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幾
走進位于榮昌縣職教中心的陳子福家,仿佛來到一個折扇的世界,櫥窗、墻上、茶幾上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折扇,這與陳子福給自己家取的雅號“百扇堂”相映成趣。
曲折造扇路
20年前,當陳子福決定辭去干了30年的國有企業(yè)會計工作,轉(zhuǎn)行制扇時,正是榮昌折扇急速衰落的時期。他遭到家人的強烈反對,但這并沒有阻止他的腳步。當時,榮昌折扇的銷路全靠走量,而要實現(xiàn)規(guī)模化生產(chǎn),就需要投入大筆資金,這對當時存款僅有1000多元的陳子福來說,無異于癡人說夢。幾經(jīng)思索,他發(fā)現(xiàn)用于裝飾的工藝折扇很有市場前景。當時,雖然這種折扇的市場反應十分冷淡,整個榮昌一年的銷量也不過幾十把,不過,陳子福有自己的看法:“不好賣是因為扇面上的圖案都是機器批量印刷,粗糙不堪,缺乏文化味?!卑搓愖痈5脑O想,他要憑借自己扎實的國畫功力,為扇面手繪圖案,靠文化來拯救工藝折扇。
很快,一把把扇面上云霧繚繞、蒼松峻峰的手繪折扇面世了。不過,半年過去竟一把也沒有賣出去。陳子福急了,為了提高折扇的知名度,他甚至搭著梯子在工地圍墻上寫宣傳廣告。
第二年,陳子福得知北京歷史博物館要舉辦折扇展覽,他意識到這是把榮昌折扇推向全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于是,他帶著折扇,還有所有的積蓄來到北京參展。讓他感到沮喪的是,他帶去的20多把折扇很快就淹沒在現(xiàn)場數(shù)以萬計的工藝折扇里。不甘心認輸?shù)年愖痈Q定放手一搏,他在現(xiàn)場大聲吆喝:榮昌折扇,歷史悠久、工藝精良……很快,陳子福帶去的折扇就銷售一空,并且賣出每把400多元的“天價”,創(chuàng)造了當時榮昌折扇的最高銷售價格。
“這次參展就像一場賭博,幸運的是我賭贏了?!保愖痈_@個名字隨著榮昌折扇傳遍了大江南北。
創(chuàng)新不止
在榮昌,與折扇齊名的還有另一種手工藝品——夏布,它是制作暑天衣服的上乘原料。“折扇和夏布都是榮昌特產(chǎn),如果用夏布來做扇面,這在中國折扇史上是前無古人的創(chuàng)舉?!比缃窕貞浧鹱约罕虐l(fā)的想法時,陳子福仍然難掩激動。
整整半年時間,陳子福把自己關在狹窄的工作室里。為了適應夏布折扇的特殊要求,他挑選韌性好、硬度強的材料做扇骨,并適當調(diào)整扇骨的造型與間歇。經(jīng)過反復地嘗試,他終于將夏布和折扇珠聯(lián)璧合,尤其是夏布特殊的質(zhì)感與色調(diào),讓扇面畫作古意盎然,別有一番雅趣。
俗話說:“好馬配好鞍。”陳子福還為夏布折扇設計制作了全新的包裝。傳統(tǒng)的折扇包裝大多以紙、錦、木盒為主,陳子福另辟蹊徑,用巴渝地區(qū)最常見的楠竹為原料,取其自然造型,將竹節(jié)一分為二,再加工扣合為匣,并利用彩繪、雕刻等工藝,將書法、繪畫展現(xiàn)其上,既美觀實用,還具有獨特的功能:小的,可以平鋪當做寫毛筆字的臂擱;大的,可展開后陳設于掛扇的兩邊,十分雅致。
2008年,榮昌夏布和折扇同時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陳子福的夏布折扇跟著火了起來,甚至連國外的收藏家也慕名而來。
“現(xiàn)在,我每天最大的樂事是琢磨如何進一步創(chuàng)新榮昌折扇。”陳子福說,他相信,將來,在折扇古老的歷史中,會有一段與他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