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作家“唐一正”,別說文學愛好者,就是在作家圈內(nèi),也是很少有人知道的。但若提起“柯藍”,文學愛好者肯定會十分熟悉。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柯藍與周立波、康濯、蔣牧良并稱湖南省文學界四大巨頭。成名作《早霞短笛》散文詩為20世紀50年代的青年爭相傳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后,他撰寫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用章回體描述抗日戰(zhàn)爭的長篇小說《洋鐵桶的故事》,得到毛澤東的贊揚;撰寫了中國唯一一部反映延安大生產(chǎn)運動的中篇小說《紅旗呼啦啦飄》;劇本《鐵窗烈火》獲首屆電影百花獎。他的散文《空谷回聲》被改編成電影《黃土地》,獲國際大獎。
其實,“唐一正”就是“柯藍”。“柯藍”是唐一正的初戀情人的名字。那么,唐一正因何要改用戀人的姓名呢?
唐一正,1920年生于湖南長沙縣。1937年肄業(yè)于湖南第一師范時,由毛澤東的老師、奉命回長沙組建八路軍駐湘辦事處的徐特立介紹,17歲的唐一正和他的二姐夫一起前往延安。到了西安后,因當時延安急缺音樂人才,故相關(guān)負責人就讓他“懂音樂”的二姐夫去了延安,要唐一正去山西抗日。就這樣,1937年10月,唐一正來到山西參加八路軍115師,后被編入了學兵隊。
不多久,學兵隊的大隊長在日本飛機的輪番轟炸中負傷,唐一正奉命護送大隊長來到前方醫(yī)院。當時的唐一正一定不會想到,他的人生中最美好,卻又最悲凄的一段經(jīng)歷即將上演。
來到醫(yī)院,一個個子高挑戴著口罩的女護士連忙為大隊長做了緊急檢查,并吩咐醫(yī)院的人搶救。因為大隊長重傷昏迷不醒,唐一正就沒有回去,勞累之下一頭倒在窯洞外的石階上睡著了。到第二天黃昏,那個女護士過來了,這回她沒有戴口罩,漂亮得讓唐一正一時說不出話來。
柯藍后來回憶這個場景時寫道:
……我呆呆地望著她美麗的背影,此刻,我真是對她一見鐘情了。我連忙換下衣服,一碗飯也只吃了一半,便去找女護士了。
值班室很靜,簡單的小方桌上放了一盞手提的馬燈,微弱的燈光下,我詳細地詢問大隊長的病情。她說這里醫(yī)藥奇缺,大隊長只能讓他自己恢復,時間要長一些。接著她就介紹了自己,原來她是一位南洋富商華僑的女兒,代表華僑聯(lián)合會贈送一大批貴重醫(yī)藥到八路軍總部。本來要回去的,由于戰(zhàn)爭交通斷絕只好留在醫(yī)院當護士。
我聽了她的經(jīng)歷,更加動心,我應(yīng)該好好地保護她。于是我便把我的經(jīng)歷告訴了她,告訴她我愛好文學,將來一定要當作家,并對她不能再回去和父母團聚表示極大的同情,隨即用開藥方的紙寫了一句普希金的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請你不要悲哀。她看了以后忽地涌出兩行眼淚。她說:想不到在異地他鄉(xiāng)遇到知心的人,她的確因為不能回到父母身邊而苦惱,但為了抗日救亡,她也愿意留下來。她轉(zhuǎn)身拿出一個掛包,從中取出一個精致的日記本,打開第一頁,上面寫了兩行字:路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來的——魯迅。只有在黑暗中,才更加感到光明的可貴——羅曼·羅蘭。落款寫著兩個大字:柯藍。
此刻,我真是瘋狂了,在戰(zhàn)爭中遇到這樣一位南洋華僑,這是多么絕色的女子,她使我瘋狂。愛情使我瘋狂。我和柯藍墜入愛河。
……在醫(yī)院轉(zhuǎn)移的第二天下起大雨,我們把傷病員很快安頓好,因為村子小,窯洞不夠分配,我和柯藍沒有地方住。我想今晚只好站在窯洞外聽雨了。不料柯藍轉(zhuǎn)了一會回來說:走!有地方睡了。她把我?guī)У揭淮蠖邀湺挾膺?,一彎腰鉆了進去。原來她已在這里挖空了一個大洞。她坐下來問我:“認識幾天了,還沒告訴我你叫什么名字?…‘唐一正,唐朝的唐,一是一,正確的正?!蔽易ブ氖?,在她的手心上寫著。
……她聽了從背包里取出一個筆記本,本子里夾著一張三寸大的照片,是她在一所外國護士學校拍的?!斑@張照片,我一直珍藏著,現(xiàn)在送給你了?!蔽疫B忙把照片接過來,藏在懷里,生怕別人看見。
……于是我說:“我們再也不分開了,我們將來一定要去延安!”她也點了點頭:“反正我跟父母親人都失去了聯(lián)系,我只我一個人,我就跟你吧!”她伸出手來,緊緊地擁抱著我,兩眼充滿淚水。
為了能同柯藍在一起,唐一正想留在醫(yī)院,但沒有被批準,只好回學兵隊。已經(jīng)醒過來的大隊長對唐一正說:“等我養(yǎng)好傷回學兵隊,一定保證把柯藍帶回給你?!痹谔埔徽貙W兵隊時,柯藍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
然而,45天后,大隊長傷愈回到了學兵隊,卻沒把柯藍帶來。
就在上個月掩護傷病員防空、最后撤離時,柯藍慘遭敵機機槍掃射,全身中了八顆子彈,不幸犧牲,臨死前,她還掙扎著大喊唐一正的名字。
大隊長把柯藍的一個小筆記本交給了唐一正,說:“她的英勇和舍己救人,太叫人感動了。后來在清理她的遺物時,看到她這個筆記本上寫了你的名字,我就帶來了?!碧埔徽栠罂?。
那段日子里,唐一正常常一個人發(fā)呆。后來,唐一正被批準前往延安。1938年在延安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隨后進入陜北公學和魯迅藝術(shù)學院第二期文學系學習,畢業(yè)后在陜甘寧邊區(qū)文化協(xié)會和《邊區(qū)群眾報》擔任記者、主編。直到1939年,為了平息心頭的悲痛,表達對柯藍真誠的愛,唐一正向組織正式申請并被批準改名為“柯藍”。
從那以后,在60多年的文學生涯中,唐一正發(fā)表的近千萬字的文學作品上,署的都是“柯藍”這個名字,以至于一些讀者根本不知道“唐一正”,更不曉得這個名字背后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滤{在接受某報記者采訪時曾肯定和堅毅地說:“柯藍一直都在,我用她的名字繼續(xù)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