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些不經(jīng)意流露的永恒的文字
這是一些會特別觸動你心靈的瞬間
意味雋永,即讀即用,作文大用場
尊 ?重
讀香港專欄作家屈穎妍的《怪獸家長》,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講到一個故事:一個香港人去日本,發(fā)現(xiàn)他們即使在深更半夜,行人稀少的情況下,也會乖乖地等紅綠燈。香港人問,這是為什么呢?一個日本人答:那盞燈,就是法律——我們不是怯于法律,我們只是尊重那盞燈。
(文/咪蒙 南亭摘)
開 ?心
諾瑪是一位非常特殊的女士,西班牙人把她叫做“搖擺奶奶”。她已經(jīng)60多歲,在很多地方工作,組織促銷活動、派對和音樂會。
有一次,在連續(xù)工作的時候,我感到很累,幾乎要忍受不住了,情緒低落,我就問諾瑪?shù)木Χ际菑哪睦锏脕淼摹?/p>
“我有一個神奇的日歷,如果你想看,我可以拿給你看?!?/p>
第二天,我來到她家里。她拿起一本畫得密密麻麻的舊日歷?!皩α耍裉焓撬麄儼l(fā)明小兒麻痹癥疫苗的日子?!彼f?!拔覀儽仨殤c祝一下,因為生活是美好的?!?/p>
諾瑪在一年中的每一天里,都記下了在這個日期里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好事情。
對她來說,人生總有開心的理由。
(文/羅科 潘光賢摘自2015年1月23日《天津工人報》)
溫 ?柔
2009年的美國網(wǎng)球公開賽,跌宕起伏的賽事讓電視內(nèi)外的觀眾看得驚心動魄、如癡如醉。不過有時,電視鏡頭也會瞄向場外。有這樣一個場面格外令人心動:一場男子單打比賽,觀眾席上幾乎坐滿了人,大家都期待著比賽盡快開始。兩名運動員也躍躍欲試,蓄勢待發(fā)。但裁判微笑著示意再等一等。看到裁判遲遲不開球,觀眾席上開始躁動起來——在網(wǎng)球場上,裁判有著絕對的權(quán)威。縱使如此,裁判也不能隨意延誤比賽。在觀眾的不滿聲中,發(fā)球運動員斗膽向裁判表達(dá)自己的不解。
裁判不急不躁,微笑著指向觀眾席。大家才發(fā)現(xiàn),有位老大媽正步履蹣跚地走向她的座位。賽場一下子安靜下來,大家的目光轉(zhuǎn)瞬間變得很溫柔,兩名運動員垂手肅立,耐心等待著那位老球迷落座……
這個鏡頭在隨后的日子里被電視臺反復(fù)播放,許多觀眾認(rèn)為,這個畫面堪稱那屆美網(wǎng)比賽中最溫馨、最經(jīng)典的鏡頭。
(文/清山 南亭摘)
距 ?離
母親急病/高燒不退/我給她量體溫/給她喂藥
我一直不能忘記/當(dāng)我走近她/她捂住嘴和鼻子/小聲說快走開/別傳染你
小時候/我們高燒時/就在母親懷里/聽她小聲說/孩子,媽媽和你在一起
(文/馬知遙 南亭摘)
享 ?樂
曾經(jīng)看到一個片斷,提到一個男人吸煙,他平時很少吸煙,要吸煙時一定是找一個風(fēng)景好的地方或是可以看星星的地方,靜悄悄地抽一根煙,蒼茫夜空,輕煙裊裊,萬籟俱寂……當(dāng)時就很感慨,真是靜悄悄地享樂。
同樣的,我知道臺灣一個電影導(dǎo)演,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在忙完后,一個人騎一輛舊自行車,帶上一瓶紅酒,慢慢騎到海邊,在沙灘上靜靜坐下,殘陽如血,白浪逐沙灘,背影拉得好長,一個人慢慢喝掉紅酒……然后騎上自行車晃晃悠悠地回去。這個鏡頭我一直記在腦海里。這才是懂享樂的人,一個人的享樂。不喧嘩,不聚眾。
(文/子沫 六月的雨摘自作者的新浪博客)
自 ?然
我們在波爾圖路易橋河岸那里吃飯。店堂很小,隔了兩個桌,有一個亞洲臉,看打扮是個日本姑娘,我們聊了幾句,果然,我說:那就一個桌吃吧。
當(dāng)時我們叫的是酒燉豬肉,那姑娘要的是烤兔肉。大家聊得很歡,都是亞洲人,又是小店,就不拘禮了,彼此分著吃。我是切了一塊豬肉,擱碟子里請她吃。然后,她是很細(xì)心的在碟子里切了烤兔肉,順筋脈切三綹,抹好醬,撒一點檸檬汁,擺得整整齊齊;然后拿小杯子,倒了些她點的葡萄酒,放在碟子旁;問店里多要了一份刀叉,擺在碟子上,請我吃。
整套動作嫻熟自然,毫無賣好之意,就是“請你吃,請吧”,很自然。
我當(dāng)時的想法:在過程中對一切細(xì)節(jié)都摳住,成品絲毫不馬虎——日本人嚴(yán)謹(jǐn)起來,差不多這個勁兒。
(文/張佳瑋 ?六月的雨摘自作者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