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歷史的四大三角戀
秦莊襄王本名異人,后來改名子楚,母親叫夏姬。
戰(zhàn)國末期,子楚母子不受安國君待見,于是就被送到趙國做人質(zhì)。由于秦趙戰(zhàn)爭不斷,子楚的生活很窘迫。衛(wèi)國商人呂不韋偶然遇見了窮困潦倒的子楚,在得知子楚是秦國的王子后,馬上感覺到“此奇貨可居”。于是他拜見子楚,并與子楚達成了政治同盟。呂不韋在打聽到秦國太子安國君寵幸的華陽夫人沒有兒子后,利用他天才商人的聰明開始進行政治上的投資。他散盡千金,結(jié)交賓客,一方面在諸侯中大力宣傳子楚的賢德,一方面給安國君和華陽夫人灌迷魂湯,使安國君和華陽夫人立子楚為后嗣。
在子楚返秦之前,一次宴會上,子楚看見了呂不韋寵愛的歌姬趙姬嫵媚動人,不禁心生愛意。心懷詭秘的呂不韋就主動把趙姬送給了子楚。而此時趙姬已經(jīng)懷上了呂不韋的孩子(懷胎七月即生產(chǎn)),也就是后來成為統(tǒng)一六國的秦始皇嬴政。而沉浸在愛河之中的子楚卻被蒙在鼓里,還以為是自己的骨肉。呂不韋與趙姬分開后,依然舊情不斷,時常私通。因此,就構(gòu)成了歷史上最著名的“三角戀”。
后來子楚成為秦王,立即封呂不韋為文信侯。子楚死后,嬴政為王,尊呂為相國,號稱“仲父”。
后續(xù)大家都清楚了,由于呂不韋年齡大了,無法滿足趙姬的需求,于是將自己的食客嫪毐拔掉胡須眉毛充當太監(jiān)送入宮中給趙姬享用,呂不韋、嫪毐、趙姬又組成了新的三角戀。但是這三個人都沒有好下場,呂不韋和嫪毐被處死,趙姬被打入冷宮郁郁而死,唯獨三角戀的產(chǎn)物嬴政改變了歷史,統(tǒng)一了六國。
劉邦的結(jié)發(fā)妻子是呂后,在呂雉被項羽抓住的時候,劉邦遇到了戚夫人。戚夫人不僅美麗無比,還能歌善舞,劉邦不可救藥地愛上了她。
戚夫人和劉邦生了一個兒子叫如意,劉邦做了皇帝后,封如意為趙王。因為劉邦太愛戚夫人了,就想廢了太子劉盈,改立如意為太子。呂后早就有預感了,她聽了張良的建議,請當時聞名遐邇的賢人“商山四皓”輔佐太子,劉邦曾想請這四人出山,這四個人都沒有答應。
在一次宴會時,已經(jīng)有八十高齡的“四皓”陪同著太子劉盈入席,這使劉邦很驚訝,覺得太子已經(jīng)成熟了,再重立太子恐怕會導致政局混亂。此后,劉盈的太子地位基本穩(wěn)定了。不久,劉邦病死,劉盈順利地繼承了皇位,這時他剛16歲。
在劉邦活著的時候,戚夫人多次攛掇劉邦企圖廢去劉盈的太子之位。這使得呂后十分怨恨戚夫人及劉如意。劉邦死后,呂后開始報復。她將戚夫人關(guān)進了永巷,讓其受髡鉗之刑(剃去頭發(fā),用鐵圈束頸),并令她每日舂米。但由于戚夫人的歌聲(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幕,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中流露出充滿怨念的謀逆之心,使呂后聞之大怒,便將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騙到長安用毒酒殺死,并殘忍地將戚夫人的四肢砍斷,挖去眼睛,熏聾雙耳,灌藥使她變成了啞巴,最后扔到了茅房,叫做“人彘”。
此后,呂后權(quán)力欲望不斷加強,呂氏一族更是狐假虎威,導致后來組成了倒呂聯(lián)盟,這才有了后來的文景之治。
開元二十二年七月(734年),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當時才十六七歲的楊玉環(huán)也應邀參加。咸宜公主的胞弟壽王李瑁對面若桃花的楊玉環(huán)一見鐘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后,兩人甜美異常。小兩口恩恩愛愛大約生活了五年時間。
武惠妃逝世后,玄宗因此郁郁寡歡。有人進言楊玉環(huán)“姿質(zhì)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將楊氏召入后宮之中,果然是越看越喜歡。
唐時宮廷“胡風”盛行,老子搶兒子的媳婦,好像也不算稀罕事。但這畢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為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唐玄宗還是做了一些臺面上的工作。譬如先是聽從妹妹玉真公主的建議,打著孝順的旗號,下詔令楊玉環(huán)出家做女道士,說是要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后祈福,并賜道號“太真”,讓楊玉環(huán)搬出壽王府,住太真宮。
好不容易熬過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經(jīng)地盡了一把“父親之責”,為壽王李瑁娶韋昭訓的女兒為妃,緊接著就迫不及待地將楊玉環(huán)迎回宮里,并正式冊封為貴妃。楊玉環(huán)不僅長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聰明,善解人意,簡直就是皇上的貼心“小棉襖”,玄宗自然極為喜歡。
楊家人更是靠著楊貴妃平步青云,楊國忠成為相國,楊貴妃的三個姐姐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而這個時候的唐玄宗開始腐化墮落了,不理朝政,任用奸相楊國忠,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大唐從此由盛轉(zhuǎn)衰了。
青樓中的陳圓圓名冠蘇州,響譽江南,被稱為“江南八艷”之一。
崇禎末年,李自成的農(nóng)民起義軍威震朝廷,崇禎帝日夜不安。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給皇帝尋求絕色美女,以紓解皇帝的憂慮之心,于是派遣田妃的父親田畹下江南覓艷。田畹尋得蘇州名妓陳圓圓后,被其姿色醉迷,反而私下占為己有。
不久李自成的隊伍逼近京師,崇禎帝急召吳三桂鎮(zhèn)山海關(guān)。田畹對農(nóng)民起義軍整日憂心忡忡,便設盛筵為吳三桂餞行,陳圓圓率歌隊進廳堂表演。
吳三桂見到陳圓圓后,神馳心蕩,高興得摟著圓圓陪酒。酒過三巡,突然響起了警報聲,田畹恐慌萬分地問吳三桂:“大概是亂賊打進來了,怎么辦?”吳三桂不慌不忙地說:“如果你能把陳圓圓送給我,我就保你一家平安無事?!边€沒等田畹回答,吳三桂就帶著陳圓圓離開了。
吳三桂把陳圓圓留在京城府中。李自成打進北京后,吳三桂的父親投降了起義軍,陳圓圓被李的部下所掠。當吳三桂聽到這個消息后,本有心投降李自成的他,沖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于是投降了清軍,與農(nóng)民軍開戰(zhàn)。
李自成戰(zhàn)敗后,將吳三桂的父親及家中38口全部殺死,然后一路逃出京城。吳三桂抱著殺父奪妻之仇,晝夜追殺農(nóng)民軍到山西。兵火中,吳三桂幸運地找到了陳圓圓,兩人團圓。此后陳圓圓一直跟隨吳三桂輾轉(zhuǎn)征戰(zhàn)。吳三桂平定云南后,陳圓圓進入了吳三桂的平西王府,一度“寵冠后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