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政
一夜之間,我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款名叫“足記”的App刷屏了。
“足記”的起因與張國榮有關。張國榮的兩位粉絲宇文卿和楊柳合作打造了一個名叫“榮史上的今天”的App,這個App不僅關注張國榮的往事,還將他生前留在世界各地的足跡做了整理,這些足跡成為“榮迷”的旅游指南。
去年6月,“足記”第一版上線試運行,張國榮留在全球八百多個地方的足跡一度是最核心的內(nèi)容——只要打開App,就能查找到附近與張國榮有關的景點。
拿到第一筆天使融資后的小半年時間里,“足記”每天都有幾十到幾百人的用戶增量。2015年2月,“足記”因為新上線的“大片模式”功能獲得“最美應用”的推薦,用戶量出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
此前,按下“足記”首頁上的“照相鍵”,菜單上會出現(xiàn)“畫中畫模式”“對比模式”等選項,用戶可以按照需要將自己的旅行照片與資料圖片混合。而“大片模式”不需要你常旅游,也不需要你多愛電影,就能把隨手街拍變得大片感十足。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和“足記”前期艱難的開發(fā)過程相比,“大片模式”的創(chuàng)意來源和技術攻堅都簡單得令人難以置信。
“看完《星際穿越》以后,一位同事在咖啡館拍下一張照片,用PS加了兩條黑邊,配上一句臺詞‘這是他們在地球上度過的最后一個夜晚。這就是創(chuàng)意來源。要實現(xiàn)大片效果也特別容易,我們只是上維基百科確認了一下標準銀幕電影的寬高比是2.39:1?!?/p>
也因為簡單,“大片模式”迅速被各大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抄襲:美圖、Camera360、微博相機……“我們已經(jīng)在申請專利?!庇钗那湔f。
現(xiàn)在,宇文卿每天都會接到無數(shù)影視制作、宣發(fā)公司的電話。宇文卿說:“很多電影項目我們都會慢慢參與,比如《我們結婚吧》找到我們制作電影專題——用戶可以上傳他們在電影外景地拍攝的作品,集贊最多的那個人可獲得首映禮的門票和明星周邊產(chǎn)品?!?/p>
這些年來,被影視劇、綜藝節(jié)目帶火的旅行線路越來越多——《花兒與少年》《爸爸去哪兒》《跑男》背后都有無數(shù)外景地和樂于追逐的粉絲?!侗I墓筆記》火了長白山,《智取威虎山》火了雪鄉(xiāng),《神探夏洛克》火了英倫游……這一切才是“足記”下一步真正的群眾基礎。
(摘自《新民周刊》2015年第12期 )