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音達來
摘 要:在教育領域,體育教育雖然在教學內容、教學形式上不同于其他教學學科,但也是整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從多年從事體育教育的經(jīng)歷來看,小學體育教育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收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改革;創(chuàng)新
改革的浪潮一波又一波來襲。近些年來,課程改革對教學,尤其是對體育教學的要求更上一層,也對體育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挑戰(zhàn)。筆者認為,體育教學應該把著眼點放在學生的健康上,一切為了學生,一切以學生為主,讓學生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一、提高科目重視度
在從事體育教育教學工作的這幾年,筆者發(fā)現(xiàn),不論是教師、學生還是家長,都對體育課缺乏應有的重視。學校把教學重點放在文化課、升學率上,忽視體育教育;有些教師把原本屬于體育課的時間安排上自己所教的文化課。這種情況下,學生潛移默化地小覷體育教育,有效的體育教學如何開展?
筆者認為,要想體育教學有所進步,首先要提高學生乃至體育教師自身對體育科目的重視度。教師在研究新課標,揣摩新課標的教學任務、教學目標的同時,關注學生的現(xiàn)狀和需求,熟悉班上學生的具體情況,以打造學生良好素質為出發(fā)點,培養(yǎng)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
二、合理設置課程
在體育教學中,不少體育教師對體育課采取“放養(yǎng)”模式。體育課就是學生的“玩樂課”“體操課”“自由活動課”,課程單一無聊,學生絲毫提不起興趣。
筆者認為,平時學生在教室內上課,“端坐”式學習讓身心疲累,也不利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生長發(fā)育,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安排一些諸如短跑、跳遠、打羽毛球等活動,配合一些有趣的小游戲,讓學生既不會因為運動強度過大而造成身體損傷,也不會因無聊而不喜歡體育。
三、進行有效管理
有些教師的放養(yǎng)教學模式,讓自己沒有老師的威信,加上一些體育教師年輕活潑,和學生玩成一片,很難讓學生從內心信服,從而無法進行有效的課程管理。
筆者認為,體育教師轉變教學管理觀念、改善教學管理方式很有必要。好的教學管理方式不僅能拉近和學生的心理距離,也能讓自己樹立威嚴,在學生發(fā)生矛盾、摩擦時進行有效勸解和教育。
總而言之,小學體育教育的現(xiàn)狀雖然令人擔憂,但體育教師應該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積極努力,做出思想意識的改版和教育教學上的改變,通過自身的努力,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季瀏,孫麒麟.體育與健康[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