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杰等
摘要:襄陽高香茶是具有“高栗香、滋味醇、湯色亮、耐沖泡”品質的綠茶,主要產于襄陽市西南山區(qū)的南漳、???、谷城三個茶葉主產縣,具顯著的地域性。通過引進國內名優(yōu)綠茶品種試驗對比,篩選出鄂茶1號、龍井長葉兩個適制襄陽高香茶無性系茶樹品種。
關鍵詞:襄陽高香茶;專用茶樹品種;篩選
中圖分類號:S5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09-2154-03
襄陽產茶歷史悠久,茶文化底蘊深厚,茶葉品質優(yōu)異,南漳、保康、谷城三個茶主產縣是中國高香型綠茶的典型代表區(qū)域,所產茶葉具有“高栗香、滋味醇、 湯色亮、 耐沖泡”的品質特征,廣受消費者青睞,因其具明顯的地域性,故稱之為“襄陽高香茶”[1]。2012年“襄陽高香茶”成功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3年被湖北省農業(yè)廳認定為“湖北高香型名茶”。
襄陽高香茶自然品質好,并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但是襄陽市茶葉的自然地理和天然品質優(yōu)勢并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主要制約因素是缺乏適制襄陽高香茶的專用茶樹品種。襄陽市茶園茶樹以群體品種為主,因群體品種大多發(fā)芽不一致,且夏季容易形成較多的紫芽,使鮮葉適制性較差,不能很好地發(fā)揮襄陽高香茶“高栗香”的品質特征。為了更好地發(fā)揮襄陽高香茶品質優(yōu)勢,提升襄陽高香茶產業(yè)效益,從適制襄陽高香茶的專用無性系茶樹品種入手,圍繞襄陽高香茶“高栗香”選擇國內名優(yōu)綠茶品種[2],同時兼顧抗寒性強的茶樹品種。鄂茶1號、烏牛早、龍井43、龍井長葉均是國內制作名優(yōu)綠茶的良種,在襄陽周邊茶區(qū)均有種植,適應性較好,因此選擇這4種茶樹良種作為參試品種[3]。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選擇無性系茶樹品種鄂茶1號、烏牛早、龍井43、龍井長葉,本地群體品種篩選單株為參試品種,以福鼎大白茶為對照,茶苗均為一年生扦插苗[4]。
1.2 方法
1.2.1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07年3月在??悼h荊山錦茶業(yè)公司螺絲溝茶園(海拔600 m)和谷城縣五山鎮(zhèn)玉皇劍茶業(yè)有限公司茶場(海拔350 m)進行。??悼h荊山錦茶業(yè)公司螺絲溝茶園土壤類型為山地棕壤,pH 4.99;谷城縣五山鎮(zhèn)玉皇劍茶業(yè)有限公司茶場土壤類型為黃棕壤,pH 5.5。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每處理3次重復,每重復小區(qū)面積50 m2。種植方式為雙行條植,大行距130 cm, 小行距33 cm, 叢距33 cm,每叢3株[5]。
1.2.2 鑒定指標和方法 ①移栽成活率:12月中旬補苗一次,每月調查存活率。②春茶萌發(fā)期:從定植后的第三年開始觀察,連續(xù)4年春季從剪口下的第一個越冬芽萌動開始,一直到一芽三葉展開止,每兩天觀察一次,每小區(qū)固定6個觀察芽,各物候期均以50%通過為標準。③產量測定:從定植的第四年起,連續(xù)3年各品種均按一芽二葉、一芽三葉的標準采摘記產。④抗逆性鑒定:采用田間自然鑒定法進行鑒定。⑤品質鑒定:定植后第四年起,連續(xù)3年按一芽二葉的標準采樣[6]。春茶制作烘青綠茶, 以感官審評進行品質鑒定[7]。
茶樣理化指標經襄陽市農業(yè)科學院生物技術實驗室檢測;水分測定用10.3 ℃恒重法;茶多酚測定用福林酚法;氨基酸總量測定用茚三酮比色法;水浸出物測定用全量法;可溶性糖總量測定用蒽酮比色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品種茶樹移栽成活率
各品種茶樹移栽成活率調查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定植后烏牛早、龍井43兩個品種的成活率略低于對照,鄂茶1號、龍井長葉、群體種成活率高于對照。
2.2 各品種茶樹春茶萌發(fā)期比較
連續(xù)4年對各品種茶樹春茶萌發(fā)期的觀察結果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與福鼎大白茶種相比,烏牛早一芽一葉期比對照早11 d,龍井長葉和鄂茶1號分別比對照早7 d和5 d,龍井43和群體品種與對照相當。
2.3 各品種茶樹產量比較
各品種茶樹產量(以干重計)測定結果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鄂茶1號、龍井長葉分別比福鼎大白茶增產37.62%和34.40%,烏牛早和龍井43產量雖較對照種增產,但增產幅度不顯著。群體品種產量不及福鼎大白茶。
2.4 各茶樹品種制茶品質比較
經過連續(xù)3年的品質鑒定,各茶樹品種制茶品質比較結果見表4。由于采用烘青加工茶樣,5個茶樹品種加工的茶樣外形色澤均綠潤,區(qū)別不大。5個茶樣湯色得分均高于對照福鼎大白茶,鄂茶1號、龍井長葉、龍井43制作的茶樣湯色嫩綠明亮,得分明顯高于對照,5個品種茶樣葉底得分與對照差別不大。鄂茶1號、龍井長葉制作的茶樣栗香持久,達到了襄陽高香茶“高栗香”的要求,烏牛早制作的茶樣屬清香持久型,不能凸顯“高栗香”的品質特征。滋味鄂茶1號、龍井長葉、龍井43和群體種均達到“鮮醇爽口”的品質要求,其中鄂茶1號得分最高。
氨基酸是影響茶葉滋味的重要因素,酚氨比在10以內適制綠茶,酚氨比越低代表茶樣滋味越好,含糖量較高對內在品質如滋味、香氣都有很重要的影響。從表5結果看,鄂茶1號、龍井長葉制作的茶樣氨基酸含量高,酚氨比較低,含糖量較高,較適合制作高香茶的品質要求。
2.5 各品種茶樹抗逆性比較
襄陽茶區(qū)屬于江北高緯度茶區(qū),春季倒春寒和夏秋季高溫干旱不利于茶樹生長。從表6可以看出,烏牛早抗寒性略差,其他品種與對照福鼎大白茶的抗寒性相當。2012年7月上旬至9月下旬連續(xù)高溫,致使部分品種芽葉萎枯,從各品種抗旱性可
以看出鄂茶1號抗高溫性強,其他品種抗高溫性一般,與對照種相當。
3 小結
鄂茶1號具有移栽成活率高、適應性強、成園快、繁殖系數大等優(yōu)勢[9],抗寒、抗旱、病蟲能力優(yōu)于福鼎大白茶,育芽能力強,生長勢旺;豐產優(yōu)勢明顯,試驗期間產量比福鼎大白茶高37.62%。制綠茶外形肥嫩,色澤綠翠,湯色綠亮,栗香持久,滋味鮮爽,葉底黃綠明亮。龍井長葉育芽能力特強,春芽萌發(fā)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發(fā)芽密度大,育芽力特強,芽葉短壯,茸毛少,葉綠色,抗寒性強;但抗旱性稍弱,持嫩性較差。產量高,試驗期間產量比福鼎大白茶高34.40%。制綠茶色澤翠綠、香郁持久、味甘醇爽口。這兩個品種可選做適制襄陽高香茶的專用無性系良種,在襄陽高香茶產區(qū)推廣應用。
襄陽高香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解決了襄陽高香茶適制性品種、栽培和加工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增加了襄陽市茶區(qū)無性系茶樹良種比例,全市適制襄陽高香茶的無性系茶樹良種應用面積約3 300 hm2,示范區(qū)內無性系茶樹良種比例已達85%;改進升級了襄陽高香茶加工工藝,指導建成了6條國內一流的高香茶清潔化、連續(xù)化生產線,顯著提高了襄陽高香茶品質,擴大了襄陽高香茶的市場影響力,該項目整體研究與應用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對促進襄陽茶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朱繼軍,張耀華,唐前勇,等.鄂北地區(qū)早期利用茶葉歷史的詳考[J].茶業(yè)通報,2010(4):187-190.
[2] DB4206/T 66-2011,襄陽高香茶生產技術規(guī)程[S].
[3] DB42/T 892-2013,襄陽高香茶栽培技術規(guī)程[S].
[4] DB42/T 897-2013,襄陽高香茶[S].
[5] 江昌俊.茶樹育種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5.
[6] 李曉賢.高香名優(yōu)綠茶加工工藝的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
[7] 倪德江,陳玉瓊,袁芳亭,等.名優(yōu)綠茶殺青工藝研究[J]. 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2000,19(6):592-594.
[8] GB/T 23776-2009,茶葉感官審評方法[S].
[9] 賈尚智,閔彩云.鄂茶1號全國區(qū)試報告[J]. 湖北農業(yè)科學,2003(5):74-75.endprint
湖北農業(yè)科學2015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