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云
2008年5月19日,“媽媽之家”在四川都江堰城北馨居板房安置點成立。這個為地震中的喪子母親提供援助的公益組織,目前已成為國內(nèi)持續(xù)跟蹤同一群體,開展心理援助時間跨度最久的社工項目。
創(chuàng)始人劉猛告訴記者,這個項目計劃周期為七年,到2015年5月18日結(jié)束,但根據(jù)現(xiàn)在的情況看,“媽媽之家”對喪子母親的援助將長期進行下去。
4月7日,清明收假第一天,付冠玉把兒子送到幼兒園,就來到了“媽媽之家”,比約定的上課時間早了一個小時。
這一天,和付冠玉一起來聽課的有十幾位媽媽?!皨寢屩摇蹦赣H大學的課程安排,是由志愿者丁妮老師給大家講授《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付冠玉說,這并不是讓媽媽都當老師,而是為了使媽媽們站上臺時,能夠有一個自信的展示。
與四年前本刊記者采訪“媽媽之家”時相比,如今“媽媽之家”的媽媽數(shù)量并沒有變化,依然是240位。但新的變化也有不少,媽媽們不僅有了更多的自信,有的也有能力把愛心回饋給更多需要的人,媽媽志愿者隊伍由此應運而生。
用“媽媽之家”創(chuàng)始人劉猛的話說,“一切都來得那么自然?!?/p>
精神依托
在“媽媽之家”,姓氏加一個“姐”字,是大家相互間最親切的稱呼。雖然只有33歲,付冠玉也被大家稱為付姐。
如果不是有備而來,記者根本無法將付姐與一個有喪子之痛的母親聯(lián)系在一起。也許是原來做過售貨員的關(guān)系,付姐說話語調(diào)明快,普通話相當標準。
記者與付姐交流的第一個話題,就是她即將滿6周歲的兒子:今年要不要上學呢?聽說小男孩晚一點上學更好,是嗎?付姐說,兒子現(xiàn)在上幼兒園大班,是老師的小幫手,幫小朋友洗手絹、疊被子都做得有模有樣,學習也不用她操心。
說到新近發(fā)生的南京虐童案件,付姐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她說,那位養(yǎng)母也許并不是存心的,只是自己情緒不好,控制不住自己,其實很可憐的。
付姐回憶說,“5·12”地震中,兩歲多的兒子和公婆一起走了?!俺ο嗵幍挠H人在你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不在了,自己也不知道還有什么活下去的必要,心里對一切都不在乎了,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喜怒無常,真的無法自我控制,那時身邊的親人最倒霉了?!?/p>
2009年再生育后,付姐總是拿這個兒子和失去的孩子比較。兒子稍微有一點調(diào)皮,她都特別生氣,盡管知道那是小孩子的天性。其實她也明白,這是因為自己在心里并沒有完全接納這個兒子。
“媽媽之家”讓付姐接觸到一個全新的世界。她很慶幸自己當初還能有“去看一看”的好奇心理,“媽媽之家”的媽媽們也經(jīng)常發(fā)自內(nèi)心地說:世界給我們關(guān)上了一扇門,劉老師又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
“在這里,喪子母親、再孕媽媽不再是對我們特定的稱呼,什么話題都可以說,不用擔心被別人瞧不起。在這里還可以學到東西,這算是我們的意外收獲,我們學會了使用各種手機軟件、電腦,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起來?!?/p>
付姐告訴記者,“媽媽之家”是志愿者帶領(lǐng)媽媽們一起探索育兒知識、親子關(guān)系、母儀修養(yǎng)等領(lǐng)域,讓自己在與孩子相處時非常自信。“應該說,媽媽們或多或少都還有一些心理問題,先是不怎么接納再生育的孩子,再就是把自己的愿望強加在孩子身上。如果不是在這個大家庭里,可能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問題?!?/p>
這幾年,如果沒有特殊事情,每周二或周三,逢母親大學上課,付姐是一定要來的。每周六下午的親子活動,她也會帶著兒子來。
“‘媽媽之家直到現(xiàn)在依然是我的精神支柱,來到這里,和媽媽們聊聊天,有不懂的事情相互咨詢一下,人就好放松?!?/p>
“媽媽之家”帶給付姐的也有心態(tài)上的真實改變。她說,自己以前銷售化妝品,凡事都跟人攀比,發(fā)了工資就去買衣服,虛榮心很強。對丈夫也總是不滿意,夫妻關(guān)系一度很緊張。
“聽劉老師講,人簡單生活最好,接納自己才能接納別人。想要生活幸福,首先要心甘情愿付出,不圖回報……”付姐笑著說,聽了劉老師的話,她就試著調(diào)整心態(tài),發(fā)現(xiàn)老公也變得那么好。有朋友夫妻吵得不可開交時,她用這個道理去勸架,結(jié)果一勸就通了。
學會分享
甘姐今年41歲。地震時,9歲的兒子走了,她的魂也沒了。2010年,她又有了寶貝兒子。
如今和甘姐聊天,她說得最多的便是親子教育。她告訴記者,在“媽媽之家 ”的學習,讓她懂得了孩子要享有充分自由的成長空間,不能因為自己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就強迫孩子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即使孩子學習成績非常差,但只要品行端正,那他就是一個幸福有用的人。甘姐說,這是劉老師講的話,她印象很深,對自己很有用,讓她與5歲的兒子溝通起來也變得簡單。
甘姐以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孩子看電視太多為例,告訴記者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性。她與兒子約定,早晨起來不準開電視,下午可以看的時間要協(xié)商。最初,兒子根本做不到,哭鬧得很兇,但她堅持約定不松口。一個月后,兒子放學回家,就會主動問她什么時間可以開電視,看多少時間,不管喜歡的節(jié)目是否演完,兒子都會主動關(guān)電視。“讓孩子看到你的堅持,他就知道怎么做是對的啦?!备式阏f。
志愿者告訴媽媽們,如果誰有好的話題和經(jīng)驗,都可以站上母親大學的講臺與大家分享。甘姐希望有一天能走上講臺,與媽媽們分享自己的親子教育經(jīng)。
汶川縣映秀鎮(zhèn)的王姐也曾在“媽媽之家 ”待過一段時間,如今她家在鎮(zhèn)上經(jīng)營一家“順河旅館”,三層小樓是災后政府統(tǒng)一修建的,一樓自己住,二三樓的四間房子做了客房。
王姐的大女兒在地震中走了,當時,她背著剛出生不久的小兒子,從距鎮(zhèn)上最遠的中灘堡村頭道橋組發(fā)瘋一般跑到漩口中學找女兒。徹底絕望后,她哭喊著,傻愣愣地朝著都江堰方向走,早已忘記后面背著的兒子,直到一對夫婦攔下了她,她才機械地讓兒子喝了奶。也是這對夫婦把她送進都江堰,把她送到“媽媽之家”接受了心理治療。
那段時間,王姐根本不知道自己接受的叫心理治療,等精神慢慢好起來,聽別人說,自己才記下了。王姐說,她永遠感謝給她做心理治療的人,他們讓她感受到了溫暖,也學會了堅強。endprint
一天公益
劉猛告訴記者,因為某些方面的原因,“媽媽之家”無法用于公益組織注冊。2011年4月25日,劉猛組建的無業(yè)務主管單位的公益組織“成都市一天公益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簡稱“一天公益”)正式在成都市民政局注冊。“媽媽之家”的所有職能得以延續(xù)。
不過,劉猛說,目前他還在為“媽媽之家”的注冊在努力,希望會有好消息。
2012年6月,“媽媽之家”第四次搬家,搬到了現(xiàn)在的壹街區(qū)香樟園6棟2單元2樓。劉猛說,“媽媽之家”選址一定是離媽媽們近些再近些,只有在普通居民小區(qū)里,媽媽們感覺上才會和回家一樣,不用擔心別人異樣的目光。
“媽媽之家”成立之初,劉猛的設(shè)想就不單單是幫助喪子媽媽再“復制”一個孩子,而是希望她們從自我意識蘇醒開始,構(gòu)建與家庭、社會的良好關(guān)系,讓強大的“我”站立起來。2012年,“媽媽之家”成立“母親大學”,開展寶貝安全、寶貝健康、親子關(guān)系、母儀修養(yǎng)、居家生活等課程,使劉猛的想法找到了支撐點。
“你可以一年,或者一個月,或者一周,拿出一天從事公益事業(yè);也可以拿出一年、一個月、一天的收入,支持公益事業(yè)?!边@就是一天公益的由來。“媽媽之家”其實只是一天公益開展的項目之一。
“5·12”地震后,一天公益先后開展了“喪子母親心理援助”、“兒童三方助養(yǎng)”、“志愿精神與行動力培訓”、“社區(qū)社會工作”、“學校心理援助”等項目,成為一個致力于傳播公益理念、幫扶貧困兒童、開展社區(qū)服務的終端公益組織。
4月8日,劉猛通過微信宣布了又一家二手物品超市新店開業(yè)的消息。
2014年8月,一天公益組建“西部地區(qū)閑置物品分理中心”,同年11月22日,一天公益的兩家二手超市分別在成都的通錦橋和雙流縣鶴翔街開業(yè)。據(jù)介紹,一天公益希望通過這種渠道,將社會各界的捐贈物品,經(jīng)過篩選、分類、清潔、消毒、包裝等程序后,用于義賣和捐贈,支持項目運行。這個項目也是2014年成都市財政2000萬元支持培育發(fā)展的52個項目之一,獲得了80萬元的專項資金支持。
2015年3月26日,記者走進分理中心位于成都市武侯區(qū)晉沙街的一個辦公地址,來自江蘇的志愿者金曉文正戴著老式棉口罩,在院子里整理一包包來自各地的物品。
金曉文告訴記者,“媽媽之家”的媽媽志愿者們也準備參與進來,幫中心賣舊物資?!皨寢寕儸F(xiàn)在對能幫助別人的事情熱情很高,自發(fā)成立了媽媽志愿者服務隊,到社區(qū)為老人理發(fā),到敬老院探望老人。給更多人帶去快樂,媽媽們也很快樂?!?/p>
模式輸出
劉猛告訴記者,一天公益目前在雅安、魯?shù)椤亟?、都江堰、昆明、成都共設(shè)有6家工作站,31名常駐志愿者。每個工作站采取單獨注冊的模式,目前雅安寶興“一天公益”已完成注冊工作。
據(jù)劉猛介紹,一天公益的資金來源主要來自包括南都基金、扶貧基金、壹基金等國內(nèi)大型基金會的投入,目前資金困難已緩解很多。
“但一天公益也和國內(nèi)其他公益組織一樣,公益人才的匱乏非常明顯,這不但讓一些公益項目得不到很好的延續(xù),也使很多公益活動出現(xiàn)后勁不足的狀況。”劉猛說。
接受本刊記者采訪那天,劉猛剛從四川省群團組織社會服務中心開會回來。他興奮地告訴記者,這次會議就是讓大家討論如何加快培養(yǎng)公益人才的。他提的建議是就地取材。
“很多高校開設(shè)了社工系,但95%的畢業(yè)生沒有從事社工領(lǐng)域的工作,可以為他們增加就業(yè)機會?!眲⒚屯瑫r認為,應加強對現(xiàn)有公益組織從業(yè)人員的培養(yǎng)。
劉猛還向記者介紹了一個更為宏大的計劃,即建立一種公益輸出模式,把一天公益運行成熟的模式向外傳輸,節(jié)省其他公益組織的人力和資金成本。
他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天公益已與美姑縣教育部門達成協(xié)議,全縣范圍內(nèi)缺少衣物的學生,都由一天公益來捐贈,一天公益可以保證不讓美姑縣一個孩子缺少衣物。而且這種捐贈是點對點的,一個孩子一個包裹,里面是孩子需要的碼數(shù),不再像過去公益機構(gòu)只管大范圍的“鋪貨”,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需求。
“一天公益這種做法,既可以讓信息透明,別的公益組織如果也想在美姑做衣物捐贈,可以改道別的縣區(qū),避免物資浪費。另一方面,‘點對點也提高了捐贈利用率。今后,一天公益就會把對美姑的捐資模式化向外輸出,從信息取得、衣服清洗整理、運輸?shù)让恳粋€環(huán)節(jié)明確可行做法?!眲⒚徒榻B說。
四年前,劉猛接受本刊采訪時提到“關(guān)系是一切援助的前提”的觀點。對此,他一直認為很重要。“與美姑縣的合作,一天公益用了三年時間,是一次次送去物資、與孩子互動,與校長、鄉(xiāng)長及各部門的接觸,才讓對方認可一天公益,才能順利統(tǒng)計到學生的數(shù)據(jù)?!?/p>
劉猛被認為是開創(chuàng)了我國志愿服務的專業(yè)化起點,是中國志愿服務的一面旗幟。在劉猛看來,心理援助和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根本就是兩個概念?!靶睦碓粌H僅是通過專業(yè)的心理學方法幫助受災者消除心理癥狀,更包括通過修復社會關(guān)系資本、重建支持系統(tǒng)、給予必要的生活物資關(guān)懷等來進行的心理慰藉。隨著時間的推移,遭受災難者心理體驗和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有時甚至是前后影響或制約,所以災后心理援助是一個長期而系統(tǒng)的工程,必要時甚至需要持續(xù)十年以上?!?/p>
劉猛創(chuàng)建的“系統(tǒng)協(xié)作心理援助模式”,經(jīng)民政部組織專家座談論證,認為“值得肯定和有必要推廣”。
劉猛的電腦里存著一張媽媽志愿者服務隊身穿大紅色舞蹈服跳現(xiàn)代舞的圖片,這是媽媽們到老年公寓慰問老人時表演的節(jié)目。劉猛說,七年過去了,媽媽們都說自己反而年輕了7歲,這豈不相當于在歲月的長河中搶回了十四年?作為創(chuàng)建人,讓他欣慰的是媽媽們不再是靠志愿者背負著前行,而是自我意識覺醒后主動向前行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