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海燕
行唐縣防風栽培技術(shù)
康海燕
防風,傘形科,為多年生草本,根供藥用,有鎮(zhèn)痛、祛痰等作用。由于防風適應(yīng)性較強,耐寒、耐干旱,喜陽光充足、涼爽的氣候條件,適宜在排水良好、疏松干燥的砂壤土中生長,因此防風在我縣很多鄉(xiāng)鎮(zhèn)有較長的栽培歷史。
防風是深根性植物,主根長可達50—60厘米,在黏土地種植的防風根短,分叉多,質(zhì)量差,且收獲時根容易斷裂,因此防風適合種植在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
防風是多年生植物,整地時需施足基肥,每畝用廄肥3000—4000千克及三元素復(fù)合肥20—25千克,深耕細耙。建議多年連作的地塊增施有機肥和適量生物菌肥。
1、直播
種子容易萌發(fā),春播在4月上中旬;秋播在土壤結(jié)凍前播種。春播需將新鮮種子放在溫水中浸泡1天(貯藏1年以上的種子發(fā)芽率顯著降低不宜選用),使其充分吸水以利發(fā)芽。每畝催好芽的種子用6克適樂時包衣,陰干后播入按40厘米行距開好的2厘米的溝中,覆土蓋平,稍加鎮(zhèn)壓后澆水。
2、分根種植
在收獲時或早春,取粗0.7厘米以上的根條截成3厘米長的小段作種根。50—60根捆成小捆后用適樂時1500倍液蘸根,晾干后按株行距15厘米×50厘米、穴深6—8厘米栽種,每穴1—2根段,順栽插入,栽后覆土3—5厘米,也可在原地假植等明春移栽定植用。經(jīng)適樂時蘸根后的分根,出苗整齊,前期長勢明顯好于不處理分根。
1、直播的應(yīng)注意及時間苗,以株行距15厘米×40厘米為宜。
2、除草并培土。6月前需進行多次除草,保持田間清潔。禾本科雜草可用拿捕凈化除,其他雜草要人工拔除。雨季前要中耕培土,以利于降低根部濕度,可有效防止積水爛根和倒伏。
3、追肥。6月上旬和7月下旬隨水溝施三元素復(fù)合肥25公斤。防風生長后期需要大量養(yǎng)分,沙壤土保肥能力較差,因此追肥對產(chǎn)量的影響很大。
4、注意防治病蟲危害
在夏秋季注意預(yù)防白粉病、根腐病和薊馬。
(1)白粉病。白粉病主要侵染植株的葉片、葉柄,花梗及果實也可受害。葉片受害初期在葉面或葉背產(chǎn)生白色、近圓形的白粉霉斑,以葉面較多,在條件適宜時霉斑向四周蔓延連接成片,成為邊緣不整齊的大片斑,以后逐漸變?yōu)榛野咨粱液稚?,葉面散生黑色小點。病葉開始變黃萎縮,嚴重時引起早期落葉及莖干枯,可用50%托布津800—l000倍液噴霧防治。
(2)根腐病。根腐病主要危害根部,使根部分或全部變色腐爛,一般從須根和支根變褐、腐爛開始,逐漸擴展到主根。后期莖、葉因根無法供應(yīng)水分而下垂、干枯。土壤黏度重、田間積水過多時發(fā)病嚴重,或與線蟲和根螨的危害有關(guān)。發(fā)病后可用30%惡霉靈1000倍液噴淋根部。
(3)薊馬。用高效氯氰氟菊酯1000倍液噴霧防治。
防風一般于10月中下旬陸續(xù)開始收獲。可人工或機械收獲,一般先割除莖葉,再收地下部分。莖葉曬干后可磨成糠飼喂豬、羊。
(作者單位:行唐縣農(nóng)技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