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開壽
編者按:作者樸實無華地回憶了父母與其的舐犢之情,及對其影響一生的教誨之恩。從為人處事的點滴中,令人切身體會到做人要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凡事莫忘“嚴”與“實”。
臨安境內(nèi),杭徽古道西段有一建制2000多年的古縣城於潛鎮(zhèn),在它南面20里處,有一依山傍水、環(huán)境優(yōu)美的美麗村莊,因位于天目溪堰之口,故名堰口。
1933年10月,我就出生在這個美麗的山村里。
如今,離開家鄉(xiāng)參加工作已經(jīng)65年的我,雖已是耄耋老人,但每年仍要二至三次回到那個山村探望。故人已逝,田園依舊。老屋屋檐下的父母釅釅的舐犢之情,伴隨我成長的教誨之恩,隨著歲月的流逝,卻更加濃烈地在我心中流淌……
舐犢情深,諄諄教誨
我的父母是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的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勤奮、樸實、善良、厚道的優(yōu)良品質(zhì)貫穿他們的一言一行,影響我們子孫后代的一世一生。父親身材中等頎長疲削,是農(nóng)業(yè)上的“全把式”?!叭绲忠还ぃ荒芩瘧杏X”,他總是一大早就出門勞作,一直到傍晚才回家。左鄰右舍有個急事,也是傾力相幫,因此口碑很好。母親是家庭的“總管家”,面慈心善。她操持家務樣樣在行,家里大小事務全由她一人操勞,從無怨言。
父母一共生了五個子女,我是家中最小的。盡管父母起早貪黑,但家境收支依舊難以為繼。萬般無奈下,決定送出一個孩子。結(jié)果是將我聰明伶俐的二姐送了出去,而將我又聾又啞的二哥留了下來。這一舉動,當時很多親戚不解??筛改感闹凶杂凶鋈说臏蕜t,就是“多為別人想想,少為自己盤算”。
我的父母,沒有進過一天學堂念過一天書。但兩老懂得知識的重要性。他從村里的老師那學來許多書上說的為人之道用來教育我們。諸如“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腳正不怕鞋歪”“心寬不怕房子小”等;母親也經(jīng)常對我們講, “對長輩一定要尊重、孝順”“要老老實實做人,不能投機取巧”“一個人一定要勤勞節(jié)約”等。這些教誨日后就成了我們一輩子做人的座右銘。就在我七歲那年,父母作出了一個影響我一生的重要決定:全家節(jié)衣縮食,一定要讓我這個最小的“尾巴”不再做睜眼瞎。就這樣,我背上書包,進入學堂,成為家族中第一個讀書人。我還算爭氣,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以較好的成績在於潛縣國立紫水完全小學畢業(yè)。后遇設(shè)在於潛鎮(zhèn)上當時的觀山師范招生,讀師范有個好處,伙食、書籍、學雜費可以全免。這是農(nóng)家子弟夢寐以求的大好事,但要想考上的難度也是可想而知。我深知雙肩承載的希望,既忐忑不安,又立志一搏,參加了那場永遠銘刻在我個人歷史上的考試。當師范錄取的通知書傳遞到家里時,我難以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和父母當時的心情。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父親送我上學,在山路上邊走邊囑咐的身影,母親深夜在油燈下為我納鞋、補衣、翻棉被,和她那在屋里屋外忙碌彎弓著的身軀,似一幅永不消逝的影像,始終留在我記憶深處。
命舛數(shù)奇,共度難關(guān)
1950年6月,我?guī)煼懂厴I(yè)了。就在這一年,在父母的鼓勵下,我于7月份參加了工作。時年18虛歲。
在黨的辛勤培養(yǎng)和教育下,1965年底,我擔任臨安縣副縣長,1966年夏“文革”開始了。
1966年的夏秋天期間,我剛從蹲點的河橋公社曹家大隊回縣城,就被造反派第一個揪出,并在千人大會上對我進行批斗。造反派給我戴了很多“帽子”,不僅白天黑夜遭受無休止地批斗,還對我進行抄家。直到毛主席視察大江南北的講話發(fā)表后,才將我于1968年春節(jié)前解放出來。誰知好景不長,只過了幾個月,我又第二次被造反派揪出。在600多人的大會上,我被押上了批斗臺,“上臺噴氣式,跪倒踢一腳”。接著,宣布對我進行隔離審查,掛牌子,凍結(jié)工資。同時還與其他的“走資派”一起在全縣先后游斗了50多場。就在我精神最為煎熬的時刻,負責監(jiān)管我的人告訴我:“你的母親來看望你了?!?/p>
當時我心情非常激動,已經(jīng)有很長時間沒有見到我的老母親了。很多夜晚,我只有夢見母親在為我的事哭泣。
母親為了省錢,是搭別人的貨車來的。她擔心我挨凍,給我捎來木炭,還有一只取暖的火桶,還給了我10元錢、1條香煙。見到我,母親顯得很平靜,當著監(jiān)管人員的面,對我說:“開壽,你要想得開,你沒有大錯,事情一定會搞清的。你三個孩子都已讀小學,有菊花(我的妻子)在,你一切放心好了?!甭犃四赣H的話,更堅定了我對未來的信心。我對她說:“媽,你也放心,我無原則性的大錯誤,最后我還是會解放的,工資也是會解凍的,只是這些日子不能盡孝,苦了全家?!蹦赣H聽了點點頭,說:“我相信你的話。這樣我就放心了。家里的事你不用擔心,家里的日子也過得去的?!笨粗赣H離去的背影,我難以自已,在我最困難的時刻,母親的到來給了我極大的支持和鼓勵。這是我終生難忘的一次見面。
1969年的10月,我終于第二次獲得解放。從第二次被打倒,在無休止的審查、交代、批斗中捱過了整整一年半的時間。
言傳身教,刻骨銘心
由于長期的辛勞,父親早在1953年底就疾病纏身,臥病在床。為了省錢,他咬牙硬撐,只到於潛縣人民醫(yī)院看過幾次病。挨到1956年,病情加重,我決心帶他到杭州診治。在大家的力勸下,父親同意我和大哥一起陪同,到杭州浙一醫(yī)院治病。但仍是配了一點藥就回家。他已經(jīng)離不開生他養(yǎng)他的那片土地和家鄉(xiāng)。即使這樣,父親仍很開心,覺得孩子們很有孝心,病情曾一度好轉(zhuǎn)。但終因痼疾難治,于1957年的4月平靜地離開了我們。
父親走后,家中的一切擔子落到了母親的身上,母親特別堅強。在我文革復出后,她曾特別關(guān)照我,說:“開壽,你氣量要大,過去批斗的事,已經(jīng)過去了,不要去計較,把工作做好頂重要?!蹦赣H的一生就是設(shè)身處地為我們、為別人考慮的一生。當她年過八旬,患有嚴重的肺氣腫毛病后,她老人家怕影響我們的工作,只能到鄉(xiāng)衛(wèi)生院,請那里的一位技術(shù)較好的周醫(yī)生上門給母親治療。1986年11月中下旬,我正在杭州參加省委擴大會議,處在彌留之際的母親,還叮囑身邊的親友,讓他們不要告訴我,說會議重要,工作重要……25日晚上,我那可敬的母親永遠閉上了那雙慈祥而又疲憊的眼睛,終年83歲。
我感謝我的父母親,是他們教會我做人的道理,又鼓勵我走上革命道路。這是父母留給我的最寶貴的財產(chǎn)。他們的教誨,指引我一生。在先后共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沒有因為成績而居功,沒有因為困難而泄氣,更沒有因為挫折而頹廢。
我的父母只是普通勞動人民中的一員。正是這千千萬萬的普通勞動者樹立了道德的標桿,創(chuàng)造了歷史。我將永遠盡忠于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永遠懷念我的父母,愿他們的美德代代相傳。
人生在世,作為兒女,完全理解父母的心是不容易的。其實,不論兒女年紀多大,在父母眼里仍是孩子。我和母親晚年的這段生活,深深領(lǐng)悟到:作為兒女,聽黨話、跟黨走,為人民服務殫精竭慮,用盡心思想干事、會干事、干好事、不出事,再加上?;丶铱纯矗c父母親多談心、多溝通,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作為父母,身體健康精神好,是對子女最大的支持。為人子女者,善順父母正道之心,謂之大孝;為人父母者,善傳子女正道,謂之大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