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汽車保有量遠低于美國,但高速公路里程和密度與美國接近,因此中國的高速公路利用效率會遠低于美國。高速公路建設缺乏統(tǒng)籌規(guī)劃,導致了高速公路的重復建設,造成了資源浪費。
近年來,一面是收費公路被指“提款機”,一面是收費公路虧損額逐年增大。6月30日,交通運輸部舉行專題發(fā)布會公布2014年全國收費公路統(tǒng)計公報——2014年,全國收費公路通行費收入3916億元,支出5487.1億元,收支缺口為1571.1億元,比2013年的661億元擴大910.1億元。巨額收支缺口讓人忍不住追問“錢到底是怎么沒的”?
債務規(guī)模不斷擴大
考察收費公路的虧損,應該考慮到地區(qū)差異的問題,而把全國的虧損情況分為東、中、西部看的話,會發(fā)現西部虧損最多、東部次之。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
我國東部地區(qū)公路建設成網在前,而中西部地區(qū)與東部有一定差距。
在21世紀初,交通部制定了加快西部公路建設的總體目標和建設重點,即“用20年左右的時間,使西部公路交通面貌發(fā)生根本性變化,基本建設布局合理、能完善的公路運輸網絡,總體上滿足西部地區(qū)社會經濟發(fā)展的要求?!币蚨@些年來,我國的公路建設,特別是高速公路建設逐步延伸至西部地區(qū)。
然而一方面,西部地區(qū),尤其是邊遠地區(qū),公路修建難度大,成本高;另一方面,西部地區(qū)人口密度小,車流量小,公路建成后使用率低,所以這些地方的公路很難不出現大肆虧損的情況。
“虧損主要是還本付息支出大幅增加導致的?!苯煌ㄟ\輸部公路局副局長王太指出,2014年還本付息比2013年的3147.4億元增加了1060.2億元,增幅為33.7%。
還本付息大幅增加,一是債務規(guī)模不斷增大,二是前幾年大規(guī)模建設的收費公路已進入了還債高峰期,三是統(tǒng)計制度的完善和統(tǒng)計精度的提高。
“按照3.85萬億債務余額和5年以上中長期銀行貸款利率6%匡算,年需要償還的利息約為2310億元。如果剩余還債期為15年,平均每年需要償還的本金為2567億元?!蓖跆硎尽?/p>
王太分析稱,收支缺口的存在和擴大是由公路當前所處發(fā)展階段決定的。
“隨著中國高速公路建設逐步向西部地區(qū)、大山區(qū)沿伸,橋梁隧道比不斷增大,加之征地拆遷費用、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快速上漲,高速公路建設成本還在不斷升高。
此外,收費標準基本都維持在十幾年前的水平,通行費收入無法完全滿足支出,需要舉借新債務進行彌補,也是債務規(guī)模不斷擴大的原因?!?/p>
亂修路之禍
公路虧損不奇怪,出現巨虧就很奇怪。這是因為,東中西部的修路都存在巨大的問題。
在經濟較為發(fā)達的地區(qū),如東部地區(qū),修高速已經多年。一個經濟學常識是,隨著通車里程的增加,高速公路建設會出現邊際收益遞減,即修建高速公路不再劃算。通過和高速公路非常發(fā)達的美國比較公路密度會發(fā)現,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qū),高速公路的密度都要比美國大。
考慮完密度,再來看公路利用率的問題。2014年尼爾森發(fā)布的“全球汽車消費者調研報告”顯示,雖然中國的汽車年增長率超過20%,但是中國的千人保有量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美國千人保有量超過800輛,而中國不足百輛。
因此,由于我國汽車保有量遠低于美國,但高速公路里程和密度與美國接近,中國的高速公路利用效率會遠低于美國。
中投顧問產業(yè)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梨雪榮指出,如果完全按照國家高速公路規(guī)劃來進行建設,理論上是不會出現重復建設和過剩問題。
但事實上,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缺乏統(tǒng)一的規(guī)劃,各省政府又相應制定了各自的高速公路規(guī)劃。而從各省高速公路規(guī)劃來看,基本上都在國家高速公路規(guī)劃的基礎上另外添加了不少項目。
高速公路建設缺乏統(tǒng)籌規(guī)劃,導致了高速公路的重復建設,造成了資源浪費。
梨雪榮以四川省修建的宜昌至巴東的高速公路為例,認為宜巴高速與滬渝高速公路在湖北的最后一段相平行,從這一意義上,宜巴高速的建設大大超前了,屬于重復建設,可以等滬渝高速的流量增長到一定程度后再建設也不遲。
此外,宜巴高速沿線地質條件極其復雜,有約70公里需要穿越三峽庫區(qū),橋隧比達到74.5%,總投資高達160億元,每公里造價達到9660萬元,投資浪費極大。
由于修高速公路能夠改善一個地方的投資環(huán)境,吸引投資,促進經濟發(fā)展,拉動GDP的增長,在“唯GDP的政績觀“激勵下,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地方官員盲目上馬高速公路修建項目,在修建一二級公路就可以的情況下修建高速公路。
然而,高速路修建工程,從招標、施工,到邊坡維護、隧道照明燈等,幾乎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滋生腐敗。
交通廳因此也為腐敗的高發(fā)區(qū),近20年來,全國已有30多位副廳級以上的交通廳官員因腐敗問題落馬,其中,2014年,貴州省原交通廳廳長程孟仁因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新華網刊發(fā)的《高速公路腐敗成本由誰買單?》一文指出,廣東等地一些已查處的高速公路腐敗窩案中,平均每公里就有一名官員因貪腐倒下。
腐敗無疑給高速公路的修建帶來巨大隱性成本。由于修路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把關不嚴,導致高速公路出現質量問題,頻繁修護帶來不必要的高額養(yǎng)護成本。此外,新華網還揭露出高速企業(yè)高管高薪和高速系統(tǒng)編制內人員高福利的問題。
貪腐泛濫,使得公路收費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公眾對收費公路的批評質疑首先是對政府機構違規(guī)的一種反應。公路是用來為公民提供公共服務的,絕對不應該成為為少數人謀私利的工具。
改革走向何方
面對巨大的債務和資金缺口壓力,未來的高速公路的改革將走向何方?不少人認為,應該取消收費政策,這又是否可行?
“取消收費政策或停止公路收費,并不會使收支缺口消失,相反可能還會使支出缺口成倍擴大。”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虞明遠表示,因為現有收費公路的大部分支出都是剛性的,債要還,路要養(yǎng),還本付息和養(yǎng)護管理的支出需求仍然存在。
虞明遠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公路基礎設施建設仍處于集中建設、加快成網的關鍵階段,公路建設任務依然繁重,資金需求規(guī)模依然龐大。僅僅依靠公共財政顯然難以滿足這樣龐大的資金需求,繼續(xù)堅持收費公路政策既是客觀需要,也是現實之舉。
事實上,對于收費公路的改革思路,今年年初出臺的《關于全面深化交通運輸改革的意見》就提出,要按照使用者付費、債務風險可控等原則,完善收費公路發(fā)展機制。制定收費公路改革方案,加快推進《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改革收費公路通行費率形成機制,實現通行費率與營運服務水平等掛鉤。
公報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446.39萬公里,是1984年的4.8倍。高速公路達到11.19萬公里,里程規(guī)模居世界第一?!爱斍?,我國公路正處在集中建設、加速成網的關鍵階段,收費公路收支缺口的狀況還會存在一段時間。下一步將采取開源節(jié)流的方法緩解收支缺口的擴大。”王太表示。
王太透露,交通運輸部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按照“用路者付費,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政府性債務風險可控、加強政府監(jiān)管和信息公開”的基本原則,對《收費公路管理條例》進行了修訂。目前對征求意見稿作進一步修改和完善,不久就會向社會公眾公開征求意見。
王麗梅認為,當前民眾訴求已經從“走得了”向“走得好”升級,社會也迫切需求降低流通成本,公路的收費標準、收費期限要合理設置,收費用途等也均應明確公示,做到合理、公開、透明。
王麗梅建議,高速公路建設要引入社會資本,通過市場競爭,嚴控公路建設成本。同時,應推廣電子不停車收費,提高通行效率,降低養(yǎng)護運營成本。此外,還要大力提升管理、服務水平,避免“高速公路不高速”現象,才能逐漸減少民眾對收費公路的質疑。
(中新網2015.7.1、《光明日報》2015.7.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