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潭州城內(nèi)有個女孩,名叫意歌,非常聰明,小小年紀,琴棋書畫,一教就會,到了12歲,文采學(xué)識,絲毫不遜書生。
當(dāng)年,潭州新到一任太守,當(dāng)?shù)丶澥恐芄珯?quán)為太守接風(fēng),請了一幫秀才陪太守游岳麓山。周公權(quán)還特請意歌同去助興。
他們到了岳麓山抱黃洞的望山亭小憩。周公權(quán)陪太守說話,這時有一個長著長胡須的人匆匆過來拜見兩位大人。他是潭州的醫(yī)博士,號稱“美髯公”。周公權(quán)看他那長胡子長得既可愛又有趣,便笑道:“我有個上句,未知博士能對否?”博士答道:“愿聞其詳?!北娦悴怕犝f對對子,也都圍攏過來。
周公權(quán)說:“我的上句是:博士拜時須拂地。”
醫(yī)博士站在那里冥思苦想,眾秀才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久久未能對上。意歌站在一旁,一時技癢,望見亭上的旌旗長幕,有了下句,便說道:“我愿代博士對下句?!?/p>
周公權(quán)一見是她,立即喜上眉梢,說:“好??!”
意哥對道:“群侯宴處幕侵天?!?/p>
“好!”周公權(quán)第一個發(fā)出贊聲。
意歌的對句工整,無可挑剔。只是當(dāng)時文人講究“上九潛龍勿用”,有才也不能過分張揚。意歌初出茅廬,就冒然對句,那么潭州城里眾才子的面子往哪兒放?秀才蔣田第一個站出來,準(zhǔn)備給這個不知深淺的小丫頭一個難堪,讓她知道山外有山,什么叫做學(xué)海無涯!
蔣田踱到意歌面前,盯了她好一會兒,才慢慢地說:“我有一上句,你能對嗎?”意歌是“初生之犢不怕虎”,雖知來者不善,因事前奉命要趁機表現(xiàn)一番,于是不卑不亢地說:“請講!”
蔣田伸手一指意歌的臉,說:“冬瓜霜后頻添彩?!?/p>
這是針對意歌臉上略施薄粉而出的,含有侮辱之意。眾人聽了,不禁哄堂大笑。
意歌不慌不忙地上前幾步,突然一把抓住蔣田的褐色長衫。蔣田大驚失色,連忙叫起來:“你要干什么?”
意歌一笑,順口道:“木棗秋來也著緋?!?/p>
說完一抖手,甩開他的衣衫,轉(zhuǎn)身回到原處。蔣田稱她是“冬瓜”,意歌叫他為“木棗”,一還一扳,弄得蔣田滿臉通紅,尷尬不已。
這時,又見一個秀才過來,手指江邊,只見竹屋茅舍,有個漁夫正拎著兩條大魚往家里走去。秀才即景出了上句:“雙魚入深巷?!?/p>
話音剛落,意歌應(yīng)聲答道:“尺素寄誰家?!?/p>
接著,不時有秀才走上來,出句難為意歌,她一一沉著應(yīng)對,流暢自如。眾秀才漸漸地對意歌心生敬意。
太守在旁邊看了多時,見意歌不僅長得眉清目秀,粉面桃腮,而且才思敏捷,博學(xué)多智,便說道:“你能對我的句子嗎?”
意歌拜道:“大人學(xué)博才高,小女子不敢。只是大人既有鳴,小女子不敢不從?!?/p>
太守出了上句:“朱衣使,引登青障。”
意歌略一思索,對道:“紅袖人,扶下白云?!?/p>
太守喜道:“好,對得好!”
此次游宴,意歌一鳴驚人,名譽湘東,潭州城內(nèi)文人秀才,無不心悅誠服。
夫子學(xué)堂
暑假來了,夫子學(xué)堂也熱鬧起來了……
哇,今天夫子學(xué)堂來了幾個“別解”大咖,咦?何謂“別解”?“別解”就是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對某種情形或詞語的意思故意拋開其原本義而作新奇的解說、辯解,從而獲得幽默、風(fēng)趣、精辟的表達效果,從而達到說話人要表現(xiàn)的特殊意味和情趣的解說方法。聽起來還挺有意思的呀,要不隨夫子去看看?
(張龔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