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阿爾卡特BSC 割接調整方案探討

      2015-05-30 10:48:04周文魏佳旻黃啟虎
      中國新通信 2015年16期

      周文 魏佳旻 黃啟虎

      【摘要】 阿爾卡特BSC為分離式架構,BSC、MFS、TC之間通過DDF鏈接,當DDF需要搬遷時,會直接影響B(tài)SC的鏈接及現(xiàn)網業(yè)務,本論文以7套阿爾卡特BSC的DDF搬遷為例,提出了目前網絡建設中日益增多的設備替換或搬遷時的建議方案。

      【關鍵詞】 阿爾卡特BSC TC MFS 設備替換 DDF搬遷 割接

      一、背景

      移動通信網絡經過多年的建設,核心機房設備逐年增多,機房位置日趨緊張。同時部分設備存在在網時間過長、硬件版本較低、所在機房需要改造等問題。伴隨著新型設備的出現(xiàn)和新樞紐機房的啟用,老設備搬遷、替換的問題日益突出。而原有在網設備結構復雜、仍舊承載現(xiàn)網業(yè)務等限制,給搬遷和替換帶來較大困難和一定的風險性。現(xiàn)以天津某機房阿爾卡特BSC DDF搬遷為列,討論在網設備搬遷、替換及原有業(yè)務割接帶來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二、搬遷概況

      天津某BSC機房建有7套阿爾卡特9130型BSC,由于機房改造,需要對現(xiàn)有一排機房位置改作它用,將該排所有設備搬遷至本機房的其他位置。

      本次搬遷涉及到的一列位置現(xiàn)共建有阿爾卡特設備配套的10架DDF和1架ODF。其中ODF為TC4、5、6三套光TC BSC 的A接口成端位置,該ODF現(xiàn)有1條96芯光纜與11樓ODF連接;10架DDF共涉及到BSC3,BSC4,BSC5, BSC6,BSC7五套BSC的Abis口、A口、hw口、Gb與Gater口,以及1架MFS的256個端口。詳細情況如下:

      BSC6涉及:176路Abis口、48路ater口、28路Gater口 ;

      BSC7涉及:176路Abis口、48路ater口、28路Gater口、124路A接口;

      BSC4涉及:176路Abis口、48路ater口、28路Gater口;

      BSC5涉及:176路Abis口、48路ater口、28路Gater口;

      BSC3涉及:176路Abis口;

      MFS 2涉及: 256路傳輸,涉及BSC 1,BSC 6,BSC 7;

      TC架涉及: TC4、TC5、TC6、TC7各30路hw口。

      三、搬遷方案討論

      搬遷方案建議分以下幾部分進行:

      3.1新建ODF、DDF

      涉及內容:1架ODF,10架DDF;

      新建1架ODF, 10架DDF(位置如圖所示)。并在新建ODF內熔接一條96芯光纜至11樓ODF,保證至TJGM2的連接。

      新建完全可在白天進行,預計安裝DDF和ODF時間為1天。提前布放相關全部電纜預計5天時間,包括進行物理通路測試。

      3.2 TC至交換側A接口割接

      涉及內容:TC4、5、6三套光TC的A接口,TC7的124個A接口,包括TC后板A口線卡線,交換側跳線割接,工作量比較大,建議每晚完成一套BSC割接,共計4個割接日。需要提前布放新傳輸電纜。

      割接步驟:1.提前完成傳輸線的布放和物理測試,約每BSC 1天時間,可在白天完成。2.進行TC后板120路A口就線纜一對一拆除,共計1小時。3.進行新傳輸卡線并測試通路,一對一進行,共計2小時。4.進行交換側A口跳線割接,共計1小時。

      3.3 MFS、GB傳輸口割接

      涉及內容:MFS2,包括BSC1,BSC6,BSC7。

      搬遷DDF涉及到MFS 2 的256條傳輸。由于MFS GATER口和GB口在同一LIU 板,且對于同一LIU板下有不同BSC對應的GPU,因此在一套MXMFS下的MXBSC需要同時調整。但這樣一次調整涉及BSC較多,風險較大。

      建議不對MFS的LIU板調整,而是對GPU板進行調整。利用上期工程新建的MFS 3,新安裝5塊GPU,對MFS 2上連接的BSC1,BSC6,BSC7的GPU以BSC為單位逐一割接至MFS 3上,同時進行GB傳輸口的割接。

      1.首先割接BSC1。由于搬遷DDF中沒有涉及BSC1的GATER口和ATER口,只需將BSC1的GPU調整至MFS 3,對BSC1的GATER口到MFS3做跳線割接,同時對原BSC1的GB口進行割接。

      2.對BSC6、BSC7進行割接。需要利用BSC1原來的5塊GPU安裝至MFS3,為BSC6使用。然后再利用BSC6原來的5塊GPU板安裝至MFS3為BSC7使用,同時進行GB口傳輸側割接。割接時可以有兩種方式:只割接MFS或連同GATER口和ATER口同時進行割接。

      割接步驟如下:

      1.進行新MFS3入網調測工作,保證MFS3達到入網條件。具體分為幾個小步驟:1)進行MFS機框硬件安裝,傳輸線纜布放,約2天。2)進行硬件上電和硬件測試,軟件安裝,約1-2天。3)正常情況下需要同時開通一套新BSC進行聯(lián)調測試,此次割接根據(jù)情況是否選擇一套新BSC286先行入網調測,約1天。

      2.分割接日分別完成涉及到的3套BSC 割接至新MFS,割接前一日進行GB鏈路傳輸線布放。1)進行GPU硬件檢查并準備做好插入機架,布放GB鏈路傳輸線。1白天。2)進行相關BSC和MFS備份,數(shù)據(jù)檢查備份,告警記錄等工作,割接當晚22:00-23:30。3)刪除該BSC GPRS所有相關數(shù)據(jù),并斷開原BSC與MFS2 GATER鏈路和GB鏈路。23:30- 00:30。4)連接目標GATER口和GB口,配置GPRS數(shù)據(jù)(即GATER數(shù)據(jù))和GB數(shù)據(jù)。00:30-3:30。5)驗證話務報告和告警,通過路測同時驗證割接成功。

      以上每BSC需要1割接日。MFS安裝、調測、聯(lián)調預計需要1周時間。

      3.4 ATER/GATER傳輸割接

      涉及內容:BSC4,BSC5,BSC6,BSC7;TC4,TC5,TC6,TC7。

      因BSC LIU板上的GATER口和ATER口是在一起的,因此對于每套BSC來說,這兩個接口需要同時調整。

      以BSC為單位,建議每割接日完成一套BSC 的割接。要求事先TC和BSC的設備線在DDF上成端完成,設備側放到位等待替換.

      因共涉及BSC為單位,共計4套,需要4個割接日完成。每割接日完成如下步驟

      割接步驟:1.進行BSCl LIU板線纜替換割接,即割接設備側ATER口和GATER口,共計LIU 12-LIU 16 5套線纜。預計0.5小時。2.進行ATER跳線割接,每套BSC共計30路ATER口,需要在TC后板進行卡線,預計1.5小時。3.進行GATER口跳線割接,每套BSC 5塊GPU,每組GPU配置按照8路GATER口計算,為40路GATER,共計1.5小時。4.拆除舊DDF機架和傳輸線纜。

      3.5 Abis口割接

      涉及內容:BSC 3、BSC4,BSC5,BSC6,BSC7。

      以BSC為單位,建議每割接日完成一套BSC 的ABIS口電路割接倒換。要求事先設備線纜和傳輸線纜分別放到LIU板側和用戶傳輸DDF架側,以備割接。

      按照5套BSC工作量計算,共需5個割接日,每割接日完成一套BSC ABIS口割接工作,具體步驟如下。

      割接步驟:1.割接LIU板傳輸線接口,分別一對一的對LIU板傳輸接口進行替換,約20分鐘每BSC計算,共計11組線纜。2.對傳輸設備側DDF架頭子進行一對一替換,并通過OMCR逐一確認基站傳輸通斷情況和基站操作維護鏈路、小區(qū)告警信息等。2分鐘每基站,以100基站每BSC計算,并不考慮排除處理傳輸故障時,約3小時。3.全部基站割接完成后,再次檢查基站業(yè)務告警、傳輸告警,確認倒換成功,發(fā)生意外,可進行傳輸單站倒回,或LIU板單組接口倒回。4.固定綁扎目標傳輸線纜,檢查端子松動情況,拆除原有傳輸線和DDF??砂才牌渌归g或白天完成,對網絡無任何影響。

      四、小結

      在網設備進行搬遷、替換,特別是核心機房大規(guī)模整體搬遷,涉及網元眾多,工程復雜度高,操作難度大,并有較大的風險性。本方案力爭在保障現(xiàn)網業(yè)務的前提下,將影響降低到最小。實現(xiàn)了DDF的搬遷,空出機房位置,同時保證了BSC的正常運行,為處理類似問題積累了經驗。

      參 考 文 獻

      [1] 羅國明. 現(xiàn)代網絡交換技術.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2] 桂海源,張碧玲. 軟交換與NGN.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3] 沈慶國,周衛(wèi)東. 現(xiàn)代通信網絡.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4] 陳顯治. 現(xiàn)代通信技術. 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1

      宜阳县| 宽城| 中牟县| 台南县| 沂水县| 伊宁市| 宜丰县| 新晃| 剑河县| 南昌市| 黑水县| 济宁市| 南木林县| 保康县| 丹棱县| 富裕县| 黄冈市| 紫金县| 永胜县| 白城市| 武汉市| 台山市| 札达县| 龙江县| 平塘县| 科技| 鄂伦春自治旗| 皮山县| 甘谷县| 万山特区| 石城县| 洮南市| 江油市| 台东市| 尤溪县| 周口市| 繁昌县| 寻甸| 额尔古纳市| 黑河市| 丹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