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加的居然是調和汽油!”央視“3·15”晚會引爆了輿論對問題汽油的關注。加了甲縮醛的調和汽油被曝光之后,劣質調和汽油有了“假油”、“調和油”、“問題汽油”、“有毒汽油”等五花八門的新名字。
不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專家表示,正常的市場燃油(汽油和柴油)基本上都是被調配出來的,只是沒有添加甲縮醛之類的非法物質而已。與甲縮醛問題汽油相比,一些芳烴或其他含量超標的劣質汽油對環(huán)境和健康的危害也很大,油品管理不能頭痛醫(yī)頭。
故技重施
甲縮醛是無色澄清易揮發(fā)可燃液體,有氯仿氣味和刺激味,其調和油供熱值相對低,使汽車耗油成本增加,且破壞大氣環(huán)境、損害消費者的健康。
“不法商家往汽油里添加國家標準中沒有檢測要求的甲縮醛,弄虛作假牟取暴利?!痹趧倕⑴c央視調和汽油打假的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何裕建看來,往汽油里添加甲縮醛,同當年向奶粉里加三聚氰胺的思路如出一轍。
目前,汽油國家標準主要規(guī)定了重金屬、苯、烯烴、芳烴和硫等物質的含量,而對柴油要求較低,僅規(guī)定了硫、酸度和氧化安定性等指標。這給不法商人提供了可鉆的空子。
不過,何裕建表示,除了甲縮醛假油,人們也應關注其他劣質油對環(huán)境和健康的危害。他們的分析結果指出,機動車尾氣對北京市霧霾的貢獻率較高,而癥結就在于市售燃油質量普遍不達標。
何裕建告訴記者,根據(jù)其課題組成員楊昆昊、吳麗與中科院理化所研究人員錢越英等合作對北京市售燃油的取樣分析結果來看,大部分燃油在某些指標上不符合國家現(xiàn)有質量標準,如某些油品的硫含量是國家標準(10ppm)的30余倍,芳烴含量高達77%,而氮含量因在國標中沒有限制,普遍含量很高。
“調”出問題
自央視“3·15”晚會曝光問題汽油后,如今,在“百度”里輸入“調和汽油”四個字,就會出現(xiàn)這樣的解釋:“調和汽油并非大型煉廠生產(chǎn)出,而是用芳烴、石腦油、90號汽油、MTBE等原料調和而成。這類汽油經(jīng)過處理可以達到國Ⅲ標準,但實際上油的比重偏低……”
但實際上,這種“一棒子打死”的做法讓很多研究人員哭笑不得。
“就像酒需要勾兌一樣,汽油本身的生產(chǎn)過程就需要調和。‘問題汽油的問題不在于有沒有調和,而在于‘調了什么?!敝锌圃鹤詣踊芯繂T李澤飛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汽油是五碳至十二碳烴類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如今作為生物質能源的乙醇汽油還會向常規(guī)汽油中添加10%的乙醇。
也正是調和的過程,讓很多調油商有空可鉆。有專家告訴記者,一些調油商確實會私自改變配方,以降低汽油的生產(chǎn)成本。
不僅是常規(guī)汽油,乙醇汽油的生產(chǎn)過程也存在“偷天換日”的情況。“有一些人會用甲醇替代乙醇加到汽油中,因為甲醇的價格更低?!敝锌圃簭V州能源所生物質能生化轉化實驗室研究員莊新姝告訴記者。
在李澤飛看來,國內煉油企業(yè)多采用人工調和方法生產(chǎn)成品油,一方面讓不法油商有空可鉆,另一方面也使生產(chǎn)出的油品質量難以標準化。
標本兼治
油品問題其實早已不是新話題。如今,社會上“把甲縮醛加入油品檢測項目”的呼聲此起彼伏。不過,專家認為,對于長期“重病纏身”的油品質量來說,這樣的做法只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
“如果以后不良調油商又加了國家標準中沒有標明的新東西,怎么辦?”何裕建表示,他們就曾發(fā)現(xiàn)某些油品中含有苯胺,而苯胺也是不應存在于油品中、國標也沒有提到的有害物質。
何裕建憂心地表示,目前國內燃油市場對國家標準已有的指標不認真遵守,沒有規(guī)定的指標更是肆無忌憚,對燃油的管理應標本兼治且嚴格執(zhí)法。
何裕建認為,與其讓國家檢測標準被動跟著造假者走,不如在國家標準里明確規(guī)定燃油里可包括的成分及含量標準,除此之外均為非法添加,這不僅有利于監(jiān)管,還可大大降低監(jiān)管成本。
此外,他還提議,國家燃油標準中除了目前芳烴、硫和重金屬等指標外,應增加氮含量標準,因為氮氧化物是引起霧霾的罪魁禍首之一。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