琹涵
有一天,我決定要裝修房子,所有衣物都必須打包,這時才發(fā)現東西早已“泛濫成災”了。
我完全不記得那么多東西是幾時進入我家的!也許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買的,也許是別人送的禮物。雜物更多:項鏈、戒指、筆記本、圍巾、花瓶、字畫……這些東西不計其數,簡直就是“災禍”。
能丟的丟,能捐的捐,能送的送,最后還是留下很多。更多的是書,我倒是很舍得花錢買書,其中一些我捐給了二手書店,幸好他們找人來打包,省了我不少事,可是身外之物需要這么多嗎?
即使我自認為過的是簡樸的生活,也沒想到真實的情形居然會是這樣。
我很喜歡一位作家,他每次出國若看上了某件物品,唯恐買回太多不必要的東西,于是就問自己:“如果不買,我會活不下去嗎?”當然不會活不下去,因此也就不必買了。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只要努力遏止購買的欲望,就會有相當的成效。
為物所役,這簡直是一種悲哀。東西堆得到處都是,就很難呼吸。能清的盡量清,讓房間變得清爽起來,這樣物空心也空,才能容下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東西。
(摘自《日日好話心自暖》華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