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東
一個周末,我正在家看電視,突然微信上的同學群因為一張照片,熱鬧了起來。原來,同學劉柳把她用手機偷拍的老公和兒子睡覺的“裸照”發(fā)出來了。照片很平常,劉柳家的大床上,爺倆躺著呼呼大睡,睡得很沉也很香甜,而特殊的是父子倆穿著同樣的藍格平腳短褲、都光著膀子、全是右側臥,手伸45°,一腳伸一腿彎,那姿勢簡直就是一大一小“雙胞胎”。同學們紛紛留言:“劉柳,這是你家雙胞胎啊”“這真是一個模具出來的”“這絕對是親生的,不用做親子鑒定了”……
看到劉柳的照片如此“幽默”,大家紛紛拍照。張志拍了跟閨女一起嘟嘴的照片,可一來張志閨女跟他長得不是很像,衣服又穿得不太一樣,二來他的表情跟女兒的差得太遠,他的曬照宣布失敗。大伙紛紛評價這照片不萌,一看就不像親生的。然后,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開始從“技術”層面分析:如果父子或母女長得不太相像的,拍照一定要選取好角度,要側拍或者抓取表情,或者選取一個表情共同點,并且突出表現(xiàn)這共同點,這樣拍出來的照片才是經典。
這么熱鬧的場面,怎么能少了平時最活躍的群主東波呢?他把老婆和孩子的親子照發(fā)出來。這可是他小孩所在的學校舉行親子活動時候拍的照片,衣服是當時特意去商場購買的親子裝,顏色、款式完全一樣。他們手勢一樣,但是看起來表情還不是十分到位,明顯媽媽有點皺眉的感覺而女兒笑得很開心。于是,同學們紛紛點評:這明顯是故意擺拍的,看起來效果不好,雖然動作一樣但表情減分,還不如偷拍的任性……
所以說,拍這種照片需要捕捉到經典一刻,比如可以拍一張睡覺的、游玩的、坐車的,哪怕是大口吃烤肉串的,也可以是平淡的、夸張搞怪的,但不論何種場景,何種風格,都必須抓拍到兩個人同出一轍的表情和動作,這才是“成功”的照片。當然,生活中不是經常會有兩個人同時出現(xiàn)同一動作和表情的,即使故意做出來,可能差別也特別大,這需要拍攝者仔細觀察能力和眼急手快。
大家正在開心地議論,班長也曬出了一張照片,卻不是親子類的,而是他跟戰(zhàn)友的聚會照片。聚會那天,大家都穿著海藍色背心,結果他跟連長一起舉杯的照片可能因為角度問題,拍出來也跟連長特別像,唯一不同的是一個個頭高一個個頭矮。這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無意間被一位戰(zhàn)友拍下來??磥磉@種“雙胞胎”照片,兩個毫無血緣關系的人也可以拍照,有時候大同小異也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正如有時候明星撞衫、撞臉,而我們只是撞了表情。
接著,王麗在群里連發(fā)了幾張照片,全是兩個騎行的“驢友”照片。兩人穿著防曬服,裹著防風巾,戴著安全帽,旁邊放著自行車,完全看不出來哪個人是哪個人。他們的動作如此一致,在藍天白云下如同打印出來的一般,這不就是在“撞動作”嘛??雌饋?,這樣的照片也十分經典。隨后,王麗發(fā)了幾張廣場舞的照片,有一個小朋友跟大媽的一個45°揚身舉手扭腰動作也特別像,讓我們嘆為觀止。
正當我興致勃勃地在微信群里評論時,老公喊我:“老婆,你還在那撞照片,再不做晚飯我就跟要兒子撞碗了!”時間真快,這一下午就這么快樂地過去了。那好吧,我該做晚飯去了,待會兒在飯桌上我也要炮制幾張憨憨父子倆的照片去微信群刷屏,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