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子
退休后攜老伴去守島
2006年,退休后的顧洪昌和老伴怎么也閑不住,便買了條小漁船在黑龍江邊打漁,也正是一次打漁的經(jīng)歷,讓老兩口動起了守島的想法。
那是2007年春節(jié)后的一天,顧洪昌和老伴正在黑同島附近打漁。突然,他們看到對岸俄羅斯邊防哨所向天空發(fā)射信號彈,一會兒是紅色的,一會兒是綠色的,一會兒又是白色的。顧洪昌和老伴警覺地放下手中的活兒,觀察了一會兒,只看到對岸有一些人來回走動,并沒有進一步的動作。他想這可是邊境線,咫尺之遠的外國在邊境地區(qū)離我們這么近的地方放信號彈的目的是什么呢?
顧洪昌和老伴調(diào)轉(zhuǎn)船頭,來到了邊防站,向部隊領(lǐng)導(dǎo)詳細匯報了剛才發(fā)生的事情,部隊馬上派人進行調(diào)查,原來是虛驚一場。不過,邊防站指導(dǎo)員卻對顧洪昌豎起了大拇指,說他像一位警覺的偵察員,這是江邊打漁作業(yè)的漁民少有的品質(zhì)。
信號彈事件過后,顧洪昌心里老犯嘀咕:黑同島距中俄邊境僅1000多米,雖然同仁村有邊防站,但距黑同島還是有一定的距離,而且界標(biāo)就在俄羅斯岸邊,漁民在這一帶作業(yè)一旦有個啥事兒,連個報信的人都沒有,這怎么行?一個強烈的念頭在他腦海里閃現(xiàn)出來:干脆我去守島,護著邊境,打著魚,一舉兩得。
看到老伴決心已定,于秀琴毫不遲疑地說:“好,你去哪兒我就去哪兒!”看著多年甘苦與共的老妻,顧洪昌緊緊握住了老伴的手。
兒女們擔(dān)憂父母到一個無人居住的小島上生活,會有很多困難??伤麄兩钪改傅谋?,最后選擇了支持。2006年6月初,全家人開著借來的船送老兩口上島。島上沒有住的,顧洪昌和兒女們用泥巴糊了個草棚,并用帶來的磚塊壘了個簡易鍋灶,把生活用品安置好,兒女們辭別父母開船回去的時候,目光里透著擔(dān)憂,顧洪昌笑著安慰他們,我和你媽什么苦沒受過?再說,困難只是暫時的,你們快回吧!兒女們這才揮手離去。
日子雖苦卻不乏浪漫
自從在島上安營扎寨后,顧洪昌和老伴過起了半隱居式的生活。在島上住的第二年夏天,江水暴漲,小島被淹沒了三分之二,老兩口賴以休息和吃飯的窩棚泡在了水里。顧洪昌和老伴把炊具、被褥搶先運到了小舢板上,晚上沒地方住,于秀琴和老伴依偎著坐了一夜,看著綴滿繁星的夜空,他們回憶起大半生走來的歲月,有苦有甜更有歲月老去的感嘆。夜已深,于秀琴困了,就在老伴的懷里睡一會兒,醒來后,她又讓老伴枕著自己的臂彎瞇一會兒。
第二天,兒女們趕來看望父母,聽他們說昨晚在小舢板上過了一夜,孩子們都很心疼,于秀琴笑呵呵地說:“這有啥,和你爸我們這二人世界甜蜜著呢!”一句話把兒女逗樂了,顧洪昌不好意思地笑笑說:“看你這老太婆,越來越孩子氣了!”
怕父母孤單,孩子們送來一條大黃狗,老兩口巡島時,大黃狗在他們身邊歡蹦亂跳,給寂靜的小島增添了不少生氣。最重要的是,晚上老兩口睡覺時,大黃狗還能為他們站崗放哨。
2013年冬天,黑龍江遭遇了50年沒有過的奇寒,2014年元旦前后,接連下了幾場雪,一場比一場大,大雪封島,出不去又進不來。老兩口被困島上十幾天,蔬菜吃完了、糧食吃完了,連取暖用的煤炭、木柴也即將告馨。面對這樣的困境,顧洪昌和老伴沒有慌亂,他們堅信孩子、鄉(xiāng)親以及政府會想辦法救他們。
沒有糧食,好在還有從冰窟窿里起網(wǎng)撈出的魚,以及存著的一點肉,面對僅剩下的這點食品,老兩口你推給我,我推給你,誰都不愿多吃一口,于秀琴急了,說:“你是男人,還得留著力氣干活呢,你不多吃些,我生氣了!”顧洪昌只得從命。
在島上困了近半個月,顧洪昌和老伴終于等來了救兵:兩個兒子找來大馬力農(nóng)用車,在鄉(xiāng)親們的幫助下,用了好幾天,才推開一條雪道,接回老兩口。父母十幾天被困孤島,兒女們嚇壞了,勸他們到此為止吧,70歲的人了,受那個罪干啥?
顧洪昌和老伴不以為然,顧洪昌對孩子們說:我和你媽守著邊防,我們的身后就是祖國;守著鄉(xiāng)土,我們的后盾就是家鄉(xiāng)的人民,退休后還能為家鄉(xiāng)和人民發(fā)光發(fā)熱,我們覺得很幸福,心里甜著呢!
邊防戰(zhàn)士心中的燈塔
一晃,顧洪昌和老伴守島8年多了,他們和當(dāng)?shù)伛v防部隊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情。2007年冬天,邊防某部連長王鵬帶領(lǐng)戰(zhàn)士巡邏到黑同島,第一次見到了睡在窩棚里的顧洪昌夫婦。看著臉凍得通紅,帽子上掛滿冰霜的戰(zhàn)士,老兩口趕忙把戰(zhàn)士們拽進屋,端來熱水,和他們聊起了家常。休息一會兒,戰(zhàn)士們欲告辭離去,被顧洪昌和老伴硬生生地留下,顧洪昌拿出貯存的新鮮蔬菜,為戰(zhàn)士們做了幾道拿手菜。
王鵬和戰(zhàn)士們所轄的邊境線24公里,按照要求,冬季每個月至少要全線巡邏一次。自從有了顧洪昌老兩口這個溫暖的小屋,邊防戰(zhàn)士漫長的巡邏也變得有所期待。
冬去春來,每年的6月禁捕期,邊防連隊都會在黑同島上駐點,支起帳篷和顧洪昌夫婦做鄰居。駐防的戰(zhàn)士每次一個班,一個星期才輪換一次,食物供給、醫(yī)療救助不及時也是常有的事。此時,顧洪昌和老伴就會及時給戰(zhàn)士們搭起“小灶”,改善伙食。
2012年,剛?cè)胛椴痪玫男聭?zhàn)士石峰,夜晚突發(fā)高燒,此時大雨傾盆,一片漆黑,邊防巡邏艇不能出航。戰(zhàn)士們向顧洪昌和老伴求助,于秀琴拿出藥匣子翻騰起來,終于找到幾片退燒藥,石峰吃上退燒藥后,于秀琴又給他進行物理降溫。經(jīng)過大半夜的精心照顧,高燒終于退了,戰(zhàn)士們懸著的心也放下了。
2014年,石峰退役了,逢年過節(jié),他都會給顧洪昌和老伴打來問候電話。駐防的戰(zhàn)士換了一撥又一撥,顧洪昌老兩口的小屋成了他們心中最溫暖的燈塔。
如今,顧洪昌和老伴在島上的條件有了根本性的改善。上級主管部門不但為老兩口修建了彩鋼房,還為其安裝了太陽能、電視網(wǎng)絡(luò)地面接收器等設(shè)施。2015年,上級還把老兩口駐守的這座小島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向外界開放。
(責(zé)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