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標
摘 要:專變用戶的受電設備投運后,大都疏于維護保養(yǎng),因此由于用戶原因引起的10 kV線路故障跳閘事故率一直居高不下,嚴重影響到電網供電的可靠性。文章結合實例分析了這類事故的原因,然后針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改進的對策。
關鍵詞:專變用戶;10 kV線路;故障跳閘;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5)29-0106-02
專變用戶是指和配網線路產權分界點后的用戶設備,變壓器及后面配用電設備皆歸用戶所有并由用戶負責維護保養(yǎng)的電力用戶。10 kV線路是電力供電系統(tǒng)聯系用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出現故障后直接影響用戶正常用電,近年來10 kV線路故障率居高不下,嚴重影響用戶的正常生產和日常生活。10 kV線路故障原因較為復雜,但專變用戶故障出門是一個重要原因,本文對因專變用戶引起10 kV線路跳閘原因及應對之策進行了探討。
1 10 kV線路故障跳閘原因分析
1.1 10 kV線路故障特征
據統(tǒng)計,10 kV線路故障中外力破壞比例最高,約占30%;其次為樹害和鳥害,接近1/4;再往下依次為用戶設備原因、設備缺陷、導線落異物、電纜故障、雷擊等,合計約45%~50%。近年來,由于用戶設備原因誘發(fā)10 kV線路故障跳閘的事件越發(fā)增多。專變用戶由于設備自選、自維護而存在較多的設備原因,如配電房內環(huán)境惡劣、避雷器質量不佳、設備超期服役、接地部位銹蝕等。10 kV線路防雷設施不如輸電線路完善,較易受到雷害影響。下面結合實例分析10 kV線路故障跳閘原因。
1.2 10 kV線路故障跳閘實例分析
某110 kV變電站,其中1路10 kV出線多次因線路故障而跳閘,根據故障記錄,零序過流保護重合閘在當年6~10月期間有7次不成功記錄。其中配網運維人員檢查到6次是由專變用戶配電設備引起的,其中2次為高壓開關柜負荷開關氧化,銅排及銅體銹蝕嚴重,導致設備絕緣值下降設備放電,引起線路跳閘;2次因高壓配電柜或變壓器高壓接線柱有老鼠爬入,碰上帶電體,短路接地引起;另1次因臺架變壓器的高壓避雷器被雷擊,放電引起;還有1次為變壓器嚴重超負荷致油浸式變壓器漏油,低壓接線柱燒壞,變壓器絕緣降低,變壓器短路引起線路跳閘。
經分析,該10 kV線路上接有專變用戶,線路接地采用小電阻接地方式,而零序保護電流為自產電流。問題集中到該線路單相接地故障上,根據非故障相電壓升高現象判斷,這種可能性較大。故障錄波數據也顯示,非故障相電壓升高到正常相電壓的倍,有力地支持了這個判斷。單相接地故障解除后,線路電壓恢復正常,而發(fā)生單相接地故障的原因,除了線路供電距離較長以外,配電設備殘舊、避雷設備性能劣化是重要原因,而這正與專變用戶設備陳舊、維護不及時、超期服役等原因吻合,因此專變用戶是引起10 kV線路故障跳閘的重要因素。下面針對專變用戶引致線路故障問題探討應對之策。
2 降低專變用戶引起10 kV線路故障跳閘的對策
2.1 加強安全用電宣傳
針對專變用戶,加強安全用電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做好“安全用電、節(jié)約用電”的宣傳活動,向用戶講明白安全用電、保護用電設施的重要性,提高用戶安全用電的意識,堅決落實南方電網公司的相關要求,減少因用戶原因造成的電網事故。為防止線路設備破壞,應加強警示標志的設置,督促用戶對標識不清、標識不足的標志進行整治和完善。
2.2 加強用戶設備進網前后的管理
用戶設備進網前,應加強對客戶受電工程的資質管理,包括對工程設計、施工安裝、材料設備供應、設備調試等相關單位的資質審查,嚴禁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參與相應的業(yè)務。供電管理部門定期發(fā)布《進網設備產品質量黑名單》,以此指導業(yè)擴工程的設計、審圖、施工驗收,確保規(guī)范設計、規(guī)范施工和竣工驗收嚴格把關。在客戶受電工程建設期間,營業(yè)部門應根據設計文件和相關技術標準對工程施工情況進行檢查和監(jiān)督,特別要加強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發(fā)現問題責成客戶及時整改??⒐を炇諘r,要對客戶聘用的電工資質進行審查,未達到要求則不予驗收。
用戶設備進網后,供電部門要對客戶受電設備及用電情況進行跟蹤和檢查,對專變用戶每年至少進行一次例行檢查。在進行檢查時,要對用戶進行安全用電的法律宣傳和技術監(jiān)督,通過組織配電管理技術培訓班等形式對專變用戶的電工進行培訓。其他檢查內容包括定期對配電線路設備進行檢查,如對線路開關、刀閘、接頭的檢查。對用戶安全用電指導內容包括:要求客戶逢節(jié)假日在節(jié)前進行安全用電自查,如配電設備區(qū)域防小動物、周圍雜物清理等;春夏季配合供電部門進行防雷檢查、防汛檢查、防污檢查等;檢查用戶自備電源的可靠性及防倒供措施是否完善,防止用戶利用自備電源進行轉供電。
2.3 提高用戶受電設備可靠性的技術措施
專變用戶對其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意識一般較差,所以造成設備老舊、絕緣水平低,容易發(fā)生故障。實際上大多數專變用戶自設備投運起幾乎就不按規(guī)定進行預防性試驗,設備用到壞才去檢修,有統(tǒng)計數據顯示發(fā)生故障的用戶設備中絕大多數是運行4 a以上而沒有進行過維護保養(yǎng),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要求專變用戶3 a內至少要對其設備做一次全面的預防性試驗,并由供電部門監(jiān)督其執(zhí)行。預防性試驗項目應包括絕緣電阻測試、泄漏電流測試、直流耐壓試驗、交流耐壓試驗、介質損耗因素測試等。
通過開展預防性試驗,可以避免發(fā)生許多設備故障,例如:跌落式熔斷器損壞后形成的接地故障;避雷器超期服役、接地部位銹蝕等引起的雷擊故障;變壓器漏油、絕緣損壞等引起的雷擊故障;電纜頭爆損故障;瓷瓶爆裂引起的短路故障;熔斷器保護對單相接地靈敏度降低引起的零序保護非選擇性動作;瓷瓶污染引起的閃絡故障等。通過有計劃的預防性試驗,不僅可以確保用戶用電的可靠性,更重要的是避免用戶故障出門,引發(fā)更大范圍的停電事故。
其他技術性措施包括:
①避雷器接地引下線設置“三位一體”接地形式,提高接地的可靠性;②定期測試避雷器接地電阻,達不到要求的及時采取措施處理;③用戶用電設備和配網線路支線上安裝“看門狗”(即用戶分界負荷開關)。
2.4 故障調查與處理
當發(fā)生因用戶設備原因導致線路故障后,供電部門應立即到現場進行確認,并將用戶設備與電網解列,避免事故范圍擴大,然后派人到現場調查、取證,分析事故原因,并要求客戶委托符合資質條件的單位進行維護、修理和消缺。以1.2的案例為例,用戶要對線路上的避雷器、電纜接頭、瓷瓶等進行仔細檢查,對殘舊部件要進行更換或清理,以徹底消除缺陷和隱患。供電部門在收到用戶復電申請后,要派人檢查核實,符合復電條件再予復電,否則繼續(xù)進行整改直到完全符合要求。
3 結 語
10 kV配網線路運行環(huán)境較為復雜,加上傳輸距離較長,發(fā)生事故后故障尋的有一定困難,統(tǒng)計結果表明因專變用戶原因形成的10 kV線路故障越級跳閘或引起相鄰線路異常跳閘并不少見,這些故障對電網供電可靠性產生嚴重影響,甚至有可能危及操作人員人身安全,因此對這類問題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本文從技術和管理兩方面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希望通過降低專變用戶故障率提高電網供電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1] 魏金渠.10 kV配網線路故障跳閘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J].電子世界,2014,(20).
[2] 蔡華營.淺談如何降低專變用戶故障出門率[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