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fēng)慕竹
天授元年武則天登基做了女皇,她的侄子武承嗣想當(dāng)太子,結(jié)果遭到狄仁杰等人的強烈反對。武承嗣恨之入骨,便勾結(jié)侍御史來俊臣誣陷狄仁杰謀反,想置他于死地。來俊臣網(wǎng)羅罪名,在如意元年將狄仁杰逮捕入獄。
武則天朝,曾實行酷吏政治,來俊臣擅用酷刑,手段之狠毒,無出其右者。狄仁杰明白自己的處境,來俊臣一威脅,他便認(rèn)罪了,來俊臣見此也不再為難他。
狄仁杰趁機與看守套近乎,借了副筆硯,四下無人時,他扯下頭巾,在上面寫了封信,述說了自己的冤枉和遭受的痛苦,藏在棉衣里,然后懇求獄卒說:“現(xiàn)在天氣炎熱,請通知我的家人來把我的棉衣取走?!?/p>
家人拿到棉衣,他的兒子狄光拿著信去告御狀。武則天看后立刻命人叫來來俊臣,質(zhì)問他:“你說狄仁杰等已承認(rèn)犯了反判罪,那為何今天他兒子又來訴冤?”來俊臣嚇了一跳,辯解說:“這樣的人哪肯服罪?臣讓他坐臥休息得十分安穩(wěn),甚至連他們的頭巾衣帶也未去掉?!蔽鋭t天命令通事舍人周琳去視察,周琳懼怕來俊臣,連看都沒敢看,只是唯唯諾諾地答應(yīng)而已。
來俊臣隨即命判官假冒狄仁杰等寫了一份謝死表,簽上狄仁杰的名字,讓周琳進呈給武則天。武則天更加糊涂,一時無法判斷。有一天,她反思覺得鳳閣(中書省)侍郎樂思誨死得可能有點冤,便召見他的兒子。樂思誨的兒子見到女皇,痛哭流涕,講述來俊臣如何苛刻狠毒,最后說:“陛下只要把那些稱反叛的狀子加以對照,就知道了?!蔽鋭t天命人拿來狀子,果然所有狀子都一樣。
武則天親自召見狄仁杰,問他:“你為什么要承認(rèn)反叛呢?”狄仁杰回答:“臣熟知法律,知有一條‘一問即承反者例得減死,我承認(rèn)謀反,可以減輕罪行,贏得申辯時間;假如不承認(rèn),恐怕早死在來俊臣的枷棒下了?!蔽鋭t天點了點頭,釋放了狄仁杰。
狄仁杰官復(fù)原職,憑借出眾的才能,愈加獲得武則天的信任。武承嗣想當(dāng)太子的野心不死,武則天與狄仁杰商量此事。狄仁杰態(tài)度很明朗:“望陛下復(fù)立盧陵王(中宗李顯)為太子,禪位于他?!蔽鋭t天問他為什么。狄仁杰回答:“立后嗣,一是為國家有人承大統(tǒng),二是為先帝宗廟有人祭祀。若陛下立武承嗣為太子,千秋之后,陛下幾時聽說過侄兒祭祀姑母的?”武則天恍然大悟。在狄仁杰的精心安排之下,李唐王朝得以恢復(fù)。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fēng)順,有高潮,也會有低谷,問題在于,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應(yīng)放棄。就像狄仁杰,遭人暗算時,順勢趴倒,但趴下不是為了屈服,而是為了更好地站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