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新
摘要:廣州開發(fā)區(qū)第二小學,是廣東省的“書香校園”。在“全面發(fā)展,張揚個性”辦學理念的指引下,學校非常重視課外閱讀的推進工作,以讀書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借讀書提升校園生態(tài)建設。學校在“微笑教育”辦學思想的指導下實施“五二一”微笑閱讀工程,積極組織、開展多種讀書活動,使校園、班級始終洋溢著濃濃的書香。
關鍵詞:微笑閱讀工程 校園生態(tài)建設 書香
一、“五”指五重閱讀保障
(一)教師保障
要指引學生愛閱讀,會閱讀,多閱讀,養(yǎng)成讀書習慣,就必須有一支相對穩(wěn)定,并善于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的教師團隊,為了打造這支隊伍我們做了如下工作:
1.通過課題研究引領教師成長
我校全體語文教師先后參與或主持的課題有廣州市“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讀寫聯(lián)動策略研究》,北師大《中國兒童閱讀提升計劃》,廣州市“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經典誦讀對小學生習作的影響的研究》。通過課題研究,讓全體語文教師進一步探索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具體內容,進一步探索經典誦讀與小學生習作的關系及其影響,提升培育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從而提高小學生習作表達能力。
2.通過課外閱讀課研究形成風格
在校本教研活動中,我校語文組以課外閱讀教學研究為重點,教師團隊認真研究課外閱讀指導,通過多次課外閱讀指導課的公開教學研討,老師們不斷摸索和總結出了課外閱讀指導課的基本課型以及相應的教學方法。如讀物推薦課、閱讀指導課、閱讀欣賞課、讀書匯報課、語言積累課、班級讀書會、經典誦讀課、讀寫結合課等類型,教師基本有一套合理的教學方法,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教學模式和風格。
(二)課程保障
為了落實兒童閱讀,強化兒童閱讀,教學處確定每天的早讀課為《晨讀經典》校本教材誦讀時間,并指定每周五每班其中一節(jié)語文為課外閱讀課,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閱讀課上同學們或在老師的精心安排下有目的地讀書;或在一起進行讀書心得交流;或互相推薦好書;或師生同讀交流;或聆聽老師娓娓的講述;或靜靜地手捧書卷在書海中徜徉……
(三)時間保障
為給學生一個輕松、和諧、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能有更多的時間靜心閱讀,學校落實減負行動,嚴格控制作業(yè)量,以確保閱讀時間助力閱讀推進。具體要求:一二年級除聽寫生詞外不允許留書面作業(yè),三四年級留40鐘的作業(yè),五六年級留1小時作業(yè);設立“無書面作業(yè)日”,每周二無數學,周三無語文,周四無英語;語文的周記均要老師的指導再寫,兩周寫一篇;雙休日由年級組長統(tǒng)籌作業(yè),教師不得加大作業(yè)量;小長假及寒暑假由教學處組織科組長和級組長統(tǒng)一商討布置類似“走進中秋文化”等探究性作業(yè)。為落到實處,在作業(yè)通知單上還留下教學處投訴電話給家長,一起監(jiān)督作業(yè)量。
(四)圖書保障
為了給孩子提供充足的圖書閱讀,我校采取了三種途徑:一是指定圖書,由學校教師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每學期精心挑選一種買給學生閱讀,這部分圖書主要是名家名篇,如金波、曹文軒、秦文君等兒童文學作家的作品;二是交流圖書,這部分圖書主要來源于學生,每個學生都會買書看書,這其中不乏有一些值得推薦的好書,孩子看完了要充分利用,不能沉睡箱底,于是,讓孩子定期進行交換;三是自選圖書,也就是學校充分利用家長義工全天開放圖書館和電子閱覽室,讓孩子隨時可進入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借閱。
(五)氛圍保障
學校十分重視書香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力爭讓每一面墻壁、每一個角落都能煥發(fā)出文化的韻味。讀書格言和標語,激發(fā)孩子們讀書的興趣;一樓大堂、樓梯底、拐角處的微笑書吧,讓學生課間、放學可以盡情遨游書海。古詩長廊,學生與古人一同吟唱;班級中精心設計的圖書角,是學生課間依戀的地方;學生作品園地里好書推薦、我的讀書故事、每日一詩等時時散發(fā)著墨香;以讀書為主題的黑板報,讓人耳目一新;每天清晨、中午、放學前,廣播員優(yōu)美動聽的“校園之聲”……書卷的氣息撲面而來;學校要求每一個家長必須給孩子配上書架,書架上至少要有20本書供孩子閱讀挑選。正樣一來,學校、班級、家庭形成了一個立體式的讀書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了浸潤心靈的濃郁的讀書文化氛圍,孩子們也自然地徜徉在了書海之中。
二、“二”指兩種閱讀模式
(一)校內閱讀
目前我校已形成了自己的校內閱讀模式:閱讀指導課、好書推薦課、讀書反饋課,主要目的在于閱讀方法指導、閱讀興趣激發(fā)、閱讀效果分享、閱讀作品賞析等。所以,我校每個班每星期會確定一個班級閱讀的專題,每個月會舉行讀書會,交流讀書的體會,介紹讀書的方法,并評選一次讀書積極分子,以點帶面。每學期學校還會舉辦一次讀書競賽,如讀書手抄報、寫讀后感等。
(二)家庭閱讀
俗話說:“身教勝于言教”。要讓讀書活動真正取得成效,家長的參與是必不可少的。為此,在學校教師的指引下,我校學生家中形成了如下閱讀模式:親子閱讀、父母陪讀、獨立閱讀。具體閱讀方式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興趣愛好、閱讀習慣等來定,如果學生還不能形成讀書習慣,特別是還靜不下心來閱讀,家長就會自覺地坐在孩子身邊陪讀,邊讀書邊指導,在父母的陪讀下,孩子自然的就會靜下心來,也會逐漸掌握讀書方法,并形成讀書習慣。而為了讓孩子對于文本解讀的更深,則需要家長與孩子一起讀書。在一邊讀,一邊體會,一邊交流的過程中,孩子不僅燃起了讀書興趣,還會增加讀書的自信心。為了促進家庭閱讀,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家庭讀書日”“家庭購書周”“親子讀書共分享”等等。
三、“一”指一個讀書節(jié)
讀書節(jié)是眾多的讀書活動中最精彩的一幕。每年十月學校都會為學生的閱讀提供一個展示和提升的平臺,舉辦主題讀書節(jié)。如以童話為主題的讀書節(jié),各年段圍繞“童話”開展了一系列展演活動:一、二年級講故事比賽;三、四年級美文朗誦比賽;五、六年級《我與書的故事》劇本表演比賽。再如以詩歌為主題的讀書節(jié),讓詩詞走進校園,讓孩子善背詩詞,表演詩歌,借助詩歌游園活動,促進學生對詩歌的認識與喜愛,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創(chuàng)作詩歌的能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師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閉幕式上低年級四季詩歌串燒,配樂誦讀。中年段嘉賓現場點詩背誦。高年段詩歌擂臺賽,老師點詩背誦、小組挑戰(zhàn)等等無一不展示著詩歌隊孩子們心靈的浸潤。
歷屆讀書節(jié)都涌現出了許多優(yōu)秀的讀書達人、書香家庭,學校都會及時進行表彰。如“校園十大小作家”“校園百名優(yōu)秀小作家”“書香家庭”等評選。這些活動都將激勵著越來越多的孩子: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
在廣州開發(fā)區(qū)第二小學,讀書不只是求知、育人的途徑,它更是一種教師、學生、家長積極參與的校園生態(tài)建設。學校通過讀書活動有效推動素質教育,學生借助讀書活動享受品質生活。校園流溢書香,學生秉具涵養(yǎng)?!皶泔h飄,伴隨我快樂成長”,已經成為留在廣州開發(fā)區(qū)第二小學學子心中的深刻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