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云
【摘 要】 自湖北高考考查完成句子以來,許多學生對此項目的改善和提高存在困惑,為了讓學生對薄弱的知識點更好地查漏補缺,筆者根據(jù)多年教學經(jīng)驗,對于完成句子的改錯總結(jié)出了一套規(guī)范。
【關(guān)鍵詞】 完成句子 改錯 規(guī)范
完成句子主要考查的是學生語法基礎(chǔ)在情景中的運用能力,改錯做得好壞對于學生查漏補缺,提高成績功不可沒。那么英語如何避免讓完成句子的改錯流于形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呢?古人云:對癥下藥,方可藥到病除;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
1. 高中英語完成句子錯誤類型及解析
完成句子錯誤往往有三種原因,本人認為對于不同的錯誤解析應該不同,解析的重點要體現(xiàn)正確答案思維的形成,以利于學生后期復習鞏固。
1.1不知道考點
平時要加強針對性的語法練習和總結(jié),要掌握高中重點的語法現(xiàn)象和句型,對一些提示考點的詞語要爛熟于心。如:
I would rather _______ the secret. You see, Im in great trouble now. (let) (2014宜昌三校高二聯(lián)考)
正解:you hadnt let out。句意:我真希望你沒有把這個秘密泄露出去。你看我現(xiàn)在陷入了大麻煩。
錯解:you have let out
解析:考點為would rather 后面的賓語從句中,從句的謂語動詞用一般現(xiàn)在時表示對現(xiàn)在或?qū)淼奶摂M;用過去完成時表示對過去的虛擬。
從錯誤可以看出:此學生看到would rather缺乏考點意識,對虛擬語氣的語法現(xiàn)象不熟,需要加強記憶,故解析時只需列出考點即可。
1.2粗心大意,未用括號內(nèi)的提示詞或未對準漢語提示
這要求學生在做題前多提醒自己,避免心浮氣躁等此類錯誤,并多加操練。如:
When I work on the farmland in the daytime, I always ______ to a tree on the riverbank. (keep) (2013湖北高考)
正解: keep the/my sheep tied。句意:白天干農(nóng)活的時候,我總是把羊拴在河邊的樹上。
錯解:tie my ship
解析:未注意提示語為keep。此題考點為動詞+ 賓語+賓補,keep sth. done 讓某事被做。
從該錯誤可見:tie my ship 語意語法完全正確,可學生連所給提示詞都不用實在是太粗心。其次“把”字可提示想到“使”、“讓”等動詞的用法,此處是讓羊被拴。
1.3考點想不全,容易漏掉知識點
學生應注意結(jié)合漢語及括號中的詞語加強邏輯思考,要按步驟解題,避免只憑感覺主觀臆斷。如:
Frick had a preference for pre-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paintings, _______ in his collection. (represent)
正解:which is well represented。句意:Frick偏愛二十世紀前的西洋畫, 這很好地體現(xiàn)在他的收藏上面。
錯解:what represented
解析: “這”指代前面的整個句子,此題考的是定語從句,非限定性定語從句中做主語且指物引導詞只能用which,而 what一般是在名詞從句中充當主語。從句為連接詞+陳述句。主語為which;謂語為(被)體現(xiàn),考查謂語時要注意時態(tài)語態(tài),此處為現(xiàn)在的事實。故謂語為is represented?!昂芎玫亍庇脀ell修飾謂語動詞。
從該錯誤可見:此學生對從句弄混淆了,日后學習中要注意區(qū)分從句類型,弄清概念和連接詞。此外,對于represent的基本用法及謂語時態(tài)語態(tài)模糊不清。也有學生錯解為:which was well represented 那么解析時候就應該主要分析時態(tài)上面的問題:做時態(tài)題往往要看時間搭配,其他謂語動詞提示和上下文情景。但不能看到前面有“had”,后面就一定用過去時態(tài),例如:Lu Xun loved China, which is well represented in many of his works. (魯迅已去世,但他對祖國的愛體現(xiàn)在很多作品中。)是現(xiàn)在仍然客觀存在的。至于掉“well”則屬于做題不細心。一般來說,完成句子考查的是學生的綜合技能,錯誤答案不一樣,解析側(cè)重點也應不同。
2. 結(jié)束語
從上述例題可以看出:學生出錯的原因各不相同,暴露出的問題也不同。只有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們自己知識點和思維上的漏洞,才能避免一錯再錯。學生對錯題也要注意時常復習,甚至分類整理,加強印象改善慣性錯誤思維,按照教師所教步驟多進行思維訓練,才能真正做到邏輯嚴密。
■
[1] 教育部. 新課程與學生評價改革[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張學憲. 優(yōu)化方案[M]. 延邊:延邊人民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