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自媒體空間的四種青少年亞文化

      2015-05-30 20:27:58黃俊董小玉
      今傳媒 2015年2期
      關鍵詞:亞文化自媒體青少年

      黃俊 董小玉

      摘 要: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自媒體空間,已經成為當代青少年亞文化展示的重要平臺。由于自媒體擁有極大的傳播自由,加之社會精神文化大氣候的影響,在自媒體空間,形成了四種青少年亞文化及思潮,分別是自拍文化及泛性主義,消費文化及享樂主義,“屌絲”文化及頹廢主義,窺私、泄憤文化及語言暴力主義。這四種青少年亞文化成為研究自媒體空間文化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青少年;亞文化;自媒體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5)02-0049-03

      媒介與族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通過研究媒介與族群的互動關系,可以獲知該族群的群體心理特征、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等深層次的東西。移動終端的方便快捷為青少年的媒介使用提供了便利,自媒體迅速成為該群體的主要媒介使用方式。自媒體是對傳統(tǒng)媒介傳播方式的一次顛覆,打破了傳統(tǒng)媒介的“傳者—受傳者”的二元結構,將傳者與受傳者集于一身。并且由于自媒體把關人角色的缺失,保證了信息傳播的即時性與極大的傳播自由度。自媒體的這種傳播方式契合了青少年的激情、奔放、自由、敏捷的青春特質。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自媒體空間,已經成為青少年自我展示的主要平臺。文化研究者認為,“文化既以商品、建筑、藝術品等物化成果存在,又以道德、法律、風俗、價值等思維形式而延續(xù)。[1]”在青少年出入這些自媒體空間的過程中,持續(xù)的信息釋放使得該族群的一些亞文化及群體思潮浮出地表:消費文化及由此而形成的享樂主義,自拍文化及與此關聯(lián)的泛性主義,屌絲文化及與此勾連的頹廢主義,窺私、泄憤文化及由此帶來的語言暴力主義。這幾種文化與思潮成為青少年自媒體使用過程中最突出的精神文化現(xiàn)象。研究這些現(xiàn)象,可以為深入了解中國的青少年群體提供一個視角,為教育者提供一些參考。為使研究更具針對性,筆者對四川外國語大學50位同學的微博、微信空間進行了調查統(tǒng)計與文本研究。樣本中男生25人,女生25人。抽取樣本的時間段從2014年1月1日到2014年6月30日。

      一、青少年自媒體空間的自拍文化及泛性主義

      微博是徹底開放的公共空間,任何人都可以匿名閱讀、轉發(fā)、評論他人的微博,微博呈現(xiàn)的是病毒的裂變式傳播,這種方式具有發(fā)散迅速,覆蓋面廣的特點。微信是閉環(huán)式傳播,要閱讀微信用戶的信息,必須獲得該用戶的驗證才能進入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通過對50位在校大學生微博、微信傳播的信息進行檢視,我們發(fā)現(xiàn)最突出的就是青少年自媒體空間中呈現(xiàn)的視覺影像文化,即大量的自拍照與微視頻成為傳播的重要內容?!耙曈X文化時代的到來,似乎有了一個身體的‘解放,不但身體成為種種理論思考的對象,而且身體也成為最重要的視覺符號。[2]”樣本中,最少的一個學生發(fā)布的自拍照有1張,最多的一個同學達到了57張。這些自拍照的共同點在于:多以頭部或胸部以上為鏡頭取像范圍,取像角度以手機鏡頭與人眼平視視角或略高于頭部的視角,表情多樣,但以搞怪表情居多。自拍照數(shù)量的多少與性別有很大的關系,女生發(fā)布的自拍照平均每人為近8.4張,男生平均為1.8張,相差懸殊。微視頻一般時間較短,為8至10秒鐘,主要是簡短的臉部表情或身材與服飾的展示等。微視頻平均每位女生2.1段,男生0.2段。

      自媒體空間中的自拍體現(xiàn)了青少年自由奔放、勇于自我推銷的族群個性,但過量的自拍也帶來一些問題?!榜R薩諸塞州波士頓媒體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帕梅拉·拉特利奇博士撰文稱:‘自拍經常引發(fā)自我放縱或對尋求關注的社會依賴,導致自戀或極度自卑。[3]”我們無法實證青少年的迷戀自拍是否會導致自戀或自卑,但我們能切實地感受到自媒體空間自拍文化散發(fā)著色欲的氣息,帶來一種泛性主義的思潮。不管是微信還是微博,一旦有用戶發(fā)布自拍照或微視頻,無一例外的,相較于該用戶的其他信息,本條信息的閱讀量與信息互動量會大幅增加。50位同學的自拍信息,其閱讀量與普通文字信息的閱讀量相比,平均閱讀量會增加34.9%,留言跟帖數(shù)會增加67.2%。在這些互動中,要么用好色的表情進行回復,要么話語具有性暗示的氣息,有時甚至是赤裸裸的色情對話和性挑逗。如其中一個女生發(fā)布的運動自拍,下面的跟帖不乏“妹紙(網(wǎng)絡用語,妹子的意思),好乖”、“快到我碗里來”、“香汗淋漓呀”、“看得哥整個人都醉了”等挑逗話語。而照片發(fā)布者也一一用類似語言進行回復。男生的自拍及隨之而來的信息交流中不乏“搞基”(網(wǎng)絡用語,同性戀的意思)、“擼”(網(wǎng)絡用語,手淫的意思)、“爆菊”(網(wǎng)絡用語,肛交的意思)等性色彩強烈的字眼,呈現(xiàn)一種鮑德里亞名之為“交流的狂喜”狀態(tài)。遍覽自媒體空間,自拍文化及由此帶來的泛性主義已經成為青少年亞文化的一個重要表征。泛性主義過分強調性的生命本質,突出人的原欲,認為“力比多”是所有本能的力量。我們認為,自媒體空間的泛性主義,和我國青少年的性教育缺失及其性壓抑有關。

      二、青少年自媒體中的消費文化及享樂主義

      在微博微信中,很多青少年樂于向人展示其衣食住行等消費活動。從心理學上講,人都有分享的欲望和沖動,都希望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美好生活。在傳統(tǒng)媒介時代,這種交流和分享僅限于自己的生活圈子,很難有較大的受眾群。在自媒體時代,大范圍的分享式傳播成為可能。個性張揚的青少年得以及時地向受眾傳播其生活細節(jié),尤其是衣食住行的具體信息,形成了一種消費展示的亞文化。在我們調查的50個樣本中,100%的自媒體使用者都曾展示自己的消費信息。在半年的調查區(qū)間中,最少的同學發(fā)布了三條消費信息,最多的發(fā)了74條。內容以購物(尤其是衣服居多)、餐飲、娛樂、旅行等為主要發(fā)布素材。這些信息的共同點就是展示其消費的成果,以獲得一種自我滿足感;或表達對一些目前很難實現(xiàn)的奢侈品的消費向往和欲望。由于微信的閉環(huán)式傳播模式,受眾的親近性與可接近性使得青少年微信使用者的消費文化展示異常突出。在50個同學半年發(fā)布的微信中,最少的發(fā)布了19條消費信息,最多的達到237條,平均每天超過1.3條。50個同學發(fā)布消費信息的平均數(shù)達到了22.1條??梢?,不管是微博也好,微信也好,消費展示在自媒體空間蔚然成風。

      適當?shù)南M展示可以擴大人際圈,增強彼此的交流,獲得精神的愉悅感。但過分的消費文化的展示,使得自媒體空間的消費文化越過了某種邊界,呈現(xiàn)出了濃重的享樂主義氣息。在消費行為的展示過程中,不少青少年流露出一種炫耀的氣息。在50位同學共1105條消費行為展示的微信中,純粹記錄生活點滴的信息比例為11.3%,超過74.8%的內容帶有炫耀的性質,語氣中是一種極大的滿足感。透過這些語句,能探究到這種滿足感的背后是對物質生活赤裸裸的欲望與追尋。不少留言發(fā)表了對于“富二代”、“官二代”、“拆二代”的消費生活的迷戀與向往,有的甚至直陳自己的失落感與對家庭和父母的怨懟情緒,形成了一種享樂主義思潮。

      享樂主義又稱伊壁鳩魯主義(Epicureanism),奉行享樂為人類最重要的追求。在現(xiàn)代社會,奉行享樂主義的人“在消費上,永遠感到饑餓。購買最新發(fā)明的玩意兒、市場上最新式的任何東西,是每個人的‘夢想,而真正的‘用,相形之下倒是次要的了”,“消費的數(shù)字成了進步的標準……人本身越來越成為一個貪婪的、被動的消費者。[4]”極端的例子就是對于中國首富王健林之子王思聰?shù)膬A慕與富二代生活的向往。當王思聰?shù)拿恳粭l微博發(fā)出后,瞬間成千上萬甚至幾十萬的評論與點贊,無數(shù)的微博用戶直呼其“老公”,其中雖然有調侃與揶揄的成分,但其所折射出的享樂主義的文化生態(tài)讓人震驚。此外,自媒體空間的享樂主義還體現(xiàn)在對奢侈品的極大關注。不少青少年關注名車豪宅、奢侈服飾,在我們所調查的50位學生中,關注名車或表達對名車向往的男生達到14人,關注奢侈服飾的女生達到21人。此外,流布較廣的物質關注還包括各種酒類、香煙、電影、體育裝備等。這些奢侈品對于學生目前的角色與地位來說具有超越性,對于很多普通家庭來講,遠在其本身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外?;蛟S,面對青少年的享樂主義,思想道德教育者應該思考“在深刻變革期,易受誘惑的人在面對各種誘惑時,怎樣才能拯救自己的靈魂。[5]”

      三、青少年自媒體中的屌絲文化及頹廢主義

      “屌絲”一詞是典型的網(wǎng)絡用語,百度百科對其做了如下定義:“常指一個人符合矮、窮、丑、矬、擼、呆、胖這些特征,也指生活中一些比較逼仄的人物?!薄皩沤z”沒有俊朗的外形,最顯著的特征是匱乏,包括物質的匱乏與精神的匱乏。物質的匱乏表現(xiàn)為經濟能力的低下,精神的匱乏表現(xiàn)為人生的自我定位與自我期許值較低。有的曾經有過夢想與理性的追求,但結局慘淡,于是降低對自己的期望,將自我推入社會底層之列,生活郁郁寡歡?!皩沤z”一詞的誕生,是部分人生事業(yè)不如意者的自我諷嘲,是他們緩解社會壓力的一種方式;也與社會青年自身的精神脆弱,抗打擊力與耐挫力較弱有關。

      當今,在青少年的自媒體空間,“屌絲”一詞成為人人爭相領受的一個“社會身份”。對50位大學生自媒體空間的取樣顯示,自嘲為“屌絲”的人數(shù)達到39人,占總人數(shù)的78%。我們根據(jù)其家庭背景與經濟情況進行統(tǒng)計,然后依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關于中產階級的認定標準(年收入在5萬到42萬元人民幣之間)來進行劃分,在這些自稱“屌絲”的學生中,父母收入能夠達到中產水平的人有29人,占總樣本的58%。也就是說,是否自稱“屌絲”,與家庭的經濟條件不具有必然聯(lián)系。

      那么為什么在青少年的自媒體空間中,“屌絲”一詞的使用率偏高?筆者認為原因首先在于社會大環(huán)境與社會精神大氣候對青少年的影響。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精神土壤與氣候,并且會投射到每一個人的心理,形成一種集體無意識,最終落實為一種時代風格。從時代與社會的視角觀之,“屌絲”一詞的本質是當代激烈社會變動下很多人對未來無所適從繼而對人生失去信心的表現(xiàn)。社會階層固化,缺乏流動性,底層社會青年被堵死向上的通道,這些都成為 “屌絲”一詞背后揮之不去的暗影。這種時代風格影響到現(xiàn)在的青少年,導致部分青少年缺乏一種高遠的人生情懷與闊大的未來視界,在自我心中設置一道精神藩籬。這道藩籬往往成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雙刃劍。遭受挫折的時候,可以達到精神減壓的作用,但很多時候往往成為青少年不思進取,沒有自信的代名詞,形成一種頹廢主義的氣息。

      頹廢主義最初是一種文藝思潮,來源于19世紀下半葉歐洲的資產階級對社會不滿但又無能為力的一種苦悶彷徨心緒的時代反應,濫觴于象征主義詩人波德萊爾和馬拉美等先鋒詩人。頹廢主義表現(xiàn)了一種無奈又痛苦的精神狀態(tài)。青少年自稱“屌絲”,在心理學上稱為“自我設障”,他們中多數(shù)人是有意識地主動將自己歸類為“屌絲”,這種主體位置的矮化可能導致部分青少年缺乏自尊,也失去為新生活奮斗的耐心與動力。所謂主體位置,“是對我們期望成為所是的理想化表述。[6]”自媒體空間中呈現(xiàn)出的這種頹廢氣息,從直接原因上來說,可能來自學生逼仄的經濟條件,或窘迫的學業(yè)狀況。但主要還是精神與心理上對自我要求的降格。很多自稱“屌絲”的青少年缺乏一種蓬勃的朝氣,有的甚至迷失于網(wǎng)絡游戲的精神世界而失去自我,缺乏對未來的規(guī)劃,也懶于行動。“‘屌絲文化嚴重影響著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屌絲文化是一種解構的文化”[7],隨這種解構文化而來的頹廢主義氣息籠罩了整個自媒體空間。

      四、青少年自媒體空間中的窺私、泄憤文化及語言暴力主義

      青少年在使用自媒體的過程中,還有一種突出的文化現(xiàn)象,那就是窺私、泄憤文化。對于他人隱私的好奇、打探、討論、傳播,成了自媒體空間一道刺目的“風景線”。從某種程度上說,每個人都有窺私欲,都有打探別人隱私的好奇心。但過度的窺私欲會產生極大的負面效應,輕則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重則以訛傳訛,甚至中傷他人,造成極大的心理與精神傷害。對于隱私被窺探的人來說,其被裸露于他者眼光與口舌之中,造成一種焦慮感,有時甚至被置于某種輿論風暴之中。而對于窺私者來說,嚴重的會造成病態(tài)的心理。窺私欲太強的人,一般缺乏自律意識,也缺乏對他人人格起碼的尊重。為了滿足一己的窺私欲望而破壞了人際交往的基本準則。窺私的行為往往又和對隱私的傳播相聯(lián)。窺探、傳播他人隱私的過程,往往和語言的夸張描述密不可分。

      在自媒體空間,具有極端窺私欲的微博賬號有“Happy張江”和“最佳廁所讀物”、“留幾手”、“我的前任是個極品”等。其中,“我的前任是個極品”和“Happy張江”粉絲都超過500萬,“留幾手”超過850萬,“最佳廁所讀物”近萬人。這些賬號中,“Happy張江”打著正義的旗號,經常曝光婚戀失敗的人之間彼此的揭私,“留幾手”以惡毒的語言“點評”他人,尤其是女士的容貌與身材,“我的前任是個極品”專以諷刺揭露前任戀人不為人知的短處,“最佳廁所讀物”則將民間最不為外人道的“家丑”進行大肆張揚。這些賬號無一不是以極端的隱私披露為獲得圍觀與點贊的砝碼,共同點就是語言的粗鄙與惡毒,極具攻擊性,具有語言暴力傾向。就筆者取樣的調查樣本來看,50位學生中,至少關注了其中一個賬號的人數(shù)有41人,達到了82%。這些賬號所發(fā)布的信息很快在青少年自媒體空間中成為熱門微博。由于關注了類似的微博或微信賬號,不少的青少年樂于在自媒體空間打探并傳播他人的隱私,從明星八卦到身邊師生親友,不一而足。他們津津樂道于他人的隱私,在不經意間傷害他人的時候獲得精神的自我滿足。

      除了窺探他人隱私的不良網(wǎng)絡習慣外,自媒體空間還常成為青少年泄憤的場所。他們的空間充滿著“負能量”。學業(yè)的不良,生活的不順,情緒的低落,師生的相處,同學的情誼,都有可能成為他們發(fā)泄情緒的誘因。泄憤的方式包括散布謠言、語言攻擊、謾罵、惡搞等,導致自媒體空間充滿了怨氣與戾氣。網(wǎng)絡語“吐槽”一詞恰如其分地詮釋了自媒體的這種精神氣候。不少青少年在自媒體空間發(fā)泄對各種人事的不滿,吐槽成了常態(tài),有時吐槽甚至升格為謾罵與叫囂。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或言語都有可能引發(fā)彼此激烈的網(wǎng)絡爭吵甚至謾罵。在自媒體空間,這種窺私、泄憤文化及如影隨形的語言暴力主義具有湮沒一切的特征,理性、冷靜、寬容、平和等幾乎沒有任何立足之地。窺私與泄憤文化是自媒體空間中一種具有破壞作用的青少年亞文化,對自我而言,這種亞文化破壞了自我主體的人格建構,也破壞了人際交往的理性之根。泄憤文化雖然能宣泄心中的負面情緒,但過多的負面情緒可能會把人帶入充滿負能量的場域之中,從而打破心境的平衡狀態(tài)。心理學表明,長期擁有過多負能量的人,可能更偏激,更不容易與人相處。

      五、結 語

      傳媒作為人類精神文化的載體,具有代際性特征。每一個時代的傳媒都深深地烙有當時社會的印記。每一個族群的亞文化都是通過某種介質而表現(xiàn)出來,當代青少年亞文化透過自媒體空間的放大效應更顯鮮明與突出。筆者認為,自媒體空間的青少年亞文化,歸根結底是一種后現(xiàn)代文化,這種文化的核心就是“反邏各斯中心主義”,是一種去中心、反本質、反權威的文化。這種文化又是一種草根文化,具有反智傾向與反道德色彩,應和了廣大青年生理與心理的沖動式存在。自媒體空間形成的自拍文化、消費文化、屌絲文化、窺私泄憤文化,及尾隨這些文化而來的泛性主義、享樂主義、頹廢主義及語言暴力主義,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青少年的人格修養(yǎng)及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了巨大的阻力。這些亞文化的存在向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蠶食著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自媒體空間的這些亞文化“一定程度上帶來了信息汪洋中的數(shù)碼焦慮、知識河流中的智能荒蕪、觀念多元中的價值迷失、角色扮演中的人格異化和人機交往中的社會化障礙等主體性迷失所帶來的認識迷茫、行為失范現(xiàn)象。[8]”因此,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宋元林.網(wǎng)絡文化與人的發(fā)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陶東風,金元浦,高丙中.文化研究第五輯[C].周憲.社會空間中的身體審美[A].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李沖,楊甜子.愛好自拍曬照片可能是種精神疾病[N].揚子晚報,2014-04-16.

      [4]陳學明等.痛苦中的安樂──馬爾庫塞弗洛姆論消費主義[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5](美)利奧·洛文塔爾著.甘鋒譯.文學、通俗文化和社會[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6](英)馬克·J·史密斯著.張美川譯.文化——再造社會科學[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7]李超民.大學生“屌絲”現(xiàn)象的興起與應對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13(17).

      [8]何齊宗.當代教育理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思涵]

      猜你喜歡
      亞文化自媒體青少年
      青少年發(fā)明家
      玩具變“潮” 已成為一種亞文化?
      玩具世界(2017年10期)2018-01-22 02:52:48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亞文化
      自媒體時代慕課對民辦院校高等化學教學的意義與影響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5:04:05
      自媒體時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課改革路徑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1:50
      “全民記者團”:濟南電視臺與“百姓記者”的“握手”實踐
      中國記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4:56
      小區(qū)域內亞文化區(qū)劃分路徑研究——以重慶市區(qū)域內亞文化分區(qū)研究為例
      “腐敗亞文化”何以揮之難去
      公民與法治(2016年8期)2016-05-17 04:11:33
      大眾文摘期刊在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如何實現(xiàn)“內容突圍”
      出版廣角(2016年4期)2016-04-20 00:57:44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中國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南开区| 卓资县| 平乐县| 新田县| 镶黄旗| 萝北县| 普定县| 阳江市| 安平县| 东乡| 邢台市| 镇巴县| 万盛区| 右玉县| 武山县| 龙陵县| 石家庄市| 桓仁| 内黄县| 翁牛特旗| 昆山市| 凤庆县| 吉林省| 广汉市| 涞水县| 肥西县| 隆尧县| 定襄县| 丰顺县| 玉门市| 太保市| 银川市| 仲巴县| 南昌市| 清河县| 潞西市| 修水县| 瑞金市| 莱阳市| 苗栗市| 营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