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陳 剛 文葉飛 圖丨文 波 肖玉葉
展示民族文化的藝術魅力
——沿河自治縣積極打造“中國土家山歌之鄉(xiāng)”文化品牌
文丨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陳 剛 文葉飛 圖丨文 波 肖玉葉
中國·沿河首屆土家山歌“歌王”爭霸賽旨在發(fā)現(xiàn)和培育本土鄉(xiāng)村音樂人才,進一步提升“中國土家山歌之鄉(xiāng)”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助推對土家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民族親,民族相連情更深;山歌好,山歌能頌黨恩情?!?0月20日,中國·沿河首屆土家山歌“歌王”爭霸賽頒獎儀式暨中央民族歌舞團“走基層·送歡樂”文藝晚會精彩上演,來自中央民族歌舞團的藝術家及一批民間土家山歌演唱者走進“革命老區(qū)”“中國土家山歌之鄉(xiāng)”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為當?shù)厝罕姭I上一臺豐盛的文化大餐,盡情展示了民族文化的藝術魅力。
沿河首屆原生態(tài)土家山歌“歌王”爭霸賽吸引了眾多民間演唱者踴躍參與,經過層層角逐,最終賽出《情歌》《造房調》《太陽爬上青石巖》《蛟龍戲水》等多部優(yōu)秀作品,溫銀周、王波、張玉釵、楊幕分別榮獲老、中、青、少四個組別的土家山歌“歌王”稱號。
據悉,此次活動旨在激發(fā)沿河廣大干部群眾唱響土家山歌的熱情,發(fā)現(xiàn)和培育本土鄉(xiāng)村音樂人才,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提升“中國土家山歌之鄉(xiāng)”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助推對土家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一年一度的土家歌舞匯演比賽讓土家文化在生活中得到傳承和升華
“多年來,我們依托獨特的優(yōu)美自然山水、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等旅游資源,堅持發(fā)掘、弘揚、光大和傳承土家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優(yōu)秀因子,著力打造新興的文化軟實力,努力形成新的擴大開放和加快開發(fā)的集聚優(yōu)勢,不斷提升沿河在區(qū)域間的綜合競爭力,著力打造烏江流域最具競爭力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實力城市。”沿河自治縣縣委書記任廷浬說。
千里烏江,奔流不息;千里烏江,百里畫廊。在土家兒女能歌善舞的血脈傳承中,土家山歌得以不斷延續(xù)。
沿河是全國四個單一的土家族自治縣之一。受烏江之惠,歷來都是黔渝湘邊區(qū)物資的集散地,素有“黔東北門戶,烏江要津”之稱。在這里,以烏江山峽為主體的自然風光旖旎迷人,以土家少數(shù)民族為主體的民族風情濃郁而古樸,以黔東特區(qū)革命委員會舊址等為主體的人文景觀歷史悠久……
近年來,沿河高度重視對土家山歌的挖掘、整理、保護和推廣,先后成立了土家山歌學會、土家山歌傳習培訓基地和土家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申報領導小組,積極搶救和挖掘土家民間文化,明確了32名土家山歌傳承人,整理出近3000首土家山歌并出版發(fā)行。編印土家山歌中小學學習教材,積極開展土家山歌進校園進課堂活動,增強和培育青少年一代對土家山歌及其民族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在各鄉(xiāng)鎮(zhèn)、村居組織不同形式的土家歌舞匯演比賽,讓土家文化在生活中得到傳承和升華,進一步增強土家兒女對自身民族文化的自豪和自信。
同時,每年開展土家山歌歌唱比賽、土家山歌研討會以及土家文化大型文藝演出,吸引全國各地的土家歌手、專家學者匯聚一堂,相互交流學習,弘揚土家族民族民間文化的獨特魅力。如今,沿河土家山歌已走出大山,唱響中國。
早在2010年,沿河就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命名為“中國土家山歌之鄉(xiāng)”。目前,土家高腔山歌、儺堂陽戲、擺手舞、肉蓮花等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年來,沿河自治縣委、縣政府將“中國土家山歌之鄉(xiāng)”作為主要文化品牌進行打造,積極向外推介和展示。一批優(yōu)秀土家歌手頻頻亮相國內外舞臺,讓土家山歌唱響全球。
如今,在沿河縣,從土家山歌傳習培訓基地、土家學會、土家山歌課堂、民間土家山歌表演隊到土家文化企業(yè),土家山歌及土家文化的培育、傳播等文化產業(yè)鏈早已成型,眾多土家群眾參與其中,共同傳承土家文化,做大做強土家文化產業(yè)。
沿河擁有烏江山峽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麻陽河國家級黑葉猴自然保護區(qū)、國家級文化保護單位土地灣黔東特區(qū)革命委員會舊址等一批國字號名片。近年來,沿河立足高端推介,舉辦了經貿洽談、文化匯演、美食文化節(jié)等一系列活動,吸引國內外各界人士前來交流和觀光旅游,進一步提升了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為加快融入黔渝經濟圈,沿河先后與周邊省市縣攜手聯(lián)動,推出了重慶武隆—彭水—龔灘古鎮(zhèn)—烏江山峽—麻陽河—黔東特區(qū)革命委員會舊址—梵凈山—鳳凰—張家界的省際間精品旅游線路,進一步加快融入成渝經濟區(qū)和烏江流域特色經濟產業(yè)帶,以此吸引大批健康產業(yè)、旅游文化產業(yè)落戶,使沿河成為后發(fā)趕超、后發(fā)先至,同步小康的先行示范區(qū)。
來自沿河自治縣板場鎮(zhèn)的土家歌手冉麗娜演唱原汁原味的土家山歌
來自中央民族歌舞團的藝術家為沿河群眾送上豐富的文化大餐
“近年來,我們高度重視民族民間文化打造,特別注重對土家文化的挖掘、傳承和保護。隨著水陸通道漸次洞開,沿河正圍繞‘依靠貴陽、面向重慶、依托烏江、擠進長江’的戰(zhàn)略取向,緊扣‘融入重慶,加速發(fā)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主基調,憑借優(yōu)越的區(qū)位優(yōu)勢,全力建設烏江之濱的生態(tài)旅游大縣和重慶市民的旅游休閑后花園。”沿河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何支剛說道。(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