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宇/文 吳學華/圖
消防兵 安全緣
陳俊宇/文 吳學華/圖
“我們的城市那么大,城市里有那么多人,即便有關的安全法規(guī)實行了,但是群眾自己不愿意提高防范意識,那還是很不安全的事情?!鄙虾il北的一堂安全教育警示課上,區(qū)安監(jiān)局的王建軍向企業(yè)專職消防人員講述他的一些心得。他講得生動,別人就聽得認真。因為資歷深,工作經驗足,單位里組織的大部分的宣傳和教育活動,里里外外都由老王親自來操刀。用他的話形容,也不是什么講課,就是和年輕人們說道說道。
王建軍大部分的講課內容沒有文稿,信手拈來,脫口即出,無章可循卻常常引得課堂笑聲不斷,掌聲連連。因為什么呢?太接地氣了,說的都是一些大實話,笑完之后回過頭一想,說的都對。王建軍的目的就達到了。
現在人們稱呼別人的時候總是喜歡省略一些字,李局長大家都叫“李局”,趙科長就習慣喊“趙科”。王建軍經常給人上課,聽課的人說那就叫王老師“王老”吧。王建軍擺擺手,還是叫我“老王”好,“王老”怪別扭的。過了今年,王建軍就要光榮退休了,這回,“老王”的稱謂也算得上是實至名歸。
王建軍擔任閘北公安分局防火處處長時向地區(qū)民眾發(fā)放家用滅火器。
王建軍所在的安監(jiān)部門工作任務重,壓力和工作的風險很大。“掙的是白菜錢,操的是白粉心?!彼洺_@樣自嘲。危險化學品許可證件的發(fā)放,日常安全隱患督導等等都是他們做的。國家近幾年對企業(yè)生產安全方面的工作比較重視,單位人手又少,別看老王身居領導職務,論起工作來其實一直是沖鋒在一線的。他個人覺得,現在社會上總是出現安全事故,最大的原因還是歸結于人們對隱患的提防意識不夠強,不論是企業(yè)里的頭頭還是普通的員工,對自己的生命安全都那么不重視,靠別人監(jiān)督真的是本末倒置了。他舉了一個很生動的例子,一些小區(qū)物業(yè)給居民的樓道里加裝滅火器,居民的反應很強烈,也很讓人吃驚?!耙啪头旁诮锹淅铮凑f不要放在我家門口!”安全意識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就是最后釀成災害的元兇。有一次他在電視里看到一個母親,唯一的兒子在一起生產事故中喪命,這位母親在鏡頭前面表現出的痛苦讓他感覺撕心裂肺。
在其位,謀其政。王建軍每次到了工廠企業(yè)巡視,最關心的就是打工的年輕人的生命安全,不厭其煩叮囑工廠的相關負責人:“作為一個企業(yè)領導,一定要對員工負責,除了盡力把職工待遇搞上去以外,安全需要時時刻刻重視?!币驗樽约旱膬鹤右彩嵌畾q,很多的事情他是能感同身受的。不管是單位的人還是與他打交道的人都知道,他后來之所以能在安全監(jiān)察的崗位上工作得如此得心應手、成績卓越,是因為老王在轉業(yè)到地方之前,也曾經是一個消防兵。
1973年。王建軍清晰地記得他入伍的年份,“我在部隊整整30年,其間做了有10年的防火工作。”他這一輩子呆得最長的地方就是消防部隊。轉業(yè)安排工作的時候,區(qū)里準備把他安排到安監(jiān)部門,安監(jiān)工作要求對轄區(qū)企業(yè)狀況很熟悉,區(qū)領導還特意找到他談話,問他平時去企業(yè)的時候多不多,他自豪地脫口而出:“大概有幾萬家次?!彼囊痪湓挵杨I導也說懵了,“真的有那么多?”王建軍立馬回答:“一年300家次算少的吧,我做消防工作已經30年了……”
剛入伍的時候,他對消防也沒什么感覺,心里面就想著既然是組織安排,那就安分守己地當好一個消防員。后來開始訓練的時候,王建軍才覺得是他低估消防隊了。
“苦啊,那是真的苦?!?王建軍說。一天的伙食配額是四毛五分錢,一斤大米就要一毛六,他當時正是十七八歲飯量最大的時候,早點4個饅頭算是“正常發(fā)揮”。相比之下,部隊的伙食費顯得捉襟見肘。這還不算什么,吃得沒那么飽,大不了也就是肚子咕嚕叫幾聲。關鍵是訓練量還大得要命:早上吃過飯7點半開始訓練,一直到11點結束。中午稍作休整,下午2點半又要開始,老王特別羨慕現在消防員的那身裝備,輕便又阻熱?!拔覀兡莻€時候,沒法比呦?!币浑p又沉又重的大套鞋,訓練完脫下來一倒,嘩啦啦全是水,汗水。套鞋不透氣,導熱出奇好,有一次在一艘輪船的甲板上滅火,甲板被火烤得滾滾燙,王建軍硬是咬著牙扛到最后,當時他只有一個想法,自己的腳底板一定被燒穿了,下了火場就要把它們浸在冰水里才解恨。
部隊的規(guī)章制度很嚴苛,8點半入寢,就是這個時間必須要躺在床上,不管是不是能睡不著。按理說一天訓練下來應該是累得可以了,但真的是睡不著?!拔易鱿辣哪菐啄晁坪趺恳荒甑南奶於己軣帷!毙』镒踊鹆?,晚上躺在床上,就靠一塊毛巾止汗,兩只眼睛直勾勾瞪著,恨不得在天花板上瞪出一個電風扇了,水珠止不住順著肚皮往后背流。他說現在都回憶不出當時是個什么苦法了,可能吃苦和挨餓一樣,只要過了頭就會變得麻木。到后來,隨著部隊環(huán)境對個人的逐漸熏陶,王建軍說他自己竟然神奇地愛上了這份工作,不管是國家的還是個人的都是財產,自己都有使命把它們保護好。
1999年,閘北的棚戶區(qū)一家民房失火了,王建軍就是參加救援滅火任務當中的一個。棚戶區(qū)的房屋大多是木材和泥土搭建起來的,哪里是木材呀,實質就是些細木棍。王建軍他們和中隊到達現場的時候,熊熊火光已經把周圍的建筑染了個通紅。下了車往近了走,還能聽到噼里啪啦的響聲,燒柴火什么聲音它就是什么聲音。
旁邊的市民和他們說,里面很可能有兩個小孩子,七八歲??杀氖?,兩個孩子的父母都是癮君子,常年不回家,照看孩子的重擔就落在了小孩子的姑姑身上。王建軍沒時間管那么多了,他和中隊指揮員兩人沖了進去,無論如何要進去把孩子救出來。
“四周圍全是濃煙?!蓖踅ㄜ娀貞洝O肟粗吠懊孀呤遣豢赡艿牧?,只有邊用腳探著前面有沒有障礙物,邊往墻根兒的方向挪,他和另外一名戰(zhàn)士一人朝一個方向走去,大火有的時候“騰”地在面前晃一下,嚇人一跳。仔細一看才知道是房梁上掉下來的燃燒物。致命的危險。好就好在棚戶區(qū)的房子都不是很大,就算是什么也看不到,走到床沿也沒用多久。此時兩個孩子的哭聲已經不如剛才那么響了,偶爾咳嗽的聲音依稀可辨。
王建軍知道兩個小孩子在剛才哭喊的過程中已吸入了大量的煙霧,如果再有時間上的拖延,即使把孩子救出去,也很難搶救過來了。他一個健步沖上去把其中一個孩子攬入懷中,與此同時,他的戰(zhàn)友也以同樣的方式抱起孩子的小妹妹。
從事安監(jiān)工作后,老王仍堅守在安全監(jiān)督的第一線。
往外跑的時候兩人已經輕車熟路,但是還是不能走得太快,王建軍在抱孩子的時候,分明聽到身后有一身劇烈的轟鳴,依據經驗判斷,應該是有大的房梁掉下來了。煙罩著火,火穿過煙,整個屋子內一片混沌。他用手勢示意戰(zhàn)友要小心,才沖破層層險阻,就在兩人一前一后跨出房門的瞬間,整個房頂坍塌了下來。外面圍觀的人群中先是發(fā)出一陣驚呼,緊接著就是持續(xù)的掌聲。
兩個鮮活的生命幸免于難了。孩子的姑姑事后知道是王建軍他們消防隊救了自己的侄子和侄女兒,親自給他送去錦旗。孩子的姑姑說從今往后只要有她能幫得上消防隊什么忙的,她一定會盡全力……“我們的老百姓就是這么可愛,我們能為他們獻上一份力真的很應該。”王建軍每每想到這件事情,內心也是說不出的溫暖。
消防和安監(jiān)一樣,都在為安全做事兒。
王建軍回憶起他的過往,雖然苦雖然危險,但他沒有自怨自艾過,兩個字就是堅持。他覺得其實就是盡自己的一份責任,直到后來他也會總結自己在安監(jiān)崗位上的工作經驗,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當年消防生涯的。有人問他,有的安全隱患監(jiān)督其實是不在你的職責范圍之內的,你為什么費力不討好地要去管呢?王建軍說他年輕時火里來水里去的經歷,讓他看到過太多瞬間失去親人的人,他們的精神在一瞬間就會土崩瓦解,太慘烈了?!拔椰F在能提個醒就上去說一句,說不上什么時候就能救人一命呢?!边@就是老王的安全哲學。
現在讓王建軍感到擔心的還是很多人沒有安全防護意識。他記得20多年前,每一個開車的駕駛員,都會在每個星期三專門坐下來學習一天安全駕駛。如果這種精神和習慣能夠扎根在每一個民眾心中,安全事故就不會那么容易發(fā)生了。
不管是曾經的消防員,還是現在從事的安監(jiān)工作,本質上都是為人的生命保駕護航。他今年就要退休了,他說打算之后還要在安全方面做個志愿者什么的,這個工作做了一輩子,眼睛一看到安全的隱患,就想上去說道說道。
這就是老王。一位與消防結下不解之緣的老消防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