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青年作家,現(xiàn)任光線影業(yè)副總裁,曾出版《誰的青春不迷?!贰赌愕墓陋氹m敗猶榮》等作品。
影業(yè)有很多年輕同事,如何盡快從當中找到能培養(yǎng)的人,顯得尤為重要。
自從微信流行之后,很多團隊都會建立各種群組。從各位年輕同事在微信里的反應,我也慢慢能篩選出哪些同事更適合做哪種類型的工作。
比如有時候,在群里確認一個信息,你會發(fā)現(xiàn)永遠都是那么一兩個同事回答,其實并不是只有他們知道答案,但他們可能是最怕團隊出現(xiàn)拖后腿的人,所以不希望任何一個人犯錯誤。這樣的同事,我會覺得特別適合進行統(tǒng)籌性的工作,交給他們做的事情,他們比其他人都上心。
還有的時候,我們會在群里討論一個問題,有些人會很快響應,哪怕答案沒有那么好,這樣的同事會讓人覺得積極。這種積極性在一個團隊當中十分重要,無論是開會也好,聚會也罷,能不畏懼結果好壞、敢于帶動氣氛的人對任何一個集體來說都是稀缺資源。
面對群討論,也有些人一句話都不回,你最后問他們的時候,他們要么回答“啊,我沒有看手機”,要么回答“我一直在思考,但是想不到更好的答案”。對于媒體工作者而言,其實并不是強迫大家24小時都要看著手機,但是當討論一次又一次進行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也是那一兩個人永遠說自己沒有看手機,對于一個充滿變數(shù)的工作,也許他們并不適合。而那些說“我一直在思考,但是想不到更好的答案”的人,時間久了,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也很難有好的答案,你很難分清楚他們是壓根就沒有在思考只找了一個借口,還是一直在思考卻遲遲沒有結果。我寧愿聽到他們說“我在忙,不好意思,這一次無法討論”,也不愿意聽到他們編造的理由。一直在思考卻沒有答案,不會讓人覺得你愛工作,只會讓人覺得你的能力不行。
每一次都愿意參與討論的,會更讓同事有安全感。
每一次都打文字的,比每一次都語音的人,更會讓人覺得走心。
常在群里分享有趣內容的人,和他們在一起,不會擔心自己過時,同時會對這樣的人產生信賴感。
當有人說完最后一句話,沒有人理會的時候,總會有人出現(xiàn)打破沉默和僵局,這樣的同事讓人覺得很懂得尊重。
當一個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的時候,有人會提出一個新的方向,并且很認真地列出幾條有邏輯性的思考,起碼證明他有責任感,且有想要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負責某一件事的同事遲遲沒有響應的時候,也會有人跳出來說:“他不在,我?guī)退鉀Q吧。”這樣的同事比別人更不怕麻煩,也更值得把重要的東西交到他們手上。
前幾天,我在32個人的群里問大家一個問題??勺詈髷?shù)了數(shù),只有不到十個人參與了討論。雖然這樣的結果不會讓我對沒有參與討論的同事產生偏見,但確確實實讓我對參與的同事有了更多的好感。
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有什么樣的話,是你年輕的時候總是說,長大之后,就不再說了?為什么呢?”比如我,我以前最常說的話是:“我是雙魚座,我的性格就是這樣,改不了?!焙髞砦揖筒徽f這句話了,因為我知道性格與星座一點關系都沒有,如果你遇見一個值得的人,那么你就愿意為對方改變。
后來有人陸續(xù)寫了一些話,特別感人,我來分享給大家:
“‘以前我常說:閨女,很多事情我會慢慢教你。現(xiàn)在我不會說了,因為我現(xiàn)在會說:閨女,趕緊教爸爸用微信視頻,我想多看看你?!野职?,53歲,工程師。”
“‘以前我會說:姥爺,等我長大了就推著你去看?!,F(xiàn)在我不會了,因為我長大了,他卻在另一個世界用背影告訴我,不必了?!?,25歲,女,電影從業(yè)者?!?/p>
說了那么多工作的重要性,其實親情更重要,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