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燕霞
【摘 ?要】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游戲是寓教于樂,體驗生活,讓學生獲得心理滿足,豐富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欲望,增強寫作信心的重要手段,教師要適度而靈活的將寫作訓練與方法指導寓于游戲活動中,讓學生在開心游戲中得到習作的快樂,由厭煩寫作轉(zhuǎn)變成愛寫作、樂動筆。
【關(guān)鍵詞】
小學 ?作文 ?游戲化教學 ?意義 ?策略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純粹式方法指導,機械式寫作練習,禁錮了學生天性,不少學生“畏寫作如虎”。而將游戲方式活用到寫作教學中,有助于解決寫作難點,提升學生作文情致與能力。對此,筆者結(jié)合教學實踐,探究了游戲化教學意義與實施策略,以期拋磚引玉。
一、小學語文作文游戲化教學的意義
英國教育家洛克指出:“教導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都變成一種游戲似的事?!钡谛W語文作文教學中,有的教師只是以灌輸?shù)姆绞揭晃秱魇趯懽骷记膳c方法,對孩子們寫作時的情感體驗關(guān)注不多,不少孩子“為作文而作文”,空話連篇,甚至抄作文,久而久之,他們厭倦作文,害怕寫作。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是首要任務(wù)。
而游戲是快捷而有效的方式,將游戲滲透寫作訓練與指導中,可以滿足孩子好動愛玩的心理,在玩樂的過程中作文也會變成一件輕松愉悅的事,他們自會熱情高漲的參與,會表達,愛動筆。同時,借助游戲活動,還給每位孩子創(chuàng)造了體驗與實踐的舞臺,更好的調(diào)動他們的觀察力、想象思維、表達欲望,有感而發(fā),有話可說,寫出更有內(nèi)容、更具真情實感的作文。有的學生不但能夠主動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文,還會在課余時間自己玩游戲,寫作文。所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合理的將作文選題、寫作內(nèi)容、寫作方法指導與點評等寓于集趣味性與知識性于一體的游戲活動之中,讓學生在玩中學寫,在寫中體驗樂趣,不斷提高寫作興致與寫作水平。
二、小學語文作文游戲化教學策略
1.游戲?qū)嵺`體驗,指導方法,有話可寫
在傳統(tǒng)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單純灌輸,以“范文”指導學生寫作方法,學生體驗不深,容易陷入機械式寫作狀態(tài),無話可寫,或者只是東拼西湊,缺乏真情實感。而如果教師能夠根據(jù)兒童特點,用他們喜聞樂見的“游戲活動式”展開作文教學,滲透作文指導,將學生學習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使其感受到作文學習的樂趣,將寫作視為抒發(fā)情感的方式,寫作欲望隨之而生,寫作能力逐步提高。
首先,對于非游戲類作文,可借助競猜、點評等游戲活動融入寫法指導,點燃熱情,點撥思路,促進自由表達。如教學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習作2 :我喜歡的一種動物,設(shè)計多個闖關(guān)游戲活動:“你點我答”(觀看寫動物的片段,說出描寫角度,如外形、習性、脾性等)、“你說我猜”(根據(jù)同學描述,猜測動物名稱,把握動物特征)、“你講我接”(通過句子接龍方式描述某種動物),突出寫作的趣味性,點撥學生寫作方法,激活創(chuàng)意。
其次,對于游戲類作文,展開游戲活動,幫助學生在游戲中增強感悟,自然成文。如寫一次游戲的習作教學,先請幾位學生進行“圈住你圈住我”(即雙手同時畫方與圓)的游戲活動,其他同學認真觀察他們游戲過程中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等細節(jié)。游戲后,請這些同學說說比賽感想。然后同桌之間相互比賽,交換繪畫作品,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體驗。而后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繪畫作品,又怎樣的啟示?如果用作文方式寫下這次游戲活動,題目應該是什么呢?教師點撥學生由游戲本身、玩的過程、感悟啟示等方面多角度命題,再圍繞主題,抓場面、自己的心理變化、人物細節(jié)、游戲感悟等,選取內(nèi)容,進行構(gòu)思。這樣,游戲之后,同學們會感覺有話可寫,主動創(chuàng)作。
2.融入表演游戲,巧妙點評
在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中,往往是教師一人負責,花費不少精力細改點評,但作文本發(fā)下去后,不少學生只關(guān)注分數(shù)或等級,對教師的批語卻置之不理。課堂上,教師多次強調(diào)寫作要求,指出寫作問題,比如寫具體,不能泛泛而談,但學生寫作時依舊平面、單線條式描述,如此,批閱也失去了其原有意義。所以,教師需要探尋更易于學生接受,學會自主改正的習作批閱與評價方法。對此,筆者認為教師可嘗試將表演游戲引入習作批改中,讓學生參與點評,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
如某次記事作文,要求學生寫篇《吃湯圓》的習作,作文批改后,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只是流水賬式記敘,描寫的不具體、不生動,為了讓學生深刻意識到這個問題,不是純粹強調(diào),而是請學生進行表演游戲,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相互修改。首先,教師用幻燈片展示了一篇存在普遍問題的學生習作,再鼓勵學生是否能以表演方式表現(xiàn)文章描寫的內(nèi)容。這時,學生躍躍欲試。教師請一位學生上臺表演,邊念作文,邊做動作。但演著演著,因流水賬式記敘,重復式動作,欠缺神態(tài)、語言與心理活動描寫,好似“啞木偶”,無法演下去了。此時,教師趁機詢問:為何會如此呢?學生困惑不已,教師提示:是不是描寫得不具體呢?學生煥然大悟。而后教師再板書語言、外貌、神態(tài)、動作、心理活動等與描寫相關(guān)的詞匯。依據(jù)老師提示,學生圍繞《吃湯圓》紛紛討論。接著,再請學生對一篇佳作邊讀邊表演,有學生還靈機一動補充了趣味結(jié)尾,課堂上響起了一片贊嘆之聲。教師再趁勢總結(jié),引導學生注意將人物形象描寫生動,將事情經(jīng)過描寫具體。于是,學生感觸更多,記憶更深,發(fā)下作文本后,他們神情無比活躍,相互議論,相互指點。
總之,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游戲是寓教于樂,體驗生活,讓學生獲得心理滿足,豐富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欲望,增強寫作信心的重要手段,教師要適度而靈活的將寫作訓練與方法指導寓于游戲活動中,讓學生在開心游戲中得到習作的快樂,由厭煩寫作轉(zhuǎn)變成愛寫作、樂動筆。
【參考文獻】
【1】潘蕓蕓.芻議小學生作文內(nèi)容的有效確定【J】.作文教學研究,2013(02)
【2】唐鹽蘭.“嫁接”綠色作文,讓習作“零距離”【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1(09)
【3】諸綺.小學作文教學實踐中隱喻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0(11)
【4】王楠.淺談如何提高學生作文水平【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