàng)作道路?!彼昧艘粋€“順”字形容當年的自己。這也許是上天對“做好自己”的王岱山最好的獎賞。
人走運是一時,借力而行,守住自己內(nèi)心的敏銳才是長久之道。王岱山顯然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畫東西都是出于一種直覺。反而讓那些絞盡腦汁闡釋他作品的人顯得有些滑稽。他跟我描述了《靜物》系列里一些多肉植物入畫的過程:一陣風起,植物被掀出了花盆,那些帶著泥土的奇特的姿態(tài)完全不同于日常視覺經(jīng)驗中的植物,一種陌生化的效果天然而成,王岱山順勢記錄下了眼前的景象,并通過毛玻璃的虛化質(zhì)感,畫暗示了不真實的存在。這種偶然性帶來的直接視覺體驗,去主題化,去敘事性,甚至就是事實本身,而別無他物。故事畢竟是給那些喜歡聽故事的人準備的,王岱山只沉淀他自己的時光,愜意。
但王岱山并不是沒有自己的思考,他一直希望自己的作品是能夠游離于年代、流派這些固定概念之外的。所以他也從不認為自己的作品要為80年代的人去刻意言說什么,不承載任何宏達敘事和過多的年代情結(jié)。“其實,我一直回避畫面中的人與某個具體的人保持聯(lián)系,大多都是模糊的圖像,或者是背影,出現(xiàn)在畫面中的只是一個人,而不是誰。這樣,畫面可以更敞開,每個人在繪畫中會找到自己的感受,而不會受到具體形象的限制?!痹?0后集體懷舊記憶的大氛圍下,王岱山如處無人之境,也算是很特別的一個。當被問及拋卻了對社會大的面向的關(guān)注,會不會擔心過于個人化的情感體驗會導致作品的孱弱時,他卻說:“我很少有這種糾結(jié),我覺得作品孱弱與否不在于你是否和社會捆綁在一起。你第一眼看到這個作品,就知道它是自足的,我只是覺得在這種微妙的感覺上,我拿捏得還不是那么的到位。”
王岱山所謂的“拿捏”是非常復雜的,從內(nèi)容到形式,從質(zhì)感到氛圍。他畫了許多夜光下的場景,而到了今天,他才開始嘗試描繪日光。他很早就嘗試了小幅獨立作品,也是直到最近,他才開始對超長的橫構(gòu)圖進行探索?!皺M著的構(gòu)圖沒有一個完全的視覺中心,但跟手卷還是略有差異,畢竟我的作品還是直接觀看的,不需要展開,而且它有散點的意味,雖然還是有一個相對的中心,但我相信視覺上的感受會不一樣?!彼恢倍加镁徛齾s不停滯的節(jié)奏尋找屬于自己的藝術(shù)感覺,很少受到外界的影響。王岱山是個慢熱的人,采訪進入尾聲的時候,我們的聊天才真正興起。他一杯一杯地往茶碗里續(xù)水,神情比之前放松了很多?!捌鋵嵞軌蜃鲎约合矚g的事挺好。內(nèi)心的東西,比外部的媒介、方式來得更重要。”待到日光漸漸熹微,茶水涼透,他只是輕輕地囑咐了一句:“文章的題目最好不要那么華麗,簡單些就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