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東寧
說起女兒竹林子,我總是眾人羨慕的對象:“你這鬮兒抓得好,輕輕松松當著媽,竹林子還那么優(yōu)秀,看看我們,勞心費力累成狗,那小祖宗也不見長進!”聽著這話,我表面上裝作極謙遜的樣子,心底總是不以為然:“天上掉不下餡餅,這鬮兒哪里是我抓得好,因為我舍得用心,所以才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啊?!?/p>
一把剪刀賦予她的動手能力
竹林子小時候只有幾件簡單的玩具,因為她身邊的東西都可以變成她的玩具,且都可以玩出花樣。她上幼兒園中班時的一個周末,剛剛進門的我發(fā)現(xiàn)地上豎了十多支筆頭向上的鉛筆,不禁驚呼:“咋,咱家一地導(dǎo)彈?!”竹林子笑意嫣然:“我在套圈,咱倆一起玩吧!”
我仔細一看,她竟然把卡紙裁成三四厘米寬的小長條,每支鉛筆尾部環(huán)上一條,固定住,然后把長出來的部分用剪刀剪成三等份,叉開,利用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用雙面膠把鉛筆固定到地上做套圈目標。
這與我的引導(dǎo)和放任不無關(guān)系。說出來你會不相信,我給竹林子買第一把剪刀時,竹林子還不到兩周歲。很多家長會感嘆:“你膽子真大,剪刀會弄傷她的!”
可事實上,剪刀不僅沒傷到竹林子,反倒帶給她無限樂趣。竹林子樂于動手的習(xí)慣,就是從這把剪刀開始的。
那是一個周末,我給竹林子爸爸買了一件外套。因為扣眼沒開全的緣故,我拿出了剪刀,用完忘記拾掇。在我去洗手間的工夫,竹林子便猴子學(xué)樣兒般,把這件簇新的外套剪出了大大小小近十個豁口。
我沒有呵斥竹林子,而是驚嘆小小的她竟然能把剪刀用得這么好。就在那晚,她擁有了一把屬于自己的圓頭塑料剪刀和一疊花花綠綠的彩紙。孩子真是天生的玩家,竹林子先是以剪口子為樂,之后會剪開,后來在我的引導(dǎo)下剪出簡單形體,再后來,五角星、六角花、八角花也全然不在話下。那時我家鋪天蓋地全是碎紙片,都是竹林子的杰作。竹林子上中班的時候,向我申請一把大人用的金屬剪刀,她強調(diào):“我要尖的,尖的才好用?!蔽耶斎辉趶娬{(diào)安全的前提下盡力滿足她。
竹林子玩剪紙時,我又引導(dǎo)她,紙除了剪著玩,還可以折,可以撕,可以泡。如此,好奇心強的竹林子玩紙的花樣更多了,但她最喜歡的是折紙。幾本低幼兒用的折紙書滿足不了她,我便網(wǎng)購了一本很厚很專業(yè)的折紙大全?;ɑňG綠的彩紙貫穿了竹林子的童年。到上小學(xué)時,竹林子不僅能駕馭很多復(fù)雜折紙、組合形折紙,還嘗試一些立體形態(tài)??吹絼e人優(yōu)秀的作品,她花心思,動腦筋,陶醉其中,躍躍欲試,把自己的創(chuàng)意融合進去。
如今,長成大姑娘的她,用香皂雕刻喜歡的貓咪,花兩天時間破解九連環(huán),也可以閉上眼睛飛快還原一個被打亂的魔方。強大的動手能力讓她安靜而專注,也賦予她更多的靈性與創(chuàng)造力。
無書不歡的“小書蟲”
竹林子很小就喜歡聽故事,但怎樣讓她愛上書,自己去讀故事,我還真是費了不少心思。那時候,國內(nèi)引進的優(yōu)秀繪本還少,價格相對也很高,但我還是毫不吝嗇地買回來。為此,同事親朋乃至她爸都說:“小小的孩子哪會讀什么書,繪本上沒幾個字,花大價錢搬回家,不值?!?/p>
在這件事上,我卻一意孤行。我要為她布一個書香濃郁的“場”,讓她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書蟲”。
小孩子讀繪本的能力是超人的,記憶力也相當了得。竹林子先是對花花綠綠的圖畫感興趣,然后又憑超強的記憶力“點讀”繪本上的故事。因為讀書她識字量猛增,理解力明顯優(yōu)于同齡孩子。幼兒園畢業(yè)時,她已經(jīng)能獨立閱讀厚厚的兒童小說了。
給竹林子選書,我也是費了心思的。我從她的愛好、閱讀能力出發(fā),選擇深得她心,又能幫助她成長的書。一些看似沒有實際功效,但富含智慧、趣味盎然的無用閱讀,為她的成長提供了豐富質(zhì)樸的養(yǎng)料。那些善良、誠實和種種好的品質(zhì),在她內(nèi)心沉淀下來,內(nèi)化成她自我的一部分。我一直覺得,一個孩子的文化體系,首先是從閱讀生活中建立起來的,而從幼兒園一直到初中,正是孩子個性與人格形成的關(guān)鍵階段,逐漸開始用獨立的眼光觀察世界、探索世界。所以,我為她選擇快樂、健康及培養(yǎng)審美、品德以及個性的書。
竹林子讀小學(xué)四五年級時,受同學(xué)影響,對《喜羊羊與灰太狼》《阿衰》《豌豆》之類的書愛不釋手,那些書的內(nèi)容讓我憂心忡忡。于是,我煞費苦心地為她挑選有真正的幽默和情趣的名著,符合孩子愛笑、直觀的特點,又使她的趣味不至于停留在淺層次的搞笑上。果然,我精心挑選的《佐賀的超級阿麼》《好心眼的巨人》,都深得竹林子的喜歡,那其中的幽默并不亞于《阿衰》《豌豆》帶給她的。
有一陣子,竹林子對沈石溪的《狼王夢》非常著迷,我便趁熱打鐵搜羅了不少動物小說佳作。英國作家西頓、日本兒童文學(xué)家椋鳩十、美國作家杰克倫敦……我讓她接觸不同作者的不同作品,她在讀的過程中,每位作者的特點和每本書的長處就有了比較。
選擇性的閱讀,讓竹林子的閱讀口味慢慢建立起來,也慢慢有了自己的品評。如今,她說話作文,不時有書里的語氣和典故,對世事的理解更是慢慢變得深刻。
作為一個媽媽,我當然也不能免俗地從功利的角度看待她的閱讀。如今,高考改革,語文總分增加到180分,我的“書蟲”女兒讓我竊喜,她正在把從閱讀中吸收進來的東西慢慢釋放出來,就像用酒曲釀酒一樣,一點一點把讀書與功課融合在一起。
拉鉤,我們一起行千里路
我家的經(jīng)濟條件并不寬裕,竹林子讀五年級之前,我們出門的足跡僅限于小城周邊,就在那年,竹林子鄭重提出:“媽媽,我想去看天安門。”
經(jīng)過考察,我為她報了一個去北京的夏令營。那一次,竹林子像只跳出井底的小青蛙般被深深震撼。天文館、科技館、故宮、長城……回到家,她興奮地跟我細數(shù)所見種種,唯一的遺憾是,跟團走馬觀花,沒看全,沒玩夠。她看著地圖憧憬:“媽媽,外面的世界好大啊,我想看遍全中國。下次,咱倆一起去北京,我給你當導(dǎo)游,你陪我玩夠?!?/p>
面對竹林子渴盼的眼神,我不忍拒絕,但自由行的大筆費用,工薪階層的我們又怎能承擔得起呢。思來想去,我靈機一動。那年我剛剛開始嘗試寫作投稿,為什么不與竹林子一起努力呢?我與她約定:“你負責好好學(xué)習(xí),媽媽負責用心寫文章,收到的稿費就作為我們的專項旅游基金,我們一起努力好不好?”竹林子鄭重地與我拉鉤。
現(xiàn)在,我們在寒暑假如約出行的習(xí)慣已經(jīng)堅持了三年。每天晚飯后,竹林子學(xué)習(xí)、我讀書,已經(jīng)成為我們家一道特有的風景,她的功課、作業(yè)也都不讓我操心。我們相互鼓勵,她以會寫文章的媽媽為自豪,我因為女兒的優(yōu)秀而欣慰。而這樣一個濃郁的學(xué)習(xí)氛圍,讓我們都受益匪淺,也讓她懂得只有努力才能追求到自己想要的。這個過程中,更有承諾與守信融入她的精神,成為一筆可貴的財富。
每一次出行,竹林子都要確定要去的城市景點及行程中的細節(jié),我只管跟在她身后做她的錢包。她不會專門去熱門景點,而是根據(jù)自身愛好,量身定做文化旅游線路,每座城市的老街區(qū)、博物館甚至著名大學(xué),都是她的首選之地。不一樣的建筑風格、風土人情和飲食文化,無不讓她深深著迷;異地的綠水青山,又讓她感受到大自然的無窮魅力;旅途中各種不確定的因素讓她學(xué)會直面問題和樂觀的心態(tài);那些苦、累還有堅持,鍛煉了她的意志力;學(xué)術(shù)味濃郁的著名高等學(xué)府,讓她的理想有了更具體的安放之地。
如今,竹林子升入初三,開學(xué)之后,緊張的功課把她湮沒在書本之中,極快的進度讓她感到很大的壓力。一天晚飯時,竹林子若有所思:“媽,我只有提高速度才能爭取到自己的時間,這樣跟著老師抱書本會禁錮我的思維?!?/p>
我不禁莞爾。從一個咿呀學(xué)語的嬰兒長成有思想有見地的少年,我見證著她一步一步成長的過程,像一個美麗的奇跡,充滿著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感嘆。
(題圖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