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
有太多女人,厭惡男人的拳頭,但又要依賴男人生存,法律的介入會加速家暴家庭的終結——你難道還能指望一個家暴男挽救自己嗎?
“反家暴法要出臺了,你知道嗎?”朋友問我。
“這下子女人終于可以有法律來保護自己了!”她如此感慨,是因為小時候曾經無數(shù)次親眼看見過爸爸毆打媽媽,她和媽媽都是家暴受害者,在那擔驚受怕、心驚肉跳的黑暗成長歲月中,她整天想的不是怎么殺死她爸爸,就是如何自殺。那時候,沒人來幫助她們,雖然她和媽媽會被喝醉酒的爸爸追著滿街打,但鄰居只是象征性地拉一拉,街道大媽會出面勸一勸,然后,就沒了。
“要是那個時候就有這種法律,我和媽媽就不會吃那么多苦了?!?/p>
是的,一切來得太晚了。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小時候爸爸會打媽媽,媽媽會打小孩,爸爸媽媽一起打小孩,都是尋常事。有的家里打孩子打出了名,連別的小朋友都不敢去串門,只是路過都要小心翼翼,大氣不敢喘。孩子頭一天被打了,第二天帶著痕跡出來,還要被別的家長嘲笑,“叫你不聽話!”孩子們互相之間的安慰方式很特別,大家都裝著這事很司空見慣,很無所謂,表現(xiàn)得甚至有些混球,“你這不算什么,我上次都被打成腦震蕩了,腦袋嗡嗡好幾天,你看我不也好了嗎?”
沒人覺得這是家庭暴力,所有人都覺得這是生活方式的一種。小學,有個同學的媽媽來送飯,一只眼睛是瞎的,眼皮閉著,癟下去,有點嚇人。另外一個同學偷偷告訴我們:“他媽媽的眼睛就是被他爸爸打瞎的?!贝蛳沽说盟阒貍α税?,但在那個時代,瞎就瞎了唄,打瞎了也帶你看病了,你還想怎么樣?治好病趕緊起床做飯去。
無人相助,人們只能自我救贖。我家鄰居,女主人是個和藹的中年女人,姓王,我叫她王娘。王娘的男人人不壞,但喝多了,也愛動手,一般王娘都會忍讓,“喝幾杯貓尿就不是人了”。有一次,王娘被打急了,去廚房操起菜刀,直奔男人而去,男人一見大事不好,撒腿就跑,王娘如《功夫》中的包租婆一般在后猛追。只此一役之后,男人再也不敢對王娘動手。有的女人敬佩王娘的勇氣,也替她擔心,“你萬一真把他砍死怎么辦,那是要償命的?!蓖跄镆荒樀骸爱敃r我是真想砍死他,老過這樣的日子,還不如死了呢?!?/p>
這種故事聽著過癮,但其實一點都不勵志。王娘終究是和男人過了一輩子,兒子結婚的時候,一樣雙雙笑瞇瞇地坐在那里接受兒媳婦敬茶、點煙。真要佩服那時候的中國人,以極其強大的韌性來牽扯住哪怕是千瘡百孔的婚姻。他們不在乎尊嚴是否被踐踏,只在乎婚姻形式上是否完整。
時代進步,什么都在飛速地改變,當年像一塊磚頭那么沉的大哥大已經變成超薄的蘋果六,而唯有對于家暴這件事,似乎進展并不大。雖然我們已經有相關法律,但當家暴的婦女企圖尋求幫助的時候,我們依舊會發(fā)現(xiàn),還是那么難。
他打你,你報警,警察來了,開始扮演居委會大媽,先教訓他一番:“怎么能動手打老婆呢?你還是男人不是?”然后又對著你和稀泥:“算了,我也批評他了,你看打得也不重,該看病看病,就別立案了,傳出去你也不光彩。”
婆婆也會怪你:“有什么事不能家里解決嗎,非得捅出去,你讓他今后怎么做人?”連娘家人都不見得滿意,“兩口子過日子哪有舌頭不碰牙的,你這么鬧,多傷夫妻感情?!?/p>
什么單位什么組織,他們也不是不作為,而是都覺得家暴是家務事,外人不好干預過深,所以難免敷衍,淺嘗輒止。
當然家庭暴力不僅僅只有男人對女人,女人對男人也有,只是所占的比例非常小。男人依靠體力優(yōu)勢和社會環(huán)境優(yōu)勢,對女人和孩子施暴,是中國很多光鮮家庭背后的黑暗,也是現(xiàn)代文明之殤。國外也有這樣的事情,有關數(shù)據(jù)說明,我國有25%~40%的家庭遭受過家庭暴力,國外的數(shù)據(jù)是25%,但對家庭暴力的高度容忍和法律的滯后卻是我國獨有的。
現(xiàn)在相關法律來了,是不是家暴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了呢?
我這位朋友是很期待的,她覺得有了反家暴法,像她和媽媽那樣的弱女子就拿到了防身的尚方寶劍。但我問她:“假設當時就有這個法律,警察把你爸爸抓走了,你媽會和你爸爸離婚嗎?”
她想了一下:“大概不會,我媽直到現(xiàn)在也不肯離婚,說怕人笑話?!彼终f:“估計我媽只是希望警察教育教育他,讓他再也不敢對我們動手?!?/p>
不是這樣的,法律就是法律,法律并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它一旦施展出自己的強大力量,很容易帶來不可預知的衍生傷害。以前家暴案件是“不訴不理”,當事人不提出訴訟就無法立案,現(xiàn)在最高人民法院聯(lián)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發(fā)布的《關于依法辦理家庭暴力刑事案件的意見》中規(guī)定,“家庭暴力被害人及其親屬、朋友、鄰居、同事,以及村(居)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婦聯(lián)、共青團、殘聯(lián)、醫(yī)院、學校、幼兒園等單位、組織”,也都有權報案,如果家暴事件進行刑事案件訴訟程序,即使被害人也無法撤訴,就算可以在“當事人雙方自愿的基礎上進行調解、和解”,但案底留下來了,如果是公務員、事業(yè)單位、國企這樣的單位,還能晉升嗎?
得不到晉升,或者被關、被判,男人的前途因為家暴而毀掉,基本上也就等于婚姻毀掉了。這是男人的罪有應得,只是,女人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了嗎?
以前遇到過當街打女人的,有人看不過去,打抱不平,反被兩口子一起暴打,女人臉上帶著男人巴掌的青紫,嘴角流著血,卻還是那么忠心護夫:“這是我們兩口子的事情,你瞎摻合什么?”男人還不領情呢,繼續(xù)打她:“要不是你這個臭老娘們,怎么能惹出這么多事來!”外人能怎么說,只能嘆息搖頭離開。
家暴本身就在損害夫妻情感,法律的介入會加速破壞——難道還能指望一個家暴男感謝法律挽救了自己嗎?那是電影電視,不是真實的生活。法律能保護女人不被男人傷害,只是這種保護也有代價。女人需要面對求助于法律之后,可能被男人怨恨,或者干脆丟掉婚姻的現(xiàn)實。而太多女人,就像我朋友的媽媽,她們厭惡男人的暴力,同時也依賴男人的存在,這種互相糾纏著傷害著的復雜共生關系,是法律所理解不了,也解決不了的。
恕我狹隘,遭受家暴的對象,可男可女,但我更關心女人的命運。她們生在一個封建文化陰魂不散的國度中,她們貌似已經被平等對待了很多年,但在很多生活的細節(jié)之處,她們和千百年前的女性并無區(qū)別,男人依然是她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主宰。那些被男人暴力控制了的女人,是屈服于法律的不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健全,更是屈服于人格的不強大。
反家暴法即將誕生,這是所有弱者的福音,但女性需要更強大一些才能享受的到這份福利。家庭是方私密之地,人們在這里展現(xiàn)最真實的自我。如果你遇到困難,法律可以做那個來敲門相助你的人,但前提是,你要有勇氣打開門,站在陽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