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娣 范圳南 劉曉芬
兒科有陪病房標識腕帶佩戴依從性調(diào)查及護理對策
黃愛娣 范圳南 劉曉芬
目的 分析兒科有陪病房標識腕帶佩戴依從性及影響因素, 并提出針對性護理干預(yù)方法。方法 選取醫(yī)院12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了解有陪病房標識腕帶佩戴依從性, 并分析影響腕帶佩戴依從性的因素, 提出具體的護理措施。結(jié)果 本組120例患兒中, 109例佩戴腕帶, 依從率為90.83%。其中>7歲患兒依從率最高為100.00%, <1歲患兒依從率相對較低為88.37%。健康教育不到位、腕帶佩戴不舒適對佩戴標識腕帶的影響率較高, 均占27.27%, 對腕帶材料過敏的影響率低, 占9.09%。結(jié)論 健康教育不到位、腕帶佩戴不舒適是影響患兒標識腕帶佩戴依從性的主要因素, 可通過加強對患兒家長的健康教育、認真落實查對制度、合理控制佩戴松緊度等, 提高標識腕帶佩戴依從性。
兒科;標識腕帶佩帶;影響因素;依從性;護理對策
兒科患兒的年齡相對較小, 正確表達能力、識別能力相對較弱。同時, 兒科環(huán)境較為嘈雜, 護士進行身份辨認時,可能出現(xiàn)誤答的現(xiàn)象, 易出現(xiàn)護理差錯, 甚至引發(fā)醫(yī)療糾紛。佩戴標識腕帶是辨識患者身份的有效途徑, 便于患者接受安全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有文獻指出, 受腕帶佩戴方式、護士人員對腕帶佩戴認識不足、佩戴舒適性等因素的影響, 兒科患兒腕帶佩戴依從性低于成年人[1]。文章分析了患兒標識腕帶佩戴的影響因素, 并提出針對性護理措施, 以提高佩戴依從性,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醫(yī)院收治的12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男71例, 女49例, 年齡3個月~13歲, 平均年齡(5.26±2.58)歲, 其中43例<1歲, 41例1~3歲, 25例4~7歲, 11例>7歲。納入標準:入院時間超過1 d、家長可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愿?;純杭议L年齡22~45歲, 平均年齡(32.06±4.26)歲, 受教育程度:12例小學(xué), 71例初中至高中, 37例大專及以上。本組患兒家長均了解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自制調(diào)查問卷對患兒家長行問卷調(diào)查, 調(diào)查問卷包括3個方面的內(nèi)容:①患兒及家長的基礎(chǔ)情況, 包括患兒的年齡、疾病類型、入院時間、患兒家長受教育程度等;②患兒家長對腕帶佩戴的認知度、佩戴依從性等;③自由填寫未佩戴腕帶的原因以及相關(guān)建議。共發(fā)放120份, 回收120份, 回收率為100%。
1.3 觀察指標 ①各年齡段患兒標識腕帶佩戴依從率;②影響標識腕帶佩戴依從率的因素。
2.1 各年齡段患兒的依從率 本組120例患兒中, 109例佩戴腕帶, 依從率為90.83%。其中>7歲患兒依從率最高為100.00%,<1歲患兒依從率相對較低為88.37%。見表1。
2.2 患兒未佩帶標識腕帶的影響因素 健康教育不到位、腕帶佩戴不舒適對佩戴標識腕帶的影響率較高, 均占27.27%,對腕帶材料過敏的影響較低, 占9.09%。見表2。
表1 各年齡段患兒標識腕帶佩戴依從率[n(%)]
表2 11例有陪患兒未佩戴標識腕帶的影響因素分析(n, %)
準確辨認患兒身份是醫(yī)療護理安全的重要保證, 有利于降低醫(yī)患糾紛發(fā)生率。不同于其他科室, 兒科患兒準確表達能力較差, 且病房內(nèi)環(huán)境較為嘈雜, 若僅通過呼叫患兒的姓名或床號進行辨認, 可能出現(xiàn)身份辨認錯誤的現(xiàn)象。有學(xué)者指出, 標識腕帶是準確辨證患兒身份的有效途徑, 可降低護理差錯發(fā)生率[2]。然而, 受對腕帶材料過敏、健康教育不到位等因素的影響, 部分患兒的佩戴標識腕帶的依從率相對較低。本組11例未佩戴標識腕帶患兒中, 9.09%對腕帶材料過敏, 18.18%未落實腕帶識別制度和腕帶大小不合適, 27.27%為健康教育不到位、腕帶佩戴不舒適。基于上述影響因素,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干預(yù)。
3.1 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xùn) 有研究表明, 姓名相同、聽力缺陷、誤聽誤答等可能影響護士對患兒身份辨別, 造成護理差錯[3]。因此, 醫(yī)院必須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xùn), 告知其標識腕帶在臨床治療和護理中的重要作用。嚴格落實腕帶查對制度, 診療護理期間應(yīng)先查對患兒腕帶的信息, 查對無誤后再行診療操作。護士長應(yīng)加強跟查護士腕帶查對制度的落實情況, 并定期進行考核, 表現(xiàn)優(yōu)秀人員可予以適當獎勵。
3.2 規(guī)范腕帶佩戴流程 患兒皮膚較為嬌嫩, 機械刺激可能誘發(fā)感染、皮膚紅腫癥狀, 因此可選擇材質(zhì)較好的腕帶佩戴, 減少對患兒皮膚損傷。使用圓珠筆填寫患兒的年齡、性別、床位、住院號等, 字跡清晰, 避免涂改??筛鶕?jù)患兒的年齡、性別等選擇不同顏色腕帶佩戴, 不僅有利于辨認, 還可促使患兒主動佩戴標識腕帶。腕帶資料填寫完成后, 由患兒家長核對, 核對無誤后, 取腕帶佩戴。標識腕帶統(tǒng)一佩戴患兒一側(cè)肢體, 控制腕帶松緊度, 以一指間隙為宜。有研究表明,腕帶佩戴過松, 易出現(xiàn)脫落現(xiàn)象;佩戴過緊, 可能增加皮膚間的摩擦, 誘發(fā)不適感, 影響患兒佩戴依從性[4]。
3.3 加強對局部皮膚的觀察 加強對患兒腕帶佩戴情況的觀察, 若出現(xiàn)拉扯、撕咬腕帶的現(xiàn)象, 可調(diào)整腕帶佩戴位置,例如佩戴于足部等[5]。加強患兒皮膚的觀察, 了解是否出現(xiàn)紅疹、擦傷等癥狀, 并行針對性處理。每天認真查對腕帶的完整性, 若出現(xiàn)脫落、破損等現(xiàn)象, 應(yīng)及時更換新的腕帶。
3.4 加強健康教育 有文獻指出, 很多患兒家長未正確認識標識腕帶佩戴的重要性, 可能出現(xiàn)私自取下腕帶的現(xiàn)象[6]。因此, 護理人員應(yīng)加強對患兒家長的健康教育, 告知其標識腕帶在疾病診療、護理操作中的重要性。告知患兒家屬腕帶的特點, 若無異常情況, 切勿私自取下。每天先向患兒家長核對患兒身份信息, 并核對標識腕帶信息, 無誤后再行護理操作,不僅可提高護理安全性, 還有利于患兒家長認識到標識腕帶佩戴的重要性。若患兒家長依從性較低, 可詢問其不佩戴標識腕帶的原因, 再行針對性處理[7]。
綜上所述, 健康教育不到位、腕帶佩戴不舒適、對腕帶材料過敏等均可能影響影響有陪病房標識腕帶佩戴的依從性, 因此, 應(yīng)加強對患兒家長的健康教育, 嚴格落實查對制度, 正確佩戴標識腕帶, 并加強對腕帶完整性以及佩戴區(qū)皮膚的觀察, 提高腕帶佩戴舒適度。
[1] 趙菁, 李小峰.標識腕帶佩戴執(zhí)行欠佳的原因分析及對策.護理學(xué)雜志, 2010, 25(19):47-50.
[2] 丁川中, 王愛蓮, 仇雙, 等.兒科有陪病房標識腕帶佩戴依從性調(diào)查及護理對策.護士進修雜志, 2014, 29(20):1891-1894.
[3] 單亞維, 楊愛玲, 范麗霞, 等.腕帶佩戴改進及握手核對在患者腕帶佩戴中的效果觀察.護理與康復(fù), 2014, 13(3):249-251.
[4] 黎艷鮮, 黃偉震, 陸青, 等.住院精神病人應(yīng)用標識腕帶對護理安全管理及病人心理的影響.廣西醫(yī)學(xué), 2012, 34(1):99-100.
[5] 王莉, 張涵, 孫脊峰, 等.住院患者標識腕帶佩戴依從性調(diào)查.中國誤診學(xué)雜志, 2011, 11(22):5422.
[6] 劉晨, 李春梅.住院患者佩戴腕帶的不依從性原因分析及對策.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0, 16(21):2524-2526.
[7] 李靈艷.老年住院患者佩戴腕式識別帶的依從性調(diào)查.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1, 17(25):3042-304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6.155
2014-12-17]
518028 南方醫(yī)科大學(xué)附屬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兒科二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