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舟
音樂起源于人類的勞動之中,疲勞了苦累了,于是就自覺或不自覺地哼起了歌謠。這最原始最古老的歌謠慢慢變成音樂,不但伴著天上的月亮照耀郁悶和神情,而且讓人記憶增強、性格頑強,內(nèi)心得到揮之不去的鳥鳴流水之聲。一曲音樂拉開了帷幕,人們自然而然地在高級享受中變得溫柔文雅,煩悶苦惱在歌廳里的玉蘭花的燈光中飄飛得無影無蹤了。香氣四溢,美妙醇芳的音樂從那纖纖細手之下、充滿誘惑的節(jié)拍之中展示一片月光。那百花爭妍的春天,一葉一瓣的芬芳輕盈地撫摸耳朵,月亮的呼吸吐納富于節(jié)奏氣息,小提琴的弦音沿著清澈的小溪,立即將楓葉緩緩送進人們的心里。
夢幻一般的飄渺、神話一般的神奇,皎潔的月亮剎那間凝成花蕾的光暈,和無與倫比的歌音潛入湖泊,使得那清脆飽滿的雙乳似一縷一絲的瀑布,飛瀉出人類深刻遠大的思想。而鋼琴二胡載著月亮,一聲一聲柔曼,一曲一曲委婉,淡淡如一幅粉墨,開在如靈空的水畫中了,開在中外音樂相思的人類情愫中了。
據(jù)醫(yī)學專家研究表明,煩悶苦惱繚繞似霧的心情,只要放聲輕唱或引吭高歌,一會兒就覺得心情鳥鳴花香,因為哼一曲歌會沉浸于優(yōu)美的藝術月亮,靈驗地體現(xiàn)音樂涌上的歌聲美感,并促使和激活免疫球蛋白以及抗壓力激素的增加,產(chǎn)生類似于嗎啡的腦內(nèi)激素,從而達到大腦的玉蘭花飄香、增加體內(nèi)免疫功能的目的了。
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像一片輕柔飄渺的婚紗,讓鋼琴曲撫摸人的肌膚,抑或讓月光潑灑巖石和樹根,浮動著小草、野花和鳥鳴。琴聲隔著云霧,婉轉(zhuǎn)反復,把人類的肺腑浸透出光亮的思緒和情感。貝多芬把愛情和痛苦交給了音樂,而遺憾的是他得不到美滿甜蜜的幸福。白頭偕老飄成了一場夢想,月亮的膚色撫摸豆寇年華的女孩之心。他的鋼琴溫情脈脈地流逝在凝重的歲月里。皎潔的月光飄入大廳,貝多芬和鋼琴淋浴在落寞和無奈之中。那抖音、滑音、顫音的迷醉,揮揮灑灑,搖搖晃晃,彌漫在貝多芬偉大的生命深處。不難想象,感情的復雜、愛情的溫柔,化作鋼琴永恒的一塵不染。
“我欲乖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中國古代詩人蘇軾的詩句,通融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或低婉輕回,或如泣如訴,輕載音樂飛上天空離開人間,彈奏著貝多芬心底無限無奈的悲涼和感憾。于是,透過旋律節(jié)拍,人類聞到十里以內(nèi)的花香,聽見了十里以外的閃電。一串串優(yōu)美的音符讓指尖按住,融洽了憤怒絕望和快樂憂慮,由此能夠拍擊耳膜進入心里,喚醒對宇宙大自然的無限回憶,讓思緒也伴隨音樂的葉子飄飛而去。
貝多芬的鋼琴指法流暢,是一種溫情脈脈的月亮,或哀怨或纏綿,輕快處似松葉漫掃光石,憂傷處似芭蕉細雨,撫不盡的一腔情愫。然而,他不向命運低頭、不回避抗爭,一曲《命運交響曲》裹著狂風、挾著暴雨,以堅貞不屈搏擊閃電雷鳴,繼而瞬間音樂從胸宣泄,讓淚珠彈奏成細玉、頭發(fā)彈奏成烏云,一支抗爭不息的撼世之曲,讓人陶醉于激越的節(jié)拍當中了。那時而急促時而舒緩的光芒,就像在沙漠中跋涉,當遇到一場海市蜃樓,就像懸掛在天邊的彩虹星光。一旦陷入失聰?shù)亩浜褪鞯难劬?,然而你鐘愛的命運仍洶涌在不可預測的風雷里。倘若有悲觀或徘徊,最終還是奮進不止,因為淚是血液的雪花,憑借著音符重疊音符,命運在自然的潔白中飄飛。狂風過后,暴雨開始停止,只見時空的陽光在靜靜流淌,它浸透了所有的音樂和聽覺,而命運不屈,勇敢不死。大師,你是顆巨星,已讓我們平凡地仰望,香如玫瑰,涌如泉水。
靈動的音符漾開月亮的傳說,從波光的凝思浸潤在阿炳的靈魂深處。中國無錫藝人以他卓越的才藝驚動蕓蕓眾生的紅塵,使這朵不朽的花、悲傷的蕊綻放出終極。
音樂細如竹絲,又似甘露醇酒,一縷縷一團團纏繞心間。從阿炳瘦弱的手指到淡淡的眉毛,為人間展現(xiàn)出綠草茵茵而又枯葉黃黃。只要是音樂輕柔曼妙地響起,無論是哀傷的沖擊或纏綿的敲打,也無論是在靜夜里純凈清澈的觸動或是市井嘈雜中余音裊裊,那娓娓動聽的魅力以月亮的幻影,都會隱隱約約勾引深刻的心靈,令人在月的靈魂深處春來秋去。因此,日本音樂指揮家小澤征爾說,這一曲音樂要跪下欣賞。誠然,跪拜才是虔誠的寄托,才是藝術之魅力吸引,引起相融相匯,蕩起遐思的波紋。
神話一樣的鐘情,月光的音樂風一樣地飄飛,已經(jīng)浸潤到最深切的清澈的心湖中去了。流離顛沛的滄桑、一生一世的凄慘歲月,讓音樂的月亮托在晶瑩的荷葉上,潤潤盈盈地滲透人生的辛酸苦辣和情緣。阿炳的思想、意志和情緒,似月亮的光華波動,永恒地無限地長流。一唱三嘆的二胡,流浪在回家的路上。
貝多芬和阿炳的音樂,披著銀色的樹葉,鑄造中外云浮意托的月亮象征,灑下歌舞的輕盈,把人類現(xiàn)實社會的真諦表達得酣暢淋漓。有賞月的古風,有思鄉(xiāng)的真情,絮云纏繞人生不屈的風范。而今,我們的浮躁需要月華的寧靜溫馨,我們的勤奮需要音樂的演繹開啟。
背井離鄉(xiāng),月華像春風吹羽毛;失落痛苦,音樂像鐘聲搖椰葉。愛情纏綿,月華像細雨潑灑酒千里;痛惜伊人,音樂像沙布包傷口。于是,那個悠悠月亮墜入人生的夢中,感染大地的委婉和真誠,熏陶出江河的深沉與舒緩。纖纖音樂融匯生活的酸甜,迸發(fā)草木的自由自在,長出生死交錯的真理。時光流逝,或許漫漫人生路走到盡頭,背駝了腰彎了,但在歷史的光環(huán)中留下堅強的背影,依然有清澈的月光閃亮,依然有音樂隨鳥羽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